花康谣
2021-08-31瑶鹰
千年花康
花康屯位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西北面,属池花村管辖。屯子三面被青山环拥着,西南处劈出一个豁口,与“水南”(河池水任至南宁)二级公路接壤。豁口是池花村通往外界的唯一出口。花康屯是池花村行政中心。屯子中,建有村民委办公大楼,有篮球场,有活动广场,有演出的舞台,还有密洛陀文化传习馆。三十多栋木瓦顶钢混结构古色古香的楼房,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办公楼的四周,如母子相依,十分的和谐。
这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屯。屯子里居住着清一色的“蒙”姓瑶族同胞。这里的人们信奉密洛陀女神。传说中,红水河沿岸的瑶族创世始母密洛陀创造了天地万物。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到二十九,是祭拜女神密洛陀的重要日子。河两岸的都安下坳、大兴、隆福,大化的七百、板升、雅龙、江南、北景,巴马的东山,东兰的三弄,这些地区的瑶族同胞,都载歌载舞、敲锣打鼓,以独特的方式祭拜始母密洛陀神,以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花康屯的笑酒歌、劝世歌、密洛陀古歌、铜鼓舞等,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村中的密洛陀文化传习馆,便是千年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
大概在一千年左右吧,有一支自称是“藍公”“罗公”“蒙公”“韦公”后裔的四姓“布努”人,沿着云贵高原继续往南迁徙,途经红水河,来到了莽莽苍苍的都安下坳境内,在一个叫弄品的地方,定居下来。他们在瑶岭河一带开垦荒山,劈出良田,驯养猪鸡牛羊,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下坳大兴一带的土司,眼看着弄品“蓝罗蒙韦”四姓人的地盘不断扩张,于是勾结官府,带兵进山征收粮税。年复一年,四姓人不堪苛捐杂税的重负,在头领“蓝达”的带领下,与官府对抗,最终寡不敌众,危在旦夕。为了保存实力,繁衍后代,四姓人便在弄品坳一块挺立着的四方巨石旁边,宰杀了一头已经生了十二胎猪仔的母猪聚餐。四姓人喝着浓醇的米酒,唱着悲凄的古歌,依依道别。蓝姓人逃往了板升七百,罗姓人迁往下坳瑶岭,蒙姓人下到大兴隆福,韦姓人移往保平九圩……
这就是都安瑶族史里的“耶鼎耶叠”典故。耶鼎耶叠,就是挺立着的四方巨石。如今,那块由小石子铺垫立起的巨石,还矗立在弄品坳口,供人敬仰。
花康的“蒙”姓族人,连夜打着火把,离开弄品耶鼎耶叠,穿越猫头鹰把守的岩洞,连续奔走三天三夜,来到了这处三面环山的原始森林。瑶族崇拜高山,“蒙”姓人根据“高山”的瑶语谐音,把三面环山的这个地方称为“花康”。
花康,是险峻高山中有人居住的场之意。
“东甫劳”来到花康屯
2009年10月下旬的一天,秋风吹过了山冈,吹到了花康瑶寨。太阳露出了笑脸,画眉鸟在花康屯竹林里唱着美妙动听的歌谣。一大早,池花村的党支书、花康人蒙绍坤早早就起来了。他抬高了嗓门喊道:亲朋好友们,兄弟姐妹们,邻里乡亲们,大家都听好啦——今天,自治区领导来我们花康屯开展调研工作,要开发我们瑶山哩……
哇,“东甫劳”要来我们花康了!
我们盼来盼去,盼了千百年,终于盼来了“东甫劳”啦!
“东甫劳”过来,花康有希望了!
红水河大瑶山的瑶族,把当官为人民服务的,统称为“东甫劳”。花康屯同胞奔走相告。一会儿,村中央一幢石瓦结构的村委会办公房前的小广场上,站满了人群,大家都在等待着“东甫劳”的到来。
上午十点多,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在河池市领导的陪同下,走进了鸟语花香的花康屯,步入了蒙绍坤的家。
蒙绍坤家的茶几上,摆着一些山果子。村民们围着郭书记,拉起了家常。
“村里的农作物主要是什么?”
“人畜饮水有没有问题?”
“新农合实施的情况怎么样?”
