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出幸福来(短篇)

2021-08-31陆荣斌

广西文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赵新城书记

1

挂掉电话,桂康忍不住转过头去,看到旁边空空的椅子,不免有些失落。

电话是县委宣传部一个姓林的女孩子打来的,说是明天有一个中央媒体的记者要来采访他,顺便让他带去他老家看看。桂康欣喜若狂,挂掉电话后竟然忘记了身旁的同事已经巡逻去了。他想告诉同事,明天有记者要来采访他,他需要请假一天,想让同事替他值班。其实,桂康想要跟同事说值班的事是其次,首要的还是要跟同事告诉这个好消息,有记者要来采访他了,他要上电视报纸了。桂康有些迫不及待,拿起桌上的对讲机就呼叫起来:“福来福来,你在哪里?”桂康边说边瞄向眼前的几台监控显示器,没有见到福来的影子。对讲机里传来福来的声音:“桂康桂康,我在B1栋四单元这里。”B1栋四单元的楼梯口,是悬挂巡逻签到本的所在,福来巡逻到那里时正好签到。

“福来,明天有记者要来采访我,还要我带他们去我老家看看,你帮我值班一天,可以的吧?”

“可以是可以,但你得请我吃一餐酒。”

“两餐都没有问题。等我回来再说,顺便拿几只正宗七百鸡来,我们弄个辣子鸡送酒。”

对讲机里传来福来得意的笑声。他仿佛听见,福来在轻轻地咽口水。

桂康放下对讲机,掏出手机拨通了老婆金凤的电话。金凤在电话那头没好气地说:“干什么呢,不好好值班,乱打什么电话?再说我这忙死了。”

金凤在农民工创业园的一个手套厂做工,工资按件计算,时间就是金钱,她可不想浪费哪怕一分一秒。不像桂康,把时间不当回事,整天任时间大把大把地从眼前流过。

桂康得意地笑着,故意卖了个关子:“有个好消息!”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明天有记者要来采访我,还要我带他们去我们老家看看。”

“这算什么好消息?没什么事我挂了。”

桂康刚要跟她说说被点名接受记者采访的无上荣光,金凤已经非常干脆地挂断了他的电话,生生地把他的话憋在了肚子里。桂康很无奈地骂了一句,这个该死的婆娘,看我到家怎么收拾你!

下班回到家,桂康没能把金凤怎么样,倒是又把白天的事跟她提了。

金凤说:“看把你兴奋的,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就是记者要来采访你吗,至于那么兴奋吗?”

桂康说:“你说我能不兴奋吗?你想啊,新城里那么多搬迁户,为什么不采访别人,却偏偏要采访我?”

金凤一本正经地说:“可能你比别人多帅一点点。”

桂康说:“我何止比别人多帅一点点,简直是帅爆了好吗?”

桂康没搬来新城之前,常年在外打工,学会说一些挺时髦的词。

看着桂康也一本正经的样子,金凤忍不住扑哧一笑,差点没有笑岔气。

桂康说:“你想啊,記者来采访我,我就有机会上报纸电视。上报纸电视,是人人都能有的机会吗?只有最出色的人才有机会上电视报纸。再说了,被记者采访,说明我们是搬迁户里头干得最好的。”

说到这,金凤似乎已经无话可说了,只说了一句:“看把你美的,真是山里出来的。”

桂康不服气,说:“山里出来的怎么啦?山里出来的一样可以很好地在城里生活下去。”

2

来到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民族新城后,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桂康像上班一样准时准点、尽职尽责的事情。以前在山里,桂康可没有一天是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都任由他们像家里的那三只山羊一样,早上打开门让他们蹦蹦跳跳出门去,傍晚只需把门敞开,他们会知道回家来,不用担心他们迷失在山林里,或是掉落到山路下面。在新城里就不一样了,虽然孩子就读的学校就在新城里,都在他的巡逻范围之内,但他还是担心,担心孩子会走失掉,会走丢在这密密的楼群中间。

