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科技事业的光辉历程与百年启迪
2021-08-30马一德
马一德
【关键词】科技事业 建党百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学习党史的目标任务包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明理是增信的前提,是崇德的导向,是力行的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百年探索和实践给予我们深刻启迪。
科技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史明理,就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科技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事业的巨大进步,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既善于领导革命,也善于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领导的科技实践活动,起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开展红军迫切需要的军医、军工和无线电通信等技术工作,各苏区普遍开办医院、兵工厂、卫生学校、农业学校、无线电训练班等。由于创业维艰、战事倥偬,此时的科技事业有着临时性、应急性、因陋就简的特征。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科技事业进入系统性探索阶段。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指出,要“开办实用科学研究所,以发展工业、植物、土木工程、动物、化学、地质等的科学研究,造就科学人才,以供应发展国防经济之需要”。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大力提倡学习科学知识,鼓励科学研究。由于环境相对稳定和奔赴而来的科技人员较多,党中央于1939年在延安建立了自然科学研究院。边区科技事业在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力。1943年,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在陕甘宁边区发表演说时感叹道:“自从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中国就有办法了,中国就不会亡了。”到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科技事业继续发展,科技工作“更有系统和规划,原来临时性、应急性的工作逐渐转变为一项长期的、稳定的工作”。
1956年,在抗美援朝和“三大改造”结束后,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大规模发展科技事业,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6年,我国决定实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高技术研究进入了多领域协同的联合攻关阶段。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继续实施“863”计划的同时,1997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998年6月,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回顾党领导科技事业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学史明理,就是要在百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探索进程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在回顾总结党领导科技事业的光辉历程中,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开辟了自主创新道路。党对科技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深刻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和科技人才的关键作用。正是在边区工业建设的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远大理想。延安时期的成功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发展自成体系的科技事业做好了准备。1949年11月,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和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播下的科学种子终于萌发出幼苗。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基础十分薄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6年4月,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由周恩来、聂荣臻等领导牵头,成立了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调整了科研力量和机构设置,确立了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1965年国内需要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
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我国航空工业在苏联援助下,1951年起步,1956年就造出了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跻身于世界少数能造喷气式飞机的国家行列。苏联专家撤走后,我国导弹研制人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1960年底,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1999年,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和“神威”计算机问世,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思想影响,已有一定技术积累的“运十”大飞机、红旗轿车、光刻机等一批高精尖项目下马,贻误了相关产业升级的时机,也增加了路径依赖和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风险。鉴于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專利数量少等问题,2006年,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