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玲珑
2021-08-30黄昊东
摘 要:我国汉族女性佩戴耳环的风气始于辽宋。在各式耳环中,葫芦耳环是常见的样式之一,其兴起源自宋元金银器的仿生象形之风。元代以后,葫芦耳环纳入宫廷服饰礼制。明代的四珠葫芦耳环、清代的三钳葫芦耳环是明清后妃盛装时最常见的耳环样式。宫廷的受宠引起民间的狂热效仿,葫芦耳环在明代中后期涌现了如金光葫芦耳环、金宝葫芦耳环、金珠宝葫芦耳环等诸多样式。文章通过实物与文献互证,缕述葫芦耳环自宋元到明清的发展沿革和风貌演进,辨析诸多样式之间的特征差异。
关键词:葫芦耳环;四珠环;式样特征;发展沿革
耳环作为我国古代金银首饰中的一个门类,自辽宋开始风行,入元至明清时期成为女性必备的重要饰物。梳理我国古代的各类耳环,可以发现取样葫芦造型的金银耳环不仅数量颇丰,而且式样纷繁,尤其到明清时期还成为宫廷后妃盛装时的标准佩饰,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耳环的设计代表。目前学术界就葫芦耳环制式发展沿革的深入讨论有限,特别是史料中记载的四珠葫芦耳环、金珠宝葫芦耳环、金宝葫芦耳环,它们之间的特征差异尚待进一步厘清。本文将缕述中国古代葫芦耳环在风格式样、材质工艺、礼仪用途上的发展与沿革,并就相关细节做进一步考辨,以期就教于方家。
1 葫芦耳环的兴起:宋元仿生风气
汉族女性佩戴耳环成为时尚大约始于宋代。宋元时期民间金银器的制作已经十分发达,而这一时期金银器制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对于各式花卉瓜果的仿生与象形。模仿植物形态自唐代中后期已开风气之先,两宋方始大盛,各式模仿花卉瓜果形态层出不穷,惟妙惟肖。金银器有良好的延展性,制作往往采用冷加工手段。如锤揲,用锤子之类的工具从背面敲打成型,可以实现起棱分瓣的花卉瓜果;再如錾刻,从正面用凿子之类的工具凿出纤细的阴线,可以做出叶脉上的纹路细节。耳环是金银首饰重点的打造对象,风雅的宋人热衷清赏花卉瓜果,如牡丹、菊花、莲荷、香瓜、石榴等,将其打造成耳饰,穿花佩果,以成一代风尚。
葫芦在中国培植的历史久远。《诗经》中有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八月仲秋是采摘葫芦的时节。葫芦在我国古代有多种名称,亦称作“壶”“壶卢”“瓠”“匏”“蒲芦”等。《本草纲目》对“葫芦”名称有细致的考辨。①葫芦的用途也十分广泛,李时珍说:“窃谓壶匏之属,既可烹晒,又可为器。大者可为瓮盎,小者可为瓢樽,为舟可以浮水,为笙可以奏乐,肤瓤可以养豕,犀瓣可以浇烛。”②葫芦的实用价值令国人与之感情深厚,加之清新巧致的造型,便成为耳环所取法的对象。
宋代葫芦耳环存世作品不多,香港梦蝶轩藏有三对宋代葫芦耳环③,其中一对葫芦形金耳环(图1)使用锤揲方法把葫芦打造成起棱分瓣的效果,上面錾刻出纤细的叶面,顶部有五片瓜叶和一个沿着S形金线针连接的六瓣花蕾,底座上饰有花卉图案。然而,自然界的葫芦光润平整,表皮无棱瓣凸起,葫芦花也为五瓣而非六瓣。可见,葫芦耳环的设计并非对葫芦的照实模仿,而是将不同花卉瓜果品种的典型元素加以提炼,如葫芦的轮廓形态、香瓜的棱瓣起伏、莲花荷叶或者其他花朵枝叶的元素集中在一件首饰样式上。
元代金银器继续延续了宋代的仿生象形,湖南株洲县堂市乡出土的一枚银葫芦耳环(图2),依然将葫芦形态和香瓜棱瓣结合进行制作。元代金银打制的葫芦耳环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做法。空心者更为轻巧,做法是用金或银的薄片打造出四个半圆,两对稍大,两对稍小,两两扣合,便得到一枚“葫芦”。例如,湖南临澧新合元代窖藏出土的金葫芦耳环仅重5克;再如,湖南株洲攸县出土的银葫芦耳环仅重1.5克,轻巧如此,极适佩于耳畔。
