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2021-08-31央金卓嘎
央金卓嘎
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 西藏拉萨 850000
结核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胸痛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据调查显示,30%左右的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导致病情迁延,发展为包裹性胸腔积液。对于已发生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应在基础抗结核基础上,同时采取外科手术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1]。但在手术治疗时,由于该类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胸腔粘连,手术范围较大,因此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导致其恢复缓慢。有研究指出[2],尿激酶胸腔内注入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缓解其胸膜粘连、增厚情况。因此,本文将对患者联合应用尿激酶+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11 月,在我院治疗的66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观察组男19 例,女14 例,年龄24~63 岁,平均(42.13±6.58)岁,病程(16.78±1.99)d。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3~62岁,平均(42.29±6.44)岁,病程(16.86±2.01)d。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每周1~2 次,每次治疗时均应尽量清除胸腔内积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完成胸腔积液引流后,胸腔内注入10 万U 尿激酶(国药准字H23020109)+100 mg 异烟肼(国药准字H11020696)+300 mg 利福平(国药准字H20041321)+50 mL 生理盐水混合液,每引流2 次给药1 次。
1.3 评价标准
治疗后7d,对比两组患者的肺活量(SVC)、第1 秒用力肺活量(FEV1)以及胸水吸收、住院时间及胸膜增厚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功能对比 见表
表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n=33,)
表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n=33,)
2.2 胸水吸收、住院时间及胸膜增厚对比
观察组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为(15.56±2.32)d,住院时间为(16.62±2.46)d,胸膜增厚(4.22±0.71)mm,与对照组的(27.76±3.46)d、(28.85±4.04)d、(5.89±2.51)mm 相比差异明显(P <0.05)。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伴包裹性胸腔积液,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是抗结核药物联合充分液体引流,但受积液中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成分影响,可导致粘连加重,部分积液可能出现局限包裹,不利于胸水的排出和吸收[3]。同时,由于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多存在呼吸功能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在治疗时,改善患者通气情况及肺功能也非常重要。有研究指出,在胸腔闭式引流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治疗能够促进胸水排出,提高治疗效果。也有研究显示,在胸腔穿刺引流后,在胸腔内注入抗结核药,能够抑制结核杆菌活性,同时配合尿激酶,可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增加引流量,减少胸膜增厚[4]。
因此,为提高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也对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抗结核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7d 的SVC、FEV1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胸水吸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胸膜增厚小于对照组(P <0.05),可见该治疗方案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胸水吸收、住院时间,降低胸膜厚度。分析其应用价值,尿激酶为纤溶酶,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溶栓药物,能够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从而纤维蛋白降解,清除胸膜分隔,减轻积液粘连,达到更加显著的引流效果[5]。同时,配合抗结核药物,可发挥其抗结核作用,抑制胸膜腔内结核杆菌,减轻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改善胸膜腔管壁通透性,防止包裹性胸腔积液再次形成。随着胸水的排出,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有利于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尿激酶+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能够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增厚,改善患者肺功能,治疗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