一大早起来,他点燃煤气炉煮面条做早餐,抽油烟机也跟着呼呼地运转起来,他就有种在云里雾里的感觉。半年前,他还是在山里用柴火煮菜做饭,早上孩子出门都是像山羊出门觅食一样空着肚子去的,吃早餐也是搬进城来后才养成的习惯。吃完早餐,一家人一起出门。桂康想,干部们早上出门上班,也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一家人有说有笑来到楼下,老婆金凤朝着农民工创业园的手套厂走去,他则送十一岁的小儿子和八岁的女儿到民族新城小学的门口。桂康看着两个孩子走进校门,走上教学楼的楼梯,才放心地走开,来到新城的大门口。

县委宣传部的小林和他约好了,今天早上八点十五分,她和两个记者开车到新城门口接他,一起往他山老家去。桂康掏出手机,看看时间还很早,就转过身去,想去巡逻一圈,顺便看看在手套厂做工的金凤。自从搬到新城后,他不仅有了一套宽敞明亮的安置房,自己还被安排在新城物业管理中心当了一名保安,金凤也就近在农民工创业园的铭顺手套厂上班。曾经因为文化水平低外出找工难、工资低的夫妻俩,现在算是有了稳定的工作。桂康为此格外珍惜,也格外热爱这份职业。即使不是他值班的时候,他闲在家里没事,也在新城里转悠着,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每次路过铭顺手套厂门前,桂康都会放慢脚步,往里面寻找金凤的身影,有时还故意很大声地咳嗽几声,引起金凤的注意。金凤多半是对他抛白眼,他却心里美滋滋地又向别处巡逻去。桂康觉得,从前那么苦的日子,夫妻俩都能患难与共、相亲相爱,如今搬来了新城,生活好起来了,他也得学学电视里的人们秀秀恩爱。

桂康往新城里走没几步,迎面遇见开着二手皮卡车的桂生。

桂生和他是同一个屯子出来的,也算是他堂弟。他搬到新城后,刚开始也是在农民工创业园里的皮革厂做工,做了不到两个月,耐不住那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烦琐工序,就贷款在新城里租了间小门面,专门经营山里原生态的土猪肉和山羊肉,还买了部二手皮卡车,经常跑回老家那边去收购山民们散养的山羊、土猪。

桂生停下车来,把头探出车窗外,问道:“哥,一大早的,去哪里回来啊?”

桂康说:“没去哪里回来。有记者要采访我,还要我带他们回我们?里看看,我是在门口等他们,看看时间还早,就进来一下。”

“行啊哥!要出名了啊!我也是要回我们村里去,要不要我拿几斤羊肉去,到村里做菜等你们?”

“你走你的,不用管我们。我也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安排。”

“行!那我走了哥,有什么就电话联系。”桂生正起步要走,又探出头来,说,“哥,你这往里走,万一他们来了见不着你怎么办?”

桂康想想也是,到时总不能让人家记者等,就掉转头来,跟在桂生皮卡车的后头出门去了。他站在门口等,八点一刻还差一分,一辆车停在了他的面前,一个面容清秀、扎着小辫的女孩子探出头来,问道:“你好!你就是蒙桂康大哥吧?我是宣传部小林。”

桂康点头称是,女孩子就打开车门,让他上了车。

进到车里,桂康坐在靠窗的位置,见到一车的陌生人,顿时显得窘迫起来。正不知如何是好,坐在副驾驶座位的一个微胖年轻人转过头来,伸出胖乎乎的大手,说:“蒙大哥好,我是小赵!”桂康也伸出自己的手,他感受到了一股滚滚的暖流,所有的拘谨顿时烟消云散了。坐在右手边窗户旁的一个帅小伙也伸出一只手过来,说:“蒙大哥好!我是小夏。”桂康微笑着,也伸出手去,握住了那只有力的手。

小赵问:“蒙大哥,我们此次采访的目的,小林跟你说了吧?”