2 葫芦耳环与宫廷礼制
2.1 元代——大塔葫芦耳环
葫芦耳环从元代开始在贵族阶层流行,从此成为元明清时期宫廷后妃的重要佩饰。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辑佚》中的“风俗”条记载了元代贵族女性的头部穿戴:“环多是大塔形葫芦耳环,或是天生葫芦,或四珠,或天生茄儿,或一珠。”①所谓大塔形葫芦耳环,应指其造型形似藏传佛教的佛塔之形。这里也指出了当时上层女性常佩戴的两类耳环:一个是葫芦耳环,一个是茄儿耳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世祖南必皇后画像》以及《元英宗速哥八剌皇后画像》(图3)中,两位皇后就分别佩戴了葫芦耳环和茄儿耳环。葫芦耳环以金针穿缀两颗白色珍珠,珍珠顶部附一颗绿松石,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更丰富的质感。元代贵族佩戴的首饰除了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之外,还开始嵌缀名贵的珠宝玉石,这一点在宋代并不常见,或许是因为宋人喜好素雅,或许是因为珠宝材料的稀缺。
2.2 明代——四珠葫芦耳环
明代宫廷继续沿用了元代盛行的葫芦耳环,并纳入礼制典章。皇室结婚时的聘礼,皇家女性盛装的佩饰,都可以见到葫芦耳环的身影。《大明会典》中“皇帝纳后仪”条记载了纳吉纳徵告期礼物“四珠葫芦环一双,八珠环一双,排环一双”②,太子妃和亲王妃的聘礼也包括“金脚四珠环一双”③。
四珠环和八珠环是以一对计珠。《朴通事谚解》是朝鲜人学习汉语的高级教材,大体反映了明初北方口语,其中有述:“你今日那里去?我今日印子鋪里当钱去。把什么去当?把一对八珠环儿、一对钏儿。”句下注:“八珠环儿,以珎(珍)珠大者四颗连缀为一只,一双共八珠。”④因此,四珠环是指一只耳环有两珠,一对耳环共计四珠,一只耳环二珠相累似若葫芦,故四珠环也可称为“葫芦环”。
四珠环还纳入了明代舆服制度,皇室女眷须按礼制佩之。四珠环多与盛装相配,明代皇妃、公主、亲王妃、世子妃、郡王妃礼服制式中的耳饰,规定需佩戴四珠环或者梅花环。⑤至于地位最尊的皇后,着礼服时则要佩戴珠排环一对。⑥然而,在明朝历代皇后画像中(图4),却未见珠排环的耳饰,明代前期几位皇后大多都是佩戴四珠葫芦环,这是因为画像中的皇后都身着常服而非礼服。明代对皇后常服的耳环样式没有明确规定,四珠葫芦环却出现在明代皇后的常服画像上,从侧面也反映了葫芦耳环在明代宫廷的风行。
明代四珠葫芦耳环的设计式样沿袭元代,耳环顶部有一颗枚绿松石坠饰,形若如意云头,下面接一个用金丝缠绕而成的小圆环,紧接着便是两颗白色珠子相累,亚腰处再坠饰一小枚扁平分瓣的绿松石饰件。金脚弯曲若“S”形,有时重量有明确规定,如太子妃、亲王妃的聘礼就规定四珠环一对“金脚五钱重”。
对于首饰而言,材质往往是第一位的,重要性高过造型和纹样。四珠环作为皇家纳吉纳徵礼物及嫔妃礼服必备耳饰,材质的选择必定讲究。根据明代皇后的画像所示,皇后所戴四珠葫芦耳环光润洁白,这里的“珠”便有两种材质的可能—玉珠和珍珠。那么,宫廷后妃所佩戴的四珠环的材质究竟是玉珠还是珍珠呢?有学者认为是玉珠,因为珍珠材质的四珠环几乎没有发现,扬之水先生便列举了金镶玉葫芦耳环与皇后画像对应。①李芽老师认为,史籍中所说的四珠环应指的就是以珠玉穿成的“金珠宝葫芦耳环”,《天水冰山录》又根据所穿珠子的大小分为“金厢大四珠耳环”和“金厢中四珠耳环”。②
