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胃经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08-31鲁淑梅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压豆胃肠功能耳穴

鲁淑梅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妇幼保健院·浙江 杭州 311700)

章国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腹腔镜手术因较传统经腹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在妇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但是,由于人工气腹、器械牵拉及术中麻醉等对机体的影响,极易延缓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易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2]。本文将脾胃经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观察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53岁,平均(35.3±5.8)岁;体质量47~86 kg,平均(66.5±10.4)kg;手术类型:子宫次全切除术22例,卵巢肿瘤切除术13例,宫外孕切除术10例,子宫全切除术10例;术后使用镇痛剂22例,未使用3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53岁,平均(35.5±5.4)岁;体质量48~86 kg,平均(67.3±10.6)kg;手术类型:子宫次全切除术21例,卵巢肿瘤切除术11例,宫外孕切除术10例,子宫全切除术12例;术后使用镇痛剂23例,未使用32例。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均为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2)精神认知均正常者;3)依从性良好者; 4)对治疗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1)有妇科恶性肿瘤者;2)伴内科基础疾病者;3)术前患有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者;4)合并感染者;5)皮肤感染或破损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嘱患者禁食水6 h,之后帮患者翻身垫枕,术后6、12 h分别让患者喝少量白开水,进食少量无糖流质食物,术后24 h拔除尿管,指导患者下床轻微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予耳穴压豆:在神门、胃、脾、小肠、大肠、三焦等穴贴压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河北贺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每天按压3~4次。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脾胃经穴位贴敷:取脾胃经穴大横、腹哀、阴陵泉、天枢、足三里,将穴位敷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研发,云南省普洱市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5 cm×5.5 cm/贴)贴敷于上述穴位。2 组患者均治疗5 d评定疗效。

2.2 疗效标准 治愈:术后24 h内肛门排气,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术后24~48 h内肛门排气,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手术后48~72 h内肛门排气,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手术后72 h以上肛门仍未排气,主要症状未消失。

2.3 观察指标 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2)腹胀发生情况:分为无腹胀(术后肛门排气前无腹胀感)、轻微腹胀(术后肛门排气前有轻微腹胀感)、中度腹胀(术后腹部稍显膨隆)、重度腹胀(术后腹部膨隆有呼吸困难)[3];3)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无呕吐为1级,轻微恶心无呕吐为2级,明显恶心呕吐未呕出内容物为3级,严重呕吐且呕出内容物为4级[4]。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3.3 2 组患者腹胀、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表4。

表3 2 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4 2 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虽是微创性手术,但由于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本身的创伤、术中操作牵拉、二氧化碳气腹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患者仍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早期难以进食,影响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疾病的康复,因此应该尽早预防[5-6]。中医认为,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主要为气机运行受阻、腑气不通畅所致。耳与经络脏腑密切关联,人体脏腑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反射区,按压、刺激这些反射区,则可治疗相应脏腑疾病,故在神门、胃、脾、小肠、大肠、三焦等穴区压豆刺激,可增强脾胃运化,畅通腑气,使患者及早排气、进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大横、腹哀、阴陵泉、天枢、足三里均是脾胃经穴,主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脾胃肠腑病证,穴位贴敷之可收健运中气,调理脾胃,促进肠腑运化传导功能之功,从而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早日康复。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皆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且简便廉,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乐于接受。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流质食物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脾胃经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能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压豆胃肠功能耳穴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