“制约本村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群众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从生产生活细节到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的情况,郭书记一一详细询问村民。
当了解到村里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缓慢时,郭书记对随行人员说:“村‘两委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理清本村经济发展的思路,特别是要结合本村的传统特点优势,坚持发展特色产业,找准农民易于掌握和推广的实用技术以及新技术,走出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让广大群众满意。”郭声琨还叮嘱市领导:“针对河池山多地少的特点,要因地制宜,把‘山的潜力挖掘出来,把‘山的文章做好做透,形成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一定要想方设法在农业上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秋风吹熟的种粒,埋进泥土之中,期待着来年生根发芽。郭书记的话,就像那饱蘸生命活力的种子,植入了山民的心坎里。
初夏的风,吹熟了满坡的山李子。
2013年5月17日下午,时任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来到了花康瑶寨。当时,“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现场会在都安召开。这时候的花康瑶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瑶族文化新村,村容村貌改造,是瑶山文明的新亮点。
蓝天立将垃圾桶、手推车等设备交到了瑶族群众手中,他叮嘱大家:“要把家园清洁好、装扮好,让家园像你们身上的服装一样五彩美丽,环境卫生要保持好,要长期做。花康瑶族村,是一个民族特色旅游乡村,只有把环境卫生搞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旅游,促进产业增长、农民增收。”
村支书蒙绍坤表态:“我们村‘两委一定要带领好群众,把花康屯、池花村的环境搞得像我们的民族服装一样干净漂亮。我们也有信心把农家乐搞起来,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也是在那一年盛夏的8月2日,时任自治区主席的陈武同志冒着酷暑来到了花康屯,进行脱贫攻坚扶贫开发调研工作。那时候的池花村,是自治区“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依靠近年大力发展种植糖蔗、核桃、瑶药、瑶锦鸡等扶贫产业,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在贫困户蒙立恒的家里,陈武与主人一起麻(掰)玉米拉家常,他问蒙立恒:“你家里有几亩地?年收入多少?学校离家远不远?孩子在学校里吃上营养餐了吗?”蒙立恒都一一作答。在党员蒙绍犹家里,陈武对这位自力更生、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的退伍军人表示敬佩,他鼓励蒙绍犹继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不仅要创富,还要带富。他鼓励大家要增强信心,开动脑筋,不等不靠,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进取,早日脱贫致富。
在花康屯小广场,陈武与基层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共商脱贫致富良策。他对身边的领导和陪同人员说:“各級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作风、接地气,以更实的作风和更大的力度,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我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花康屯,就像一个被大人们亲昵地呵护着的襁褓中的婴儿,幸福而安详。花康屯,就是一处令人向往的瑶山花园,大方而美丽。
2014年5月5日,花康屯迎来了中央的“东甫劳”——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密洛陀文化传承人蒙福先阿婆清楚地记得,那一天,花康屯上空是蓝色的,蓝色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纯洁的白云。树上,鸟儿追逐嬉戏,显得十分快活的样子;蜜蜂园里,蜂儿“嗡嗡”飞舞。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
下午三点多,几部小车停在花康屯的小广场上。车上走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蒙福先在《新闻联播》上见到过这个人物,她一眼就认得出,那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蒙福先感觉到自己的心在怦怦跳动,血流加速。迁徙到花康的“耶鼎耶叠”后人,历经千年的沧桑巨变,饮尽了人间的血泪,如今终于迎来了国家的“东甫劳”。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呀,蒙福先简直无法用语言和山歌来形容了。
小广场的石桌上,摆上了花康人自己酿制的蜂蜜茶。作为群众代表,组织上安排蒙福先坐在汪洋副总理的旁边。
汪洋副总理问蒙福先:“您今年多大了?家里怎么样?”
蒙福先说自己有六十一岁了,有两个女儿四个孙子。女儿女婿都在广东打工,孙子在村里读书。
汪洋副总理又问:“女儿女婿在广东打工,收入怎么样呢?”
蒙福先理了理额头的汗发,笑呵呵地回答汪副总理:“收入还不错,我两个女儿和女婿,每个月每家的收入有七八千吧。他们都按时寄钱回来给我呢!”
蝉儿在林间鸣唱,鸟儿在树上欢跳。阳光斜照在小石桌上,透射出一丝丝绚丽光彩。随同的自治区、市县领导坐在一旁,仔细聆听着汪副总理的教导。汪副总理的话掷地有声,他说:“在扶贫工作中,我们每一位干部,要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从贫困群众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突出的问题,通过劳务输出、特色种养、开发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提高扶贫开发实效。要把扶贫成效作为贫困县主要考核指标,建立约束和退出机制,调动脱贫积极性。当地基层干部群众要以‘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精神搞扶贫开发,苦干加实干,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梦想。”
傍晚时分,考察的队伍离开了花康屯。“水南”二级路方向的高山,托举着一轮鲜红的太阳。阳光斜照着花康瑶寨,一栋栋房屋笼罩在金色的光环中,美丽极了!
