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海民族和谐发展的思考

2021-08-30赵英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青海共同体

赵英

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创新民族领域话语体系,既体现了对我国民族和谐发展的殷殷期待,也蕴含着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反思与经验升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特殊省情,举全省之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全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在涉藏州县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展示窗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全国前列,开创了新时代青海民族工作蓬勃发展的新格局。开启新时代青海民族工作新征程,必须要面对新的时代条件与发展要求,在理念、方式方法、践行路径等方面转变陈规,切实回应新时代民族和谐发展的诉求与期待,谋求社会进步与民族和谐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一、民族和谐发展的基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治理是當前中国社会、政治及学术话语中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目标提出,并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九届五中全会客观研判:“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融汇的省份,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既是实现国家治理水平与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青海省情使然。

青海,深处内陆,接藏连疆,通达西南,区位特殊,是全国除西藏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有6个在青海,是区域上最大的涉藏工作重点省。作为西部重要支点,在国家治理全局中具有“一个尤其,两个事关”的战略地位。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地方层面的实践和体现,是涉藏工作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我省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涉藏州县社会治理创新,地方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巩固党建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作为贯穿涉藏六州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高起点部署“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从要素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从局部发力向整体提升转变,探索形成了一批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多年来,我省不断发挥涉藏六州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积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使涉藏六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力明显增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加稳固,为实现涉藏六州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由此,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青海涉藏州县迈入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

二、民族和谐发展的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永恒话题。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命题也被写入了新修订党章。这些充分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于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民族地区的一个缩影。进入新时期以来,青海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方面走在了全国民族地区前列,贡献了“青海智慧”“青海经验”,成为青海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演绎。然而,作为区位复杂与特殊区域、思想价值环境单一与多元交织区域、社会转型与风险并存区域,青海在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转变,是当前必须有效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本质上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的正是民族工作。民族工作作为特殊的群众工作,既要见物,也要见人。以青海多民族地区来说,既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要重视各族民众意识与精神需求,这体现的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其培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呈正相关。因此,在引领民众意识与精神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主导作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同时明确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青海作为多元文化汇聚的省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于民族民间大众文化土壤,才能在普通民众的人文心理空间焕发生命力。我们经常讲,要建设美好家园,这是空间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共建,如若精神方面的认同工作没有做好,在空间物质层面投入再多,各民族也不会有对此家园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自觉造血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故此,在民众思想引导中,应充分吸纳不同民族价值世界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元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取消民族差异,也不是在忽视差异基础上以行政命令强制推进,更不是在无视民族共性基础上放弃自觉引导。而应在“千灯互照,光光交彻”的文化交往中,寻求精神层面与价值层面的大同与共生。

三、民族和谐发展的抓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而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民心。在全社会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正是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关键之举。青海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来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以有效政治制度导航,以经济发展开航,以赢取民心护航,以尊重、包容理念助航。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发展条件和过去大不相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吸收以往经验基础上,不论在内容还是手段方面,都需要更加精准精细。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是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的省份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比最大的省份,是国家固疆稳藏的战略要地,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青海各民族血脉相连,文化相融,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团结统一的缩影。开启新时代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确保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要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各族干部群众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要广泛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教育。要针对不同受众特点与要求,多作“滴灌”教育,多赋予这项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品性。要顺势而为,创新载体方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将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熔铸于理念、手段、内涵。还要积极克服两种“民族主义”倾向,针对狭隘地方民族主义倾向,要加强“一”的宣传教育;针对大民族主义倾向,要加强“多”的宣传教育。

四、民族和谐发展的保障:依法治理

法治是民族和谐发展最基本的底线共识,没有健全的法治,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与无序,民族和谐发展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地方治理在兼具共性的同时又凸显许多特殊性。

基于此,要不断推进民族工作法治化进程。《青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实施,为全省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理依据。今后,仍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如: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即: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民族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民族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民族法治保障体系。日常生活中,要引导民众树立法律敬畏感,懂得无论何种民族、何种阶层,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既不能将涉及个别民族成员的民事和刑事纠纷归结为一个民族的整体行为,也不能将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简单上升为民族、宗教问题。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运用法律、政策、教育等手段引导化解;对极少数蓄意破坏民族和谐的犯罪分子,对从事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其为何种民族、来自何方、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置。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要审时度势保持定力,深入贯彻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既把握共性要求,做好规定动作,又针对个性开方抓药,优化自选动作,围绕生态地位特殊性、发展条件特殊性、民族工作特殊性、维护安全责任特殊性、社会发育程度特殊性强化治理担当,打造出地方治理的青海样板。

总之,人类社会中,只要有民族存在,民族和谐发展便是永恒的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维、新论断,完全合乎民族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要求。只要我们有承认不足的勇气、敢于担当的精神,勇于探索符合民族和谐发展的时代规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陈规思维,树立科学理念,相信全社会一定能开遍民族和谐发展的价值之花。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黨校)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青海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