桂康说:“嗯,说了。”

小赵说:“我们的采访行程是这样,你先带我们到你老家那里看看,拍几个镜头,回头再到你新居看看,也顺便看看你和你老婆工作的地方。这一来一回,可要耽误你一天的时间了。”

桂康说:“没事,我已经请假了,有同事替我值班了。”

小赵说:“那就好!那就辛苦你了。”

桂康说:“没事。”

小赵说:“这一路到你老家,都通水泥路了吧?”

桂康说:“没有,水泥路只通到村部,从村部到我老家还得走山路。”

小赵说:“那要走多久的山路?”

桂康说:“我们走要一个小时多一点,你们不习惯走山路,可能要久一些。”

小林就笑了,说:“蒙大哥,你可不要小看我们中央媒体的记者,他们是全国到处走的人,没有他们没走过的路。”

小夏问:“你们屯怎么就不通公路呢?”

桂康叹了叹气,说:“我们那里山高深,修路难啊。”

小林插过话来,说:“他们屯总共不过十三户人家,原则上二十户以下的屯都不计划修路,而是动员群众整屯搬迁。”

小夏问:“蒙大哥,如果当初修路进去了,你还会搬出来吗?”

桂康说:“会的!同样会的!”

3

当初,桂康乃至全屯的人,可不是这么想。

他们住在那深深的山里,整天眼望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缠绕在眼前,最后消失在山坳口,脑海里闪现的却是一条虽然蜿蜒曲折但卻宽阔平坦的屯级路,就像村里其他山那样,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把山和山外很顺畅地联结在了一起。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每次进山来开展帮扶工作,动员他们搬迁到乡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甚至是县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去的时候,他们都是把头摇了又摇,还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要是能把路修进来,以后倒可以把自己的狗窝打理得更漂亮。

“路不是不可以修,只是这修路的成本太大了啊。你们弄念屯也就十三户人家,政府却要花大投资来修路,不划算啊。最主要的是你们这儿的居住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不如考虑搬迁出去,这样更有利于你们今后的发展。”去年春节过后,驻村第一书记小覃和两名帮扶干部又来到他们的山里,这样对他们说。

这一次,小覃书记和帮扶干部们不是像平时进村入户时那样单独跟他们每一户说,而是召集了全屯的人集中在桂康家的晒坪上,开了一个整屯搬迁动员会。

小覃书记从弄念屯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说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良好的环境,从整屯搬迁补助和奖励政策说到整屯搬迁的好处,滔滔不绝、苦口婆心讲了一中午,桂康及全屯的人仍不为所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存在着几个疑问:我们搬出去干什么?我们搬出去能干什么?虽然,这样的疑问小覃书记早就给了他们答案,但他们的心里仍不肯相信,以为那不过是虚幻的泡影,不过是小覃书记为了完成领导交派的任务而随口说出的承诺。他们还是觉得外面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山好。贫穷又能怎样,不能脱贫致富又怎样,祖祖辈辈还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外面的世界再好也不属于他们,他们只属于山。离开了山,他们还能是什么?

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小覃书记拿来的放弃搬迁声明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很慎重地按下了自己的手印。这让小覃书记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他原本希望,通过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一番动员,不说全屯的贫困户解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签订搬迁协议,至少也要有一小部分甚至一半以上的贫困户愿意签订搬迁协议。哪想,一番动员下来,竟没有一户贫困户有打算搬迁的意愿,更不用说愿意当场签订搬迁协议的了。

桂康看见,小覃书记一脸凝重,看着眼前那摞没有人动的搬迁协议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那次搬迁动员会后不久,小覃书记又出现在了山坳口,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又来到了弄念屯。小覃书记来到桂康家,叫身为屯长的桂康告诉屯里的人们、每户的户主,明天集中到山外的村部,他要带他们出门旅游,路费食宿费全包,额外还给他们每天一百块的误工补贴。桂康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正如他不相信之前小覃书记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购房资金按人均二千五百元的标准自筹,就可以在生态民族新城得到一套商品房。

桂康说:“小覃书记,你要带我们去哪里旅游啊,还要给补贴?”

