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里的丝路乐器
2021-08-30刘萃瑛
有人说,丝绸之路是用音乐铺成的路。这条横贯亚欧的文明之路,承载了灿烂和多样的音乐文化。让孩子跟着音乐、乐器去了解丝绸之路,会让他真正对丝路文化感觉到亲切,更加理解古今丝路的重要意义。
我们将在本栏目中用简单有趣的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提供带孩子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让孩子扎下中国根,在孩子的内心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美与智慧,精致与壮观,都应该成为孩子童年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音乐一直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孩子喜爱音乐,很多孩子也在学习乐器,从乐器入手,让孩子了解丝绸之路,也是一个有趣的方式。
其实,很多我们今天熟悉的民族乐器,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例如流行于波斯(今伊朗)、阿拉伯的唢呐;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的琵琶;从西域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胡琴等。敦煌在当时虽然远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多元的音乐文化碰撞的交融地。
出现在敦煌壁画当中的乐器种类大概有44种,4500件,数量非常惊人。有些乐器在很多石窟的壁画中都出现过,有些乐器则很少呈现。而且通过敦煌的壁画我们能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某种乐器改变了样子,某种乐器出现过又逐渐消失了……
这次,让我们跟着敦煌研究院资深馆员刘萃瑛老师,以两种乐器来开啟丝绸之路的音乐之旅。
琵琶,弦响千年不断
琵琶是敦煌壁画的乐器图像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乐器,从南北朝北魏时期开始,一直到元代的1000多年间,凡是和祭祀、欢庆、供佛等和音乐有关的场景中,都有它的身影,大约有700把琵琶绘就其中,而且形制丰富各异。
冷知识:此琵琶曾是彼枇杷,琵琶和阮曾是“一家”
虽然在古书中,琵琶是这种乐器最早被记载的名称,但实际上,它真的曾经叫枇杷,这并不是谐音梗,而是先有枇杷才有琵琶。
这种乐器是在汉代时,从波斯(今伊朗)通过丝绸之路引入中国的。最早文献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各种弹拨乐器都写为枇杷,是根据演奏这种乐器时手的技法来进行命名的—枇为右手向前弹,杷为右手向后拨。
之后被称为枇杷的弹拨乐器的样式越来越多,汉代的枇杷是圆形的,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梨形的,都被称为枇杷,人们也觉得有点混乱,到唐代时,不管是民间还是宫廷,都觉得要把这种弹拨乐器进行区分,于是,梨形的则称为琵琶,圆形的被叫作了阮咸(一般简称为阮),就这样,琵琶和阮彻底“分家”了。而且,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枇杷就已经被写作了和丝弦有关的“琵琶”二字。
寻琴记:唯一的五弦琵琶在哪里?
一般我们现在见到的琵琶4根弦,然而在唐代时,一种从印度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五弦琵琶非常流行,它的形态和演奏方式都和四弦琵琶非常接近。宋代之后,五弦琵琶基本就消失了,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弦琵琶。
五弦琵琶的样子只在敦煌莫高窟的第428窟,第301窟和第299窟的壁画中现身过,非常少见。中国并未能保存下来真正的五弦琵琶实物,世界上唯一的唐代五弦琵琶珍藏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中。这把琵琶的做工极其精美、细致,是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每次展示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往观看,因为它真的是太珍贵了。
千变万化?画师爱发挥
在敦煌的壁画中,琵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实际上,很多琵琶的样子是画工在创作的时候进行了加工和创作,随意性很强,这就使得敦煌壁画中出现过近700多把50多种形态的琵琶。不过,千年以来,琵琶的造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确实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北魏时期的琵琶是狭长、窄瘦型的,跟当时的人物形象很一致。随后,到了唐代,壁画上的琵琶就是趋宽型的了,和当时的人物风格也很像。不同时期的琵琶各有其特色,画工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进行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创作和想象,但是基本形态离不开那个时代标准的形式。
其实,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乐器都有这样的特点:同一种乐器在不同时代有着整体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乐器的整个形态发生了改变;乐器顺着丝绸之路传到某地之后,人们经常会将这种乐器与当地的乐器进行结合,不仅是实用性上的结合,也包括制作的材料、制作方法、绘制在乐器上的花纹样式等,都有了当地浓郁的色彩,有的在演奏效果上,都和原来的乐器有所不同。如果这种乐器成为宫廷乐器之后,通常还需要更华丽的装饰和渲染。
阮咸:和琵琶“分家”后一直很“专一”
阮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阮,被区分出来之后,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着基本为圆形+长颈的样式。其实,在敦煌壁画里绘制的阮咸,除了共鸣箱,基本为圆形之外,其他的部件都和琵琶差不多,只是画工会在其上面绘上花纹或者更丰富的颜色,尤其是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花纹。但阮的演奏姿势是横抱着用手弹拨。
敦煌壁画中有著名的花边阮,颈部弯曲,上面有重彩的花纹,在敦煌莫高窟的第220窟和第217窟都出现过。
方响,大型乐器称颂万丈光芒的时代
这是一种长方形的打击类乐器,由16块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形金属片组成,一般是挂成上下两排,每排有8个铁板,也就是8个音。方响的整体造型是上圆下方,放在地上,用金属锤或木槌进行敲击演奏,有点像编钟。
这种乐器最早起源于南朝的梁代,文献记载,方响即是雅乐也是俗乐,而且是乐器编制里的,也就是说,它在中国乐器谱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实际上,它基本是用于宫廷庆典式的乐器,民间很少用,因为它的定音制作太难了,需要把16块金属片定音后,按音律进行排列、悬挂,如果不是由专业人员来操作的话,它发出的音就会特别难听。这种定音制作的难度让它的适用范围也只限于宫廷庆典,而宫廷的大型庆祝活动中又需要用到方响这种比较大型的乐器,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决定了这种乐器在唐宋时期尤其是在唐代非常流行。
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一个万丈光芒的时代,是经济、文化、政治都处于鼎盛的一个时期,所以方响这种大型乐器,也就经常出现在各种大型的演奏场合,就像现在的交响乐团一样,什么乐器都必须要有。
亲子玩法建议:
不会弹琵琶,也不妨碍玩琵琶
带孩子去当地的乐器店,亲手拨弄一下琵琶和阮,仔细看看它们的不同,听听它们的发音有什么不同。
和孩子一起欣赏琵琶和阮演奏的乐曲,也可以看看关于敦煌飞天和“反弹琵琶”乐舞的视频。
画出自己认为的五弦琵琶和花边阮的样子,再找来真实的文物照片对比一下。
设计独属于自己的琵琶和阮,尤其是要有自己喜欢的设计元素,比如火星、公主、螃蟹等。父母可以帮孩子把设计图案用硬纸板+粗锦纶线制作出来,再让孩子按照敦煌壁画上乐手弹奏的姿势进行摆拍,最后,“P”上敦煌壁画的背景。
专家简介
刘萃瑛,敦煌研究院文博馆员,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石窟讲解和文化传播接待工作,曾接待国内外游客大约20万人,并参与完成多国政要及国际著名专家和学者的接待讲解及翻译工作。多次完成敦煌学资深专家—樊锦诗、彭金章等多位敦煌学专家的中外文化学术交流现场翻译工作;完成海内外学者在敦煌研究院学术访问研究的实施项目,组织搭建敦煌文化国际交流平台,完成敦煌学国际学术会议相关研修活动及国内外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