我是花康人
池花村原党支部书记蒙绍坤是花康人,他在池花村任职有差不多四十个年头了,去年刚退休。1982年,蒙绍坤从部队退伍回乡,眼看着家乡父老乡亲在艰辛的环境里艰难地生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家乡人走出一条幸福的道路。
池花村属于大石山区,是九分石头一分土的洼山窝,全村耕地面积只有九百多亩。退伍回村不久,蒙绍坤被推选为池花村村委会主任。他带领村里的知识分子,到山外调研,到外地学习,确立了“稳糖蔗,兴瑶药,壮牲畜”的发展思路。
1999年,蒙绍坤当选为池花村党支部书记。他一直牢记:“一个党员就是一座堡垒,是一面旗帜,是老百姓的主心骨!”
脱贫攻坚的战斗打响了。蒙绍坤和村第一书记一起,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传统的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周边荒山种植山葡萄,在村里办起了养鸡场、养羊场,走“政府+科研单位+农户+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多渠道寻找资金,发动群众建设了二百亩花康瑶药园,种植鸡血藤、山豆根、野菊花、金樱子、威灵仙、金钱草等;发展糖蔗种植九百多亩,仅是糖蔗种植,年创收入就达二百二十万元。蒙绍坤还多方面协调资金发展养殖,带动池花村群众养鸡、养羊、养猪、养牛,单靠养殖,池花村年收入达九十多万元。池花村老百姓靠着支柱产业和劳务输出,人均纯收入提高了。
村委会所在地花康屯,以民房改造为主,兼顾村级道路、人畜饮水、文化体育设施、绿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在蒙绍坤的带领下,全屯群众艰苦奋战,共完成了二十八户泥瓦房的拆迁重建,新建砖混结构平房六十多间,建成五保公寓两层十间,建成一个篮球场、一个民族文化表演舞台……
如今的花康屯,已经打造成桂西北红水河沿岸具有民族特色、环境优雅、整洁文明、生活富裕的瑶族新村。
和蒙绍坤共事多年的村支部副书记蒙再兴说:“为了争取花康屯的建设项目,蒙支书不晓得是贴了多少的钱。我们问他,他总是说没花多少。在蒙支书看来,只要能给父老乡亲带来一点点福祉,自己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是花康人。”这是大化瑶族自治县统战部部长奉明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1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派奉明同志到池花村任第一书记。到村上任的第一天,奉明便到农户王汉珠家拜访。王汉珠家里的一个大水缸,装满了水。水是从集体的大水柜抽过来的。奉明发现水缸里长着青苔,青苔里游动着小虫。他心想:这样的水,能吃吗?
在王汉珠家吃了下村的第一顿饭,奉明吃得非常不顺心。想起那些在水缸里游动的小虫,他的心被刀剐着。难道,生活在大石山里的老百姓,常年喝的就是这样水质的水吗?王汉珠似乎看出了奉明的心思,他对奉明说:“书记呀,我们山里人,能有这样的水喝都不错了。就像往年,在还没有水柜建设大会战的时候,我们还到山外七八里路的地方挑水呢。水里是有虫,煮开了,虫就死了,不影响吃水的……”
从桂林全州瑶家走出来的第一书记奉明,对农村生活有很多感触,王汉珠的话还没说完,奉明的眼里早已噙满了苦涩的泪水。
奉明开始逐屯逐户走访。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他走完了全村十九个自然屯十八个村民小组三百八十一户人家。哪户有多少人口,在家务工或者劳务输出,哪户有残疾人,有哪些是五保户,哪户有哪些在校生,他都一一作了记录。
奉明把花康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花康村部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新家。每天夜里,花康屯的人们都进入了夢乡,唯有村委会办公楼二楼靠右的房间的灯光还在亮着。奉明伏在桌面上,认真梳理调研数据,寻找新的突破口。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奉明总结出了制约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资源匮乏;二是石多地少,没有特色产业;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利基础薄弱,弄麻、加车等自然屯都还没开通公路;四是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如村里没有文化室,学校没有教师宿舍食堂,村民参加技术培训机会少;五是基层组织建设偏软,“双带”能力不够强,全村三十三位党员平均年龄五十三岁,初中以下文化就有二十六人,女党员只有六人……
如何发展瑶山经济,是摆在奉明面前的一门课程。通过与派出单位沟通,与村“两委”班子达成共识,奉明列出了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一是推进良种核桃种植五百亩,套种瑶药一百亩,巩固甘蔗种植八百亩以上,培植种养示范户,推进产业发展;二是做好池花村花康屯瑶族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成立民族风情歌舞表演队,建农家乐;三是组织干部、党员群众外出参加培训……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在池花村2014年至2016年远期发展规划蓝图中,提出了推进核桃种植达两千亩,瑶药种植五百亩,大力发展旅游业,彻底消灭泥土房,全面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发展特色产业,向石山荒坡要经济效益。这些远景规划,几乎都是奉明书记在花康屯村委办公楼的灯光下完成的。
2014年春节前,池花村的饮水工程完工,村民们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这个时候,奉明即将调离池花村,要与他居住了三年的花康屯作别了。离开花康的那天清晨,奉明特意拧开村委会办公楼的水龙头,盛了一杯水,装进了行李袋。想起刚到池花村拜访王汉珠,看见他家水缸里有游动的青苔和虫子的情景,奉明的眼里闪出了泪花。此刻,他的心里呀,也绽放出了一朵美丽的山花。