小覃书记说:“去哪里旅游你先别管,你明天早上只管把人召集到村部,我们一起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会给你们误工补贴。”

弄念屯的人们经常外出务工,也不是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可是旅游,还真没有专门去旅游过,而且还是免费的、有误工补贴的旅游。人们都很好奇小覃书记要带大家去哪里旅游,就都一个不落地聚集到了村部,跟着早在那里等候的小覃书记和四个村干,坐上了开往县城的中巴车。

中巴车路过乡政府所在地附近的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时,小覃书记叫司机停下车,带着大家走到安置点逛了一圈,大家都不以为然,说每次赶圩的时候路过,不都看见了吗,还有什么好看的?小覃书记说:“你们平时赶圩路过时是看见了,可你们没有走进来好好地感受一下这安置点的好,没有好好想想,假如你们搬到这安置点来生活,会是怎样一种感觉。我现在就带你们来好好参观一下、感受一下,也许你会爱上这里。”大家跟着小覃书记,参观了那些粉刷得像盐一样白、整齐划一的两层楼房,心里不免觉得自己现在所住的那些木瓦房,实在是太寒酸了。听着安置点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对安置点突然就有了一种因为了解才喜欢的感觉。有些人的脸上就有了一种艳羡的神情。小覃书记看在眼里,不失时机地插过话来:“只要你们愿意离开弄念屯,这里的房子,你们也会有一套。”大家听了小覃书记的话,只是笑笑,没有人急于想表达什么。在大家的心里,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做最后的决定。小覃书记又说:“好了,乡里的这个安置点大概情况就是这样了,大家如果觉得不够好,我们就去更好的地方看看。”

大家都很好奇,接下来小覃书记会带他们到哪里去。小覃书记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我们要去县城里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房子最漂亮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参观。那也是前段时间我极力动员大家搬迁去的地方。

有些人的心里就在想,小覃书记你带我们去县城参观有什么用?我们不想离开弄念屯,你就是带我们到北京去参观,我们回来也还是觉得弄念屯最好。

想归想,大家的步伐还是紧跟在小覃书记的后头,坐上中巴车往县城去。来到县城,已是午饭时间,小覃书记带着大家到一个餐馆里吃罢午饭,就到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民族新城里去。因为还没到上班时间,新城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没上班,小覃书记说,先带大家在新城里随意逛逛,等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上班了,再叫一名工作人员带他们去参观房子的户型、农民工创业园以及民族新城的中学和小學。

看着新城里一幢幢巍峨挺拔的高楼、美丽如公园的小区广场,还有那些带着小孩在悠闲散步的人们,桂生悄悄对桂康说:“哥,这里好是好了,我只是担心,我们搬来这里后,往后靠什么生活?干部们有工资领,老板们有生意做,我们可什么都不会做,只有一身蛮力而已。”

桂康说:“小覃书记不是说了嘛,在这里,还有一个什么创业园,我们搬来后可以去那里打工。”

说到这里,桂康问道:“小覃书记,当初你跟我们说,我们如果搬来这里,可以在那个什么创业园里打工,是吗?”

小覃书记说:“是农民工创业园。那里面有很多家加工厂,你们只要勤劳肯干,通过短期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做工。”

小覃书记又说:“你们在弄念屯,还不是常年外出打工才能挣得着钱。你们搬来这里,即使不想在这里打工,也可以外出务工的嘛。重要的是,你们只需按人均二千五百元的标准自筹购房款,就可以得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你们要知道,有的人想来这里还来不了呢。你们有这样好的机会却不懂珍惜。唉,我真希望自己是个贫困户,也可以有机会在这里拥有一套漂亮的房子。”

听到小覃书记的叹息,桂康就很纳闷:“小覃书记,难道你在县城没有房子?”

