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乳喂养清障
2021-08-30崔玉涛
崔玉涛
妈妈们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在世界母乳喂养周来临之际,我们来帮助她们解决难题,用科学喂养知识支持正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们。
母乳真不足还是假不足?
晨晨妈妈自打怀孕起,就坚定了母乳喂养的决心。但晨晨出生后晚上经常哭闹,妈妈认为是自己母乳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常常自责不已。在晨晨还没满月的时候,就加了配方粉,改为混合喂养,现在母乳越来越少,这让晨晨妈妈非常沮丧,总觉得是自己的错,没能让宝宝吃到更多的母乳。
母乳是否足够?可以这样观察
看体重变化。出生后前5天,宝宝会出现生理性的体重下降,这是正常的,只要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不用担心。一般来说,正常足月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体重会增长1~1.7千克,出生后3~4个月,体重会达到出生体重的2倍左右。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体重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可以借助生长曲线进行判断,如果宝宝在正常范围内增长,就无须担心。
看排便情况。喂养充足的状态下,宝宝每天小便的次数在6次以上,且尿液颜色清透,呈浅黄色或无色,没有刺鼻的异味。宝宝出生3~4天后,大便的颜色会从胎便和过渡期的黑绿、黄绿色逐渐变为棕色或黄色。
看精神状态。哺乳时,宝宝会有节律地吸吮,妈妈能听到吞咽声;一般每次哺乳,宝宝吮吸单侧乳房在15~20分钟甚至以上。吃饱后,宝宝脸上会露出满足的神情,妈妈很轻松就能把乳头从宝宝嘴里拔出来,或者宝宝主动离开妈妈的乳头。
母乳确实不足才需要加配方粉
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常常陷入一个误区:宝宝一哭闹,便以为是饿了,马上喂奶,宝宝在吃奶后也确实停止了哭闹。这就造成了一种潜在的认知,宝宝哭就是饿了,经常哭是因为妈妈乳汁不足,不能喂饱孩子。长此以往,妈妈会因心怀愧疚而焦虑,泌乳量也容易受到影响。
事实上,宝宝哭闹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比如肠绞痛、困倦等引起的,而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无论什么时候,吸吮乳头都会让他变得安静。所以,宝宝哭并不都是饿了,不要因此而急着添加配方粉。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有的妈妈再怎么努力追奶,奶量还是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当母乳实在不够吃,已经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比如新生儿体重降幅超过了出生体重的7%,甚至出现了脱水、营养不良,这时需要添加配方粉,毕竟宝宝的健康成长更重要。
混合喂养通常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因为宝宝吸吮次数减少,乳房得不到有效刺激,妈妈从母乳不足渐渐变为完全没有母乳,转为完全用配方粉喂养;第二种是妈妈放松心态,科学追奶,坚持让宝宝吸吮,促进乳汁分泌,逐渐恢复母乳喂养或保持母乳不减少。
母乳6个月之后就没有营养了吗?
轩轩满6个月,开始吃辅食了。奶奶觉得,母乳越来越稀,没啥营养了,会影响宝宝长身体,劝妈妈给轩軒断奶,这样能让宝宝吃饭吃得更好。妈妈认为自己的母乳还很充足,而且也有条件继续喂养,还是希望能让宝宝继续吃下去。
母乳会随宝宝的成长而变化
母乳是非常“智能”的,母乳中营养素的成分和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比如,初乳中蛋白质的浓度很高,并且含有丰富的抗体;过渡乳中脂肪和乳糖的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慢慢减少;成熟乳的营养成分则趋于稳定。
这种充满智慧的动态调整,最终都是为了能够贴合宝宝不同阶段的需求,为宝宝的生长发育保驾护航。对于6个月以后的宝宝来说,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不仅能为宝宝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帮助增强抵抗力,母乳喂养更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宝宝的心理健康发育。
母乳和辅食都不能缺
当然了,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单纯依靠母乳喂养确实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需,这时就要添加辅食来增加营养了。
满6月龄后,宝宝的身体已经做好了接受多样化食物的准备,添加辅食还能锻炼宝宝的吞咽、咀嚼等生理功能,有助于味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以及心理和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要按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二者都不能缺。
哺乳妈妈吃药必须停母乳吗?
小光妈妈在哺乳期感冒了,心里很是纠结:吃药吧,担心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宝宝;不吃药吧,病情可能会加重,照顾不了宝宝不说,还可能传染给他。这可怎么办呢?
乳汁中分泌少的药物不影响哺乳
哺乳期妈妈生病了,千万别强忍着。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哪些药物是相对安全的,才是面对母乳喂养的理性态度。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药物进入乳汁的剂量很小,宝宝通常不受影响,所以不必“谈药色变”。关于哺乳期用药安全等级,目前接受度比较高的是美国儿科教授托马斯·W. 黑尔(Thomas W. Hale)提出的,他指出, L1、L2 级的药物乳汁中分泌很少,不影响继续哺乳。比如大家熟知的布洛芬混悬滴剂就属于L1级,哺乳期妈妈服用是比较安全的。家长可以咨询医生使用哪些药物比较安全,还可以通过咨询专业药师或通过LactMed 数据库查询药物的具体分级。
这些用药方法,对哺乳影响最小
用药时,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哺乳影响最小的给药途径,一般外用优于口服,口服优于静脉给药。
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药物,避免使用复合制剂,因为复合制剂成分多,对哺乳安全性的评估更为复杂。
尽量将服药时间安排在哺乳后,或者远离下一次哺乳时间,使宝宝吃奶时避开血药浓度的高峰期。
哺乳期生病是否需要服药,用药后能不能继续哺乳,需结合病情、药物本身的成分和使用方式来综合评估。保险起见,建议妈妈们咨询医生后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