通过仔细研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其他出土资料,纳入皇家礼服的四珠环使用的珠的材质应该为珍珠。
第一,“珠”在古汉语中的本义即为珍珠。《说文》曰:“珠,蚌之阴精也。”③《朴通事谚解》也对“八珠环儿”有过注云:“珍珠大者。”因此,古代单称“珠”,便指珍珠,而若称其他材质的圆珠,则会在“珠”字前面写出材质。如《天水冰山录》记录的玉石材质的耳环会写成“金厢玉圆珠耳环”,将珍珠和玉珠予以了明确区分,这种书写方式在其他文献中也都能得到印证。
第二,即便是明代珍珠材质的四珠环实物留存很少,然而共同列为纳吉纳徵礼物的八珠环却有珍珠材质的出土实物,明益宣王夫妇墓出土的金镶嵌宝八珠耳环(图5),与《明孝贞纯皇后画像》(图6)中的八珠耳环几乎完全一致。四珠环和八珠环既然都作为皇家聘礼,也都在明代皇后画像上出现,且它们的基本制式也多有相似之处,如顶部和二珠亚腰处穿缀的绿松石,所以珠的材质也应相同。
第三,《天水冰山录》作为严嵩家产清册,将珠进一步区分为大四珠耳环和中四珠耳环的目的是区别其价值,大珠的价值比中珠更高。玉石琢磨成制耳环的圆珠,大小全凭人的喜好,自由度大,并非影响价格的首要因素。而珍珠则不同,它由母蚌孕育,大小周正非人能左右,仅仅几毫米直径的差别,价值便可能相差甚远。这种价值上的判别在文献上亦有体现,如《天水冰山录》“珍珠宝石琥珀”一项就把珍珠分为了“大圆白珍珠、次珍珠、小珍珠三项”④。《格古要论》“南珠”“北珠”也记述“以大小粒数等分两定价”⑤。因此,《天水冰山录》记录的大四珠耳环和中四珠耳环的材质应该为珍珠,而后妃持有的四珠环更应该是以优质的大圆白珍珠制成的。
珍珠材质的四珠环实物罕见的原因推断是珍珠属于有机宝石,耳环穿缀镶嵌的方式也使整颗珍珠裸露在外,极易磨损和腐蚀,这是出土墓葬几乎未获珍珠材质四珠环的重要原因。还有一点是四珠环纳入了明代的舆服制度,等级有差,寻常官民不得随意僭用。况且《大明会典》规定郡主冠服与郡王妃同,但“惟不用圭。及少四珠环一对”⑥。也就是说,只有郡主以上的皇室女眷才有资格佩戴四珠环,这也是四珠环出土实物稀有的一项原因。不过四珠环的实物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南京江宁将军山民贷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的珠宝首饰华贵精美,毫不逊于皇室。其中一对金耳坠(图7),绿松石坠磨蚀严重,坠下的嵌物已失,而托底的金线却保存完好,似乎可以证明嵌物并非因镶嵌不牢而遗失,而是因为其穿缀的是珍珠一类的有机宝石致其被销蚀。故可推测,这对金耳坠应就是史籍和画像所记载表现的四珠环制样。
2.3 清代——三钳葫芦耳环
作为明代宫廷礼仪制度的四珠环为清代所沿用,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显现出强烈的满族装饰特色。根据满族传统礼俗,旗人女子上至后妃下至七品命妇着盛装礼服时须左右耳佩戴三钳以上的耳坠。清代前期,帝王对满族旧习格外珍视,严防旗人子弟及妇女习染汉俗。《清稗类钞》记载了乾隆帝对此耳饰这一礼俗的分外关注:“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节。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①清代后妃耳饰的形制比起明代珠排环、四珠环、八珠环、梅花环的诸多制式,基本固定下来,大抵沿用了明代四珠环的设计式样。