桂康知道小覃书记的单位在县城里,他不能相信,小覃书记是国家干部,每月都有工资领,不可能在县城里没有房子。

小覃书记说:“有啊!可那还是银行的。”

桂康不解:“是银行的?”

小覃书记说:“可不是,一套房三十几万,每月都得按揭,还有十年才还清呢。那可不是银行的房子?”

小覃书记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觉得小覃书记真幽默,也都觉得小覃书记说得没错,他们真应该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4

车子沿着红水河行驶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离开二级路,开始攀爬上弯弯曲曲的柏油路。一路走去,一座座山挨挨挤挤,挤出一个又一个或深或浅的山。偶尔,在某一个山深处,坐落着几栋古朴的木瓦房。时不时地,在靠近公路边的半山腰上,就看见一座座砖混结构的平房耸立着。那些平房往往是三四五层的样子。许多的房子,通常是第二层或第三层才跟公路路面齐平。远远看去,它们就像贴在山腰上、系在公路上。

小林对两位记者介绍说,这是山里的群众为了出行方便,特意把房子建在靠近公路的半山腰上。他们的建房成本,远远大于在平地建房的成本。

也许,小赵被山民们的举动深深地震撼到了,也或许,他想把这一路的所见拍摄进此次采访桂康的片子里。桂康看见,小赵拿着用拍摄杆固定好的手机拍摄了一段。桂康纳闷,小赵拍摄的工具怎么就只是一部手机啊?怎么不是一部专业的摄像机?桂康记得,前段时间县电视台的记者来生态民族新城采访在农民工创业园里做工的搬迁群众,就是扛着一台摄像机。第二天,他就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些被采访的搬迁群众。桂康心里犹疑着,小林说好的这两位记者来拍他的视频,用的只是一部手机,看来是没能上电视了。想到这里,桂康不免有些失落。

一行人来到村部时,小覃书记招呼大家吃了午饭,就开始往桂康的老家弄念屯走去。

桂康搬出弄念屯后,就一直没有回来过。如今,走在曾经走了无数次的山路上,桂康突然有种说不出的伤感。这种伤感,在他和全屯人一起扶老携幼搬出来的那一天,也不曾有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天,除了那些老人,似乎没有谁有过不舍,也没有谁流露出丝毫的伤感。那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悦,都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图景就在眼前。那个图景,是他们真实见到过的,也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舍弃山里的老屋投奔的所在。

独自伤感的桂康走了一段,抬起头来,发现小赵正擎着拍摄杆上的手机站在前方不远处的路旁对着他拍摄。小赵见他抬起头来,就问:“蒙大哥,如今再让你搬回老家来住,你还会回来吗?”桂康说:“不想回来咯。在外面生活多好啊,要什么有什么,生活非常方便。”小赵问:“那你能不能说说,搬出去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桂康说:“最大的改变是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环境改变了,我这头脑里的观念也跟着变了。”小赵放下手机,赞许地说道:“行啊蒙大哥,说得挺好啊!”桂康有点不好意思,说:“哪有,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同行的小覃书记也跟着夸奖道:“蒙大哥这人有觉悟,当初动员他们屯搬迁,我可是先从他下手。我攻破他这个‘堡垒后,他后来还跟着我们动员其他的群众呢。”

几人说说笑笑,不觉已翻过四个坳口。来到第五个坳口的香樟树下,桂康指着底说:“看,这就是我的老家——弄念屯。”小赵几人往下看,底深处,七栋木瓦房依山势而建,房前屋后,已是荒芜一片。小赵叫小夏和桂康站在往底延伸而去的山道上,拿出了拍摄手机。小夏侧着身子,一会儿望向深深的底,一会儿对着小赵的镜头,讲解道:“现在,在我们走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弄念屯的坳口上。下面,就是蒙桂康以及弄念屯另外十二户人家曾经生活的地方,举目所见,看不到一块像样的土地。曾经的弄念屯群众,就是在这样生产条件恶劣的地方,在石头缝里,种着玉米过日子,一年又一年。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蒙大哥,走到底去,看看他曾经生活的老屋。”

在桂康的老屋前,小赵擎着手机,跟在桂康和小夏的身后,记录着桂康破旧的老屋里的陈设,以及小夏和桂康的一问一答。

小夏问:“在搬迁出去之前,你们一家就住在这所房子里啊?”

