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中的应用

2021-08-30张丽

教育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生词魔法绘本

张丽

任务型教学法是启发学生做好绘本阅读的有效教学手段,它让绘本阅读学习有了目的性,便于学生快速理解繪本故事,提升学生阅读绘本故事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不同方式的指引,为实施更高效、更有趣、更有育人价值的课堂提供了参考。本文以实际课例The Magic Pen(《魔法笔》)为例,简要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课前任务设计,提升自主预读的能力

课前预习任务的设计,可以明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绘本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绘本阅读的预习,笔者认为不宜对绘本中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但可以布置学生去查找跟即将学习的绘本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如词汇,或以前学习过的主题课文或者相关的故事。如果所选材料语言较为丰富,有较多生词,担心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就可以布置学生作课前预习,将绘本中的生词提前解决。教师可以列一个生词表,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如在处理The Magic Pen这个绘本故事时,笔者就给学生列了一个前置学习单,主要处理绘本故事中出现的生词。我们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设计微课视频,并将朗读生词音频融入其中,以此辅助学生读单词并理解单词的意思,同时对照任务记录相应的预习成果,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提供明确方向。

挖掘封面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封面是一本书的精华所在,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封面,让学生关注文字的作者、插画的作者、故事的主要角色和主要内容。笔者在执教The Magic Pen初始,首先介绍故事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然后让学生观察封面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很多跟这个故事相关的问题。最后笔者用“谁拥有这支魔法笔,他怎么得到的这支魔法笔,他用这支魔法笔做了什么”来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活动安排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还可以创设悬念,如遮住封面的一些关键图画、文字,让学生根据一些细节来猜测即将学习的绘本主题,然后再展示绘本封面,学生便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绘本故事的学习。

课中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中学习任务布置时,要重点提取绘本主题,帮助学生梳理绘本的细节信息,让学生通过归纳、分析、整合,梳理文本,了解文本的整体脉络,把握主题思想。如绘本The Magic Pen,笔者通过read and answer,read and finish,think and write等层层递进的任务设计对文本进行甄別分类、提炼、整理、总结,指引学生对绘本进行学习。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阅读并逐步解决“Mr Big怎么得到的这支魔法笔?Mr Big用这支魔法笔做了什么?”这两个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将刚刚获得的知识内化,将前面的输入变为输出;既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通过合作任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交际的能力。

课后拓展任务,延伸阅读的广度

绘本的学习并不止于一堂课,在课后学生能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有些绘本没有明确给出故事的结局,这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结局,也可以为故事结局配上插画,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流,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故事结局,在此过程中再一次升华故事,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除了创编结局,学生们也能根据课上所学,联系生活实际,开动脑筋,完整创作出自己的绘本小故事。

在执教The Magic Pen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任务:如果你有这样的魔法笔,但只能写一样东西,你会写什么?另外,中国也有一个关于魔法笔的故事——The Magic Brush(《神笔马良》)。于是笔者总结绘本故事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按照这种方式课后完成The Magic Brush的阅读。开放式任务的设置,活跃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可以用所学到的阅读技能进行课后阅读,真正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周丽

猜你喜欢

生词魔法绘本
魔法穿越
绘本
绘本
绘本
会变魔法的风
VR的魔法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