《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皇太后、皇后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皇贵妃、贵妃、妃、嫔皆同。其东珠,皇贵妃、贵妃以二等,妃以三等,嫔以四等;皇太子妃亦同珠以二等。”②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副金龙衔东珠耳环可与史籍和画像对应。这副耳环一共六只,收纳在一具六格的木匣中,每只耳环顶部以黄金累丝工艺塑出龙首,龙首嵌一颗小珍珠。龙首连接两个相套的金环,金環下有红珊瑚五瓣花叶形坠盖,盖下嵌两颗东珠,两颗东珠之间饰以青金石圆环,底部以绿松石作花瓣托底。这种款式设计吸取了明代以来葫芦耳环的部分元素,如两颗珍珠穿缀成葫芦形态、顶盖的花叶形态以及托底的花瓣结构等;同时又做了很大的创新,耳钩上端累丝金龙,龙首嵌以东珠,顶盖花叶花瓣不再以仿生写实风格表现,而趋向于几何化;而且在材质选用上比明代更为丰富,增添了东珠、红珊瑚和青金石,在方寸耳环之间,黄金的黄、珊瑚的红、东珠的白以及青金的蓝和松石的绿,五色交映,华美异常,更加凸显了皇家威仪和气派(图8)。由明入清,葫芦耳环的单体结构未变,设计款式趋于程式化。宫廷选择弱化葫芦的自然形态,强化所用材质的丰富华美和表现题材的皇家象征,使用方式结合了一耳三钳的满族习俗,从而呈现出新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世风竞奢:葫芦耳环的诸多制式
金银首饰与一般的陶瓷、漆木器不同,其材料价格最高,且同礼制有更多的联系。一旦某种式样被皇家认可,纳入礼仪制度,便能引领时代风气,让民间奉为楷模,追求趋同,甚至违制僭越。同时,首饰作为装饰性的物件,款式设计更要取意美好。葫芦的谐音是“福禄”“护禄”,寓意幸福安康。葫芦的枝蔓的“蔓”与“万”字谐音,葫芦又是多子之实,因而又有“子孙繁茂”“子孙万代”的寓意,也被人们用来宜男。
明嘉靖以来,社会风气浮华渐盛,竞相夸诩。四珠葫芦耳环树立了“官样”的楷模,世间往往在材质、工艺、形态上加以变换,衍生出诸多制式,葫芦耳环遂成为明代耳环中最重要的品类。永乐本《碎金》“服饰篇”之“北”首饰下,列有“葫芦三装五装环”①。明代图文对应的蒙学图书《新编对相四言》②则直接把“环”表现为“葫芦耳环”(图9)。根据出土各式葫芦耳环墓葬的年代判断,葫芦耳环最风靡的时代当在15世纪中至16世纪中晚期。③《天水冰山录》恰好对应了葫芦耳环最风靡的年代,“耳环耳坠”一项记录有各种制式的葫芦耳环:“金珠宝葫芦耳环二双,金宝葫芦耳环一双,金光葫芦耳环十五双,金摺丝葫芦耳环四双,金累丝葫芦耳环三双,金葫芦耳环六双。”④根据扬之水老师的考证,金光葫芦耳环即金制的光素实心葫芦(图10)。⑤金葫芦耳环往往是空心,多把葫芦打作六瓣、八瓣、十瓣的瓜棱(图11)。金摺丝葫芦耳环并非使用真正的摺丝工艺,而是用薄薄的片材攒聚做出摺丝的效果(图12)。金累丝葫芦耳环是用累丝工艺做出两颗透空花球以成葫芦(图13)。
以上記录的葫芦耳饰全用金等贵金属打造,《天水冰山录》还收录有镶嵌珠宝的葫芦耳饰,如金珠宝葫芦耳环和金宝葫芦耳环。明代首饰的嵌宝之风前所未有,然而宝石却非寻常富贵人家可以享有。《大明会典》记载:“成化十年,令禁官民人等妇女、不许僭用浑金衣服、宝石首饰。”⑥可见,即便是达官显贵,若非礼制规定和皇帝赏赐,禁止佩戴镶嵌宝石的首饰。不过由于僭越屡禁不止,官宦求奢之风愈发猖獗,正德元年(1506)对这一条例做了修正,改为“令军民妇女、不许用销金衣服帐幔、宝石首饰、镯钏”⑥。