花康新事
2016年7月4日,《中国日报》网发布了一则题为《2016年瑶族“祝著节”在广西都安举行》的新闻。内容为:7月2日上午,以“活力祝著,天下都安”为主题的瑶族祝著节,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池花村花康瑶族新村举行。瑶族同胞聚集花康,载歌载舞,展现了布努瑶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
2019年3月10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了《广西都安产业扶贫助小康,花康瑶寨焕新颜》新闻节目,讲述了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花康瑶族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在2012年以前还是泥砖和茅草房,不通水电,交通不便,在全面启动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后,通上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新楼房建起来,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也热闹起来。同时,花康人因地制宜,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民俗文化产业和特色种养产业并进,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瑶寨旧貌换新颜……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特别报道《美丽中国》,让全国人民领略到祖国大地的壮美河山。当天,都安花康瑶族新村在央视新闻频道上、下午时段各播出一次,让全国人民领略到了新村之美,也更坚定了都安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花康人,这个千百年前从“耶鼎耶叠”逃难过来的族群,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之下,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民族新村。推上央视之后,商家看中了“花康”这个商标。在前期种植中草药的基础上,“都安神瑶”公司到花康屯后山创建了中华蜜蜂示范基地,搭建了“蜂业工匠”培养平台。公司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在广西大石山区科学生态养殖十万群以上的“生态养蜂双十计划”。
花康,成了“都安神瑶”科学生态养殖蜜蜂的服务中心。
花康之歌
2021年3月30日,在大兴镇党委书记韦昌喜、池花村新任的第一书记陈植成、新当选的村支书蒙汉坡等同志的引路下,我走访了池花村花康瑶族新村。屯子里,一栋栋具有瑶族风格的瓦顶楼阁错落有致地建在山边。屯中间,建有民族文化小广场和演出舞台。舞台前的旗杆上,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微风的吹拂下,英姿招展。
村委会大楼建在广场的旁边,紧挨着的是村文化楼。一楼的文化活动室门边,挂着许多牌匾,其中的一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密洛陀传习基地”牌子。
看到如此情景,我不禁感叹: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巨变之后,密洛陀文明之花终于在花康新村生根开花了!
在花康屯的后山,我参观了“都安神瑶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中华蜜蜂育种场。蒙汉坡支书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了池花村的蜜蜂养殖业,他说:“养蜂产业项目属绿色产业,可持续、投资少、见效快,只需一次性投入,就可连年受益,是一项大有潜力的经济型特色产业,是推动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每群中华蜜蜂预计每年能收获五公斤至十五公斤的优质天然生态成熟中蜂蜂蜜,一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按目前池花村的发展规模,预计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八万元至十六万元,带动蜂场管理人每户增收八千元至一万六千元。同时,通过培育‘蜂业工匠,还会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参与,让更多群众有能力发展养蜂产业,实现产业增收,酿出脱贫致富的真‘蜜!”
在村委会办公楼前,我见到了老支书蒙绍坤。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瑶山汉子,他身材魁梧,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这就是花康人心中的灯塔呀。因为有他,池花村才抛弃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了特色种养业,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因为有他,花康屯才声名鹊起,远播他乡……
我问蒙绍坤,当了这么多年的党支书,最令您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蒙绍坤回答说,任村干四十年了,在短短的这几年时光里,看到池花村每个屯都通水泥路了,老百姓收入高了,住房稳固了,吃水的问题解决了,我很欣慰。要是没有党的领导,深藏在大石山里的“耶鼎耶叠”后代,是不可能这么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
我又问蒙绍坤,目前您最希望做的事是什么?