桂康说:“是的!我们一家就住在这所房子里。当然,除了我家,还有我弟弟一家也住在这里。现在他家也搬到新城去了。”

“你弟弟一家曾经也住在这所房子里?!”小夏觉得难以置信。

桂康淡然地说:“是的!这所房子是我们的父母留下来的。他们还在世的时候,我们都住在这里边。”

“我们一家五口就住在这边,晚上睡在这两张床上。我弟弟住在那边,他们一家四口就睡在那两张床上。”桂康指着房屋里头左右两边用竹编围挡起来的角落,又指着堂屋边上那早已冷寂的火塘,以及搁置在一旁的乌黑的铁锅、盛水的石缸。“这是我们两家人平时煮饭的地方,这是用来盛水的石缸。”

“你们平时的生活用水从哪里来?”

“一半是泉水,一半是雨水。”

“噢?!”

“我们这儿的半山腰有一口泉水,只有夏天才有水。老一辈人在那口泉水下方砌了一个水池用来蓄水,等夏天一过,没有泉水可蓄,就只能等着老天爷下雨了。”

小夏轻轻地“哦”了一声,神情有些凝重。他在想象着,桂康以及弄念屯人曾经的日常生活。

小赵的镜头缓缓地扫过空荡荡的床铺,继而到空荡荡的厅堂,以及厅堂上方的阁楼和厅堂下方的羊圈……

屋子虽然久已无人居住,没有了人的气息,但那生活的情景还依稀可辨,那凌乱的生活用品仍原样地保持着主人离开时的样子。

5

从老家出来后,一行人又来到桂康的新家里拍摄了一番。小赵说,他们这次采访拍摄的片子,将在他们媒体的公众号平台发布。

桂康觉得,片子虽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子在电视上播出来,但在小赵他们拍摄完离开后,他还是满怀期待。整天有事没事,就拿出手机来,打开小赵原先叫关注的媒体公众号,希望能早点看到小赵采访他的视频。甚至是在巡逻的时候,遇到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他都叫对方拿出手机来,叫人家关注小赵说的媒体公众号。

桂康讨好似的对對方说:“留意着点,这几天这里就有关于我的视频,是讲我搬迁后的幸福生活的。”

桂康希望,每个人都能见到小赵拍的片子,看到他曾经的过往,更能看到他幸福的当下。

后来,小赵采访桂康的片子播出来后,桂康倒不是第一时间知道。那时,有一个来访人员,要去住在新城里的亲戚家,他只知道亲戚住在几号楼几单元几号房,却一时找不到。桂康就给他指路,还不忘叫他关注小赵的公众号。这时,桂康的手机就响了,是小赵打来的,告诉他片子已经发布出来了。

桂康急忙打开手机,叫那个问路的人一起看了小赵采访的视频——《搬迁户桂康的幸福生活》。

在视频中,他看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弄念屯,也看到了自己现在生活的生态民族新城,以及自己一家在新城里舒适整洁的新家和平凡幸福的日常。

他边看边不无得意地问那个来访人员:“看到了吧?里面说的是我,说的是我现在的幸福生活。”

那人仔细看了看视频,又看看站在身旁的桂康,脸上是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那以后,和往常逢人便叫关注媒体公众号不一样,桂康逢人就叫人家看看小赵采访他的视频。他恨不得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现在的幸福生活。

【陆荣斌,壮族,生于1980年,广西大化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广西文学》《民族文学》《北方文学》《红豆》《滇池》《延河》《北方作家》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

责任编辑   李路平

猜你喜欢

小赵新城书记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玉树新城
借钱
阴云笼罩新城控股
赔了多少?
长江新城
都不易
书记家的狗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