金珠宝葫芦耳环和金宝葫芦耳环的区别或许在于宝石形态和镶嵌方式上。金珠宝葫芦耳环是将宝玉石琢磨成两颗圆珠,打孔,再用金针串缀成葫芦,这种镶嵌方式也可以称为“插镶”。或者将宝玉石直接琢磨成葫芦圆润的形态,不打孔,然后以金丝缠绕固定,这种镶嵌方式称为“绕镶”。不过这两种琢磨镶嵌方式对宝石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受明代琢磨和打孔技术限制,宝石的硬度不能过高。从出土实物上看,金珠宝葫芦耳环所用材质多为软玉和水晶(图14),软玉的硬度为6,水晶的硬度为7,明代的打磨技术是能够将其琢磨成圆珠形态并且打孔的。金宝葫芦耳环应是将宝石以碗镶、爪镶的方式镶嵌到耳环上,宝石常常是名贵宝石的红蓝宝石。红蓝宝石的摩氏硬度为9,自然界中仅有金刚石能够打磨,从明代出土的镶嵌红蓝宝石的器物来看,明人显然无法将其打磨成规则的形态。如香港承训堂收藏的一对金宝葫芦耳环(图15),在葫芦造型的基础上,用碗镶的方式镶嵌了诸多红蓝宝石,尽管时下已去明数百载,但依然可感受到当年嵌宝首饰的华贵与奢侈。
金银、宝石、珠玉打造的葫芦首饰玲珑巧致、流光溢彩,凸显佩戴者的端庄与华贵。而佩戴真葫芦也是古代流行的时尚,较之金银宝玉,真葫芦更平添一股自然的清新草木之气。这种真葫芦耳环在明代宫廷中颇受欢迎,清人刘廷玑在笔记《在园杂志》中记述:“明宫中小葫芦耳坠,乃真葫芦结就者,取其轻也。内监于葫芦初有形时,即用金银打成两半边小葫芦形,将葫芦夹住缚好,不许长大,俟其结老,取其端正者以珠翠饰之,上奉嫔妃。然百不得一二焉。因其难得,所以为贵也。”①这种小葫芦在明代还有一个别名“草里金”。《明宫史》记载:“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曰‘草里金,二枚可值二三两不等,皆贵尚焉。”②可见,真葫芦作为明代宫廷流行的耳饰,其价值未必逊于金银珠玉制作的葫芦耳环。
4 结语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品评饰耳之环“既当约小其形,复宜精雅其制”③。耳环作为整副头面的点缀陪衬,小巧而精雅便是最好的制作标准,葫芦耳环恰符合这一标准。耳畔之上,皴染草木之色;方寸之间,尽显玲珑之态。通过缕述古代葫芦耳环的发展演进,大致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葫芦耳环兴起于宋元时期,其背景与宋元金银器对花卉瓜果的仿生象形风气关系密切。仿生并非只有葫芦一种原型,常添加其他植物元素,如香瓜的瓜棱、荷叶、梅花等形态,形成全新的设计组合。
第二,葫芦耳环从元代开始进入上层社会,成为贵族女性流行的耳环款式。明代葫芦耳环以四珠环的名称正式进入舆服制度,成为皇室女眷盛装时的重要佩饰。清代宫廷继续沿用葫芦耳环制式,根据满族习俗调整为一耳挂三钳,并且使用东珠、红珊瑚、青金石等新材料,更加凸显材质和工艺的华美,而设计的仿生象形之意较前代减弱。
第三,由于皇家楷模的树立、社会风气的浮糜,明代中期以后(15世纪中至16世纪中晚期)各种材质、工艺、式样的葫芦耳环盛行于世,成为古代葫芦耳环最风靡的时期,葫芦耳环常常使用各种珠宝玉石。其中,四珠环串缀的是珍珠,金珠宝葫芦耳环使用的是软玉、水晶等硬度较低的材料琢磨成的圆珠,金宝葫芦耳环则镶嵌硬度较高的红蓝宝石之类。
①“壶,酒器也。卢,饮器也。此物各象其形,又可为酒饭之器,因以名之。俗作葫芦者,非矣。葫乃蒜名,芦乃苇属也。其圆者曰匏,亦曰瓢,因其可以浮水如泡、如漂也。凡属皆得称瓜,故曰瓠瓜、匏瓜。古人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初无分别……而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各分名色,迥异于古。”引自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8:菜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692.