蒙绍坤遥望远山,眼里投射出一道愉悦的光芒。他说:“我年纪虽然有些大了,可是身体还行。在下一步的乡村振兴中,我最希望自己还能为池花人做些事哩……”
我们走进了密洛陀文化传承人蒙邦明家。这是一栋两层半的楼房,一楼是代销店,店里整齐地摆着各种日用品。看见我们到来,蒙邦明老人笑呵呵地握手迎接。蒙邦明是一名老党员,读过高小,有些文化。虽然八十高龄了,可是眼不花耳不聋,谈吐自然。我向蒙邦明老人介绍自己也是瑶族的,是蓝姓,先祖于千年之前在“耶鼎耶叠”生活过。蒙邦明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他说,千年之前呀,在旧制度的重压之下,为了生存,“耶鼎耶叠”“蓝罗蒙韦”四姓先祖不得不分路逃难,过着与世隔绝的部落生活。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我们瑶族人民还会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年代里呢……
蒙邦明家里收藏着一对铜鼓和一面大皮鼓,铜鼓是先祖留下来的,已经有十几代人的历史,是镇家之宝。蒙邦明还是花康瑶族铜鼓舞的领头人,现在还带着一支二十一人的队伍,传承着远古的民族遗风。这支队伍曾经到东兰、大化、马山、南宁等地演出,获得了赞誉。
我问蒙邦明老人,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你有什么看法?蒙邦明说,现在青年人都出门打工,铜鼓舞的阵容不太完整。每年春节和祝著节期间,大家返回家乡来,才有一点时间排练。要是这样下去,传承难度有些大呢。
坐在一旁的蒙福先阿姨接上了话题,她说,蒙叔的话的确有道理,我今年六十八岁了,不晓得还能活多久。我也很担心这个铜鼓舞队失散。还好,蒙老二十一岁的孙子接上了打皮鼓的棒子,他打起皮鼓来,那是很有风采呢。
这位老人家正是当年和汪洋副总理交谈过的村民代表。我问她,阿姨,当年汪洋副总理来的时候,你和他对话紧张吗?
提到那段往事,老人显得十分幸福的样子。她说,不緊张,哪有什么紧张的呢,“东甫劳”就是我们的贴心人。他的声音哪,还一直在我耳边响着呢!
我把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大家说上了。我说,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有一项是文化振兴。我们瑶族的密洛陀文化、铜鼓舞文化、山歌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想,有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有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会丢失。不但不会,还会大放光彩。
临别的时候,我加了村支书蒙汉坡的微信。我说,你把花康瑶族铜鼓舞队伍的名单列好了,发给我,以后我写民族文化的调研文章,应该用得上。
蒙汉坡点了点头,说尽快提供名单给我。
返程后两天,我收到了蒙汉坡支书发来的一张图片,图片拍的应该是一张4K纸,纸上用水性笔书写着铜鼓舞队名单,字体工整,清晰雅致:蒙有坤 ,男 ,八十六岁 ; 蒙邦明,男,八十岁 ;蒙美仙,女,八十八岁;蒙绍坤,男,六十一岁;韩秋,女,二十三岁;韦松华,男,二十一岁……
这是一支二十一人的民族文化传承队伍,年纪最大的八十八岁,最小的二十一岁。这支新老交替的民间队伍,传承了千年花康的灿烂文化,在下一步乡村振兴中,一定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一定能为瑶山的建设增添光彩。
我拨通了村支书蒙汉坡的电话。通话中,蒙汉坡特别告诉我,韦松华就是蒙邦明老人的外孙,是打皮鼓很厉害的那个小伙子,现在在广东东莞务工。
我问蒙汉坡,铜鼓队里有几位党员?
蒙汉坡回答说,有蒙有坤、蒙少坤、蒙邦明等五位党员。
我说三个党员可以成立一个支部,花康这个铜鼓舞队的名头,是不是换一下,改为“瑶山红心铜鼓舞表演队”呢?
蒙汉坡说,好呀,在这关键的时刻,这个名称很有意义呢……
挂了电话,我给蒙汉坡发去了一个“握手”图标。
许久,蒙汉坡回了一条山歌信息,歌题为《花康谣》:
尼啊咧哦哪啰——
脱贫攻坚真是好,
花康旧貌换新颜。
乡村振兴风吹到,
明日池花处处香。
我仿佛听见,一曲古老而清甜的花康歌谣,飞过蜜蜂园林,越过红水河山巅,幽幽地,悠悠地,飘到了遥远的地方……
【瑶鹰,本名蓝振林,瑶族,广西巴马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7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在《民族文学》《中华文学选刊》《广西文学》《芳草》《红豆》《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多篇,著有散文集《故事像花瓣一样飘满故乡》。现供职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 韦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