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实验报告单构建VB程序设计高效课堂

2021-08-30房静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6期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建构主义高效课堂

房静

[摘要] VB程序设计注重过程理解,在学习VB程序设计时应当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脚手架”——实验报告单,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新经验,构建出VB程序设计的高效课堂。本文从高效课堂的轻负担、低时耗、高效益、高质量四个特点出发,呈现用实验报告单构建VB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 实验报告单;VB程序设计;高效课堂;建构主义

VB程序设计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它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問题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式上,具有其他学习内容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之前学习工具软件的方式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显然是不合适的。VB程序设计更像楼房竣工前的设计和施工,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脚手架”,通过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新经验。这也正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意义学习发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课程活动主要依赖直接的资料来源和可操作的资料。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校对各学科提出高效课堂的要求。基于轻负担、低耗时、高效益、高质量这些高效课堂的四个特点,我们认为实验报告单可以作为构建VB程序设计高效课堂的“脚手架”,以达到减负的效果。在此,探讨实验报告单在构建高效课堂上的价值。

一、轻负担

所谓“轻负担”是指在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负担要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轻负担能让他们更愿意面对学习任务,更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地了解学生,设计行而有效的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感到负担轻。利用实验报告单能够向学生充分展示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有整体的概念,并且通过实验报告单中的预习和复习环节避免机械灌输和炒冷饭,让学生利用这个“脚手架”顺利攀爬到这节课上需要达成的目标。

例如,在第四次VB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学生阅读了实验报告单的实验目的,了解到本节课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就对本节课学习有了大致的认识。实验目的一共有七条,初看似乎挺多,但因为前面的三次课中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过实验报告单,知道教师对实验目的设计是逐步提升的,就如同盖楼的脚手架看上去高,但攀爬并不十分困难。如此,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阅读实验目的,不仅是学习这节课的开始,也逐渐将责任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活动。这是建构主义课堂区别传统课堂的形式之一。

接下来,学生通过预习准备,先对前面学过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复习,然后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学生发现的问题正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思考者。而教师作为组织者,只需要和学生保持互动,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高度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再通过不断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就能有效地避免“炒冷饭和机械灌输”。

二、低耗时

实现高效课堂的低耗时,我们认为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是教学要适用于学生的大脑;第二是注意教学中前后知识的衔接运用。

首先,教学要适用于学生的大脑是指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学习者大脑的活动规律,这样就不会因为大脑疲惫而形成“对抗脑”。高效课堂的学习环境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有意义的学习才是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的源泉。当学生的大脑感受到快乐,学习效率才会明显提高,消耗的时间则减少。

其次,注意教学中前后知识的衔接就是帮助学习者对新旧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建构。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应该考虑从整体到部分,从复杂到简单,将大任务分成小任务,开展项目教学。项目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小任务,实现大目标,且不断地将新旧知识重复建构,最终学会灵活运用。项目教学通常选择真实的、复杂的、完整的课题内容,并在过程中不断以问题驱动。学习者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教师搭建的“脚手架”主动学习或协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入探索问题,这样的学习效率高,耗时也更少。

例如,在实验报告单的第五至八次学习内容中,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设计上是从总到分,学习上是从分到总,四次课让学生完成“超市收银软件”1.0~4.0的升级。超市购物是每个学生都有过的体验,选择升级“超市收银软件”这个项目课题,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情境。而每次课都会涉及运用旧知识,也会学习运用新知识,形成了新旧知识不断重复构建。学生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不断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大脑受到不断挑战和刺激,在问题解决中体验到有意义的学习。

三、高效益

效益一词包含效果和收益。高效课堂不仅要有高效率,还要有高效益,这就是考查教学的效果对学生来说收获如何。初中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可以通过考试或测试来直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发现学习收益。VB程序设计的学习更不同于信息技术学科其他学习内容,它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VB程序设计课堂的高收益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中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中。

仍以实验报告单的第八次学习为例,这是项目教学内容的最后一次课,实验内容(活动内容)是给出两个超市双十一活动的促销方案。这两个超市促销方案都是三条,而且各有门道,很难一眼看出哪家的促销力度更大。因此,让学生先从促销方案上进行主观判断,认为哪个超市促销力度大,就加入哪个超市。加入后,再要求学生作为设计师通过VB程序设计帮助超市按促销方案升级收银软件,最后进行PK,分析哪种促销方案更有利于消费者。

这次实验内容是将学生进行自然分组,根据他们对方案的认可分成两组。分组后,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性和合作性完成软件升级,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考查学生的设计思维。教师通过观察学习状态中的学生,以及学生展示的成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益。同时,在每一次的实验报告单里,请学生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这样及时的评价和反思也能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这种内省的行为,使得学生总是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来学习,真正学有所获。

四、高质量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实验报告单既囊括VB程序设计学习目标的全部,又通过一次次课堂实验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每次课中实验报告单均包含评价与反思,这样是为了让学生及时对学习情况进行内省,认真省视自己在本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每次的评价与反思都和本次学习目标的主题相对应,而且促进教与学都按照有效的目标导引方向进行,教师也能有根据地指导学生。

学习活动是实验报告单中的主体部分,它和学习目标、评价与反思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验报告单中设计学习活动的根据是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自我评价与反思,判断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

学习目标是灵魂,评价与反思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落实的手段,学习活动是落实学习目标的载体。三者是实现高效课堂中“高质量”的保证。实验报告单将三者结合,在每一次的课程中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我们通过使用实验报告单,为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提供了“脚手架”,构建VB程序设计的高效课堂,为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了一个抓手。

猜你喜欢

VB程序设计建构主义高效课堂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浅谈VB程序设计的教与学
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中的实践研究
一体化教学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