②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8:菜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692.
③这三款耳饰书中断代为宋,但是制样和工艺似乎更与明代耳饰相近,似可做进一步讨论。本文依书中断代征引。图引自史超然.金翠流芳:梦蝶轩藏中国古代饰物[M].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2:283.
①熊梦祥.析津志辑佚:风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206.
②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67:皇帝纳后仪[M].申时行等,重修.扬州:广陵书社,2007:1101.
③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68:婚礼二:太子妃册立仪[M].申时行等,重修.扬州:广陵书社,2007:1113;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69:婚礼三:亲王婚礼[M].申时行等,重修.扬州:广陵书社,2007:1125.
④汪维辉.朴通事谚解: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4-225.
⑤“皇妃冠服,礼服,永乐三年定……梅花环、四珠环、各一对。”“亲王妃冠服,……梅花环、四珠环、各一双……公主冠服与亲王妃同,世子妃服与亲王妃同。”“郡王妃冠服,……梅花环、四珠环、各一对……郡主冠服与郡王妃冠服同,惟不用圭。及少四珠环一对。”引自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60:冠服[M].申时行等,重修.扬州:广陵书社,2007:1036-1051.
⑥“皇后冠服,永乐三年定……珠排环一对。”引自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60:冠服[M].申时行等,重修.扬州:广陵书社,2007:1033.
①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二[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609.
②李芽.明代耳饰款式研究[J].服装导刊,2013(1):13.
③李昉等.太平御览:第八册:卷八百二:珍宝部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73.
④“珍珠宝石琥珀,大圆白珍珠九百六十二颗,共重八两一钱;次珍珠不计颗,共重六十两;小珍珠不计颗,共重六十七两一钱。”引自吴允嘉.天水冰山录:附录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13.
⑤“南珠,出南海蚌中……以大小粒数等分两定价;北珠,出北海,亦论大小分两定价。”引自曹昭,王佐.格古要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206.
⑥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60:冠服[M].申时行等,重修.扬州:广陵書社,2007:1051.
①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高宗仁宗垂意服饰[M].北京:中华书局,2010:6147.
②允禄等.皇朝礼器图式:卷6:冠服三[M].扬州:广陵书社,2004:247.
①扬之水.读物小札:明代耳环与耳坠[J].南方文物,2013(2):124.
②《新编对相四言》共8页(16单页),388字,308图,大致为明1436年刻本,现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③林业强.宝蕴迎祥:承训堂藏金[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7:450.
④吴允嘉.天水冰山录:附录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0-46.
⑤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二[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601-610.
⑥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60:冠服[M].申时行等,重修.扬州:广陵书社,2007:1071.
①刘廷玑.在园杂志:卷4[M].蒋文仙,吴法源,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66.
②刘若愚.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84.
③李渔.闲情偶寄[M].诚举等,译注.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87,88.
【作者简介】黄昊东,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珠宝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