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泉
2021-08-30梁颖笳
梁颖笳
2017年深秋的一天清晨,天空剛刚露出一缕晨曦,街灯还在明晃晃地亮着,天安门广场早已是人头攒动,车来人往、热闹非常。只见人挨人、人靠人、人挤人,层层叠叠足有数千人,他们中有广东人、台湾人、贵州人、四川人、陕西人、新疆人、东北人、江浙人,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省人。他们干嘛来了?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
人群之中,只见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个头不高,头发花白,皮肤黝黑,身穿白衬衫外搭黑色翻领夹克,一双长满厚厚老茧的手紧紧攥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左胸上别着一枚崭新的共产党员党徽,当庄严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时,老人凝视着国旗,哼唱着国歌,饱含着热泪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黄老,您看天安门前的这是外金水河,往里走啊,里面还有一条内金水河,我们陪您去看看!”
“哎!好,好,好。”来到故宫,站在广场。
“黄老,您看,这是故宫的中轴线,像不像一支箭!这内金水河像不像一把弓?”
“像,像。”看着玉带般流淌的金水河,黄老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回到离北京2000多公里的家乡。
在贵州大山深处的草王坝村,过去有这么一首歌谣:(唱)“山高路险石头多,出门难走尽爬坡;一年四季苞谷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草王坝村世世代代不通公路,不通电,整个村子唯一的生活水源就靠一口望天井,别说浇地,就连吃的水都不够,村民们不分昼夜地排队接水,一个小时才能等到半桶水,村民也常常因为接水而发生争执。
这样的苦日子熬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老人血气方刚,是村干部,24岁入的党,大家叫他小黄。为让乡亲们能富起来,在村里开会时他拉开嗓子说:“乡亲们,为了我们能过上好生活,我们必须要把水引进来。”
“引进村来!咋个引?拿水桶挑啊?”
“黄三娃,山那头,马家河的水多得很撒,我们可以把水引进来……”
“嘿,说得轻巧,吃根灯草!马家河离草王坝有好远,未必你还不晓得?十五六里路!”
“三孃,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可以把水引得过来。”
姜大伯叭了一口叶子烟说:“引水要不要钱哦?”
“当然要撒,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嘛!”
“哎!先说清楚哈,我是拿不出钱来的哟。我家老大三十好几了,还没得讨婆娘,屋头那滴滴钱,要留到起结媳妇哟!”
“三孃,为啥子我们村有好多光棍呢?就是因为我们草王坝太穷了,哪个姑娘愿意嫁过来嘛?要想过上好日子,首先得有水灌田,要想有水灌田,就得出力出钱。现在是百把块,往后是一辈子的享福哦。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草王坝就是我的家,仡佬族的乡亲都是我的亲人,莫非我还……”
“唉!大队长,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还得先去排队挑水,要不然一哈儿撒只有喝西北风喽!”张二哥提起扁担就想溜号。
“不要走!”小黄一声喝,从挎包里捧出一把钱:“这是我卖猪的钱,全部拿出来修水渠用。”
全场突然静了下来,姜大伯“噌”一下站起来:“小黄这是为我们大家办好事,我们大家要支持他。”
“我不仅是村干部,我也是一名党员,只要我们大家团结,我们一定能把水引进大山,引到我们村。”
于是小黄就挨家挨户地动员,乡亲们有的卖年猪,有的卖羊子,卫生组的徐洪永把自己女儿婆家下的彩礼钱拿了出来,年迈70岁的孤寡老人沈民全捐了40元,小黄和指挥部成员来回奔波,终于凑足集资款。
资金到位了,引水工程终于开了工,渴怕了的乡亲们铆足了劲,干得热火朝天,还为这条未来的水渠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红旗渠”。
这渠要通过3处上百米高,没有踏脚点的悬崖,全靠雷管炸药来推进,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危险可想而知。没有任何修渠技术,测量全靠竹竿和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是直接糊上黄泥巴;没有起重设备,就在腰间拴根麻绳到悬岩下用锤子凿。但由于水利知识的欠缺,这条坚持了整整11年的沟渠和乡亲们的心一下子就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
“红旗渠”夭折了。
春来暑往,当年的小黄也变成了老黄,在一次县里出差,老黄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心里想乡亲们还在吃苞沙饭。
“不行,一定要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这渠还得修,得修一辈子。”
因为曾经经历过失败,再修水渠的提议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我就说嘛,是你年轻喽,引水这种话当然随便讲。”
“就是撒,你要是引得进水来呀,我就拿手板心煎蛋给你吃。”
“对头,你要引得进来水,我把名字倒起写。”
老黄跑乡里,跑县里,争取到了政府的支持。随着1992年一声炮响,水渠再次开工了。
车路不通,需要炸药,老黄光脚步行到30公里的炸药厂去背;需要雷管,老黄徒步100多公里去扛。
修渠期间,每天200多人带着红薯、土豆扎进深山,施工队在前面放炮打槽,村民紧跟其后砌石筑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大山的儿女们用双手硬生生地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主干7200米、支干2200米的水渠。
跨过3个村,绕过3重山,穿过3处绝壁,越过3道险崖的“生命渠”终于完工了,实现了零伤亡的光辉成绩。村民们也自发地把“红旗渠”改成了“大发渠”。当年的草王坝村如今也改名为团结村,更是谱出了新的歌谣:(唱)“不怕山高石头多,苦干就能把贫脱;打岩引水造梯田,穷村变成金银窝。”
整整36年,老黄干了一件事,彻底打破村庄“干渴”的宿命,带领千余人打开脱贫致富之门。
没人记得老黄一生流过多少泪,但记忆中的几次落泪却都令人刻骨铭心。第一次落泪是年仅23岁的女儿和13岁的大孙子不幸离世,而那时老黄赤脚翻越大山、飞跃沟渠,用双手战天斗地、挖山凿渠。又一次落泪,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看见了“大发渠”里一泓清泉越过悬崖、绕过绝壁,流进村民的心里。再一次落泪,是走进首都北京,第一次看到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黃老,这金水河是古人为了风水,是给皇帝修的。您的渠,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是给百姓修的,您这真是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不简单啊!”
是啊,伟大从平凡中走来,伟岸从普通中走来,他正是遵义市播州区平正草王坝村的村支书黄大发。时间酿造了黄大发的“时代英雄”,岁月成就了黄大发的“时代楷模”。若不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若不是与草王坝群众有着共同的信仰和坚守,若不是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责任,又怎会有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认同与共情共鸣,又怎能谱写出这当代愚公的奋斗经历。
这正是:一泓清泉绕山崖,牺牲小我为大家;愚公精神传万代,人间开遍幸福花。
点评:
前不久,中国曲协开展了庆祝建党百年优秀曲艺作品征集活动,广大曲艺工作者踊跃参加。征集到的作品曲种多样,题材丰富,而歌颂在建党百年历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则占据了相当比重,反映“当代愚公”黄大发事迹的评书《一泓清泉》就是其中一篇不错的作品。
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采用评书这种擅于表现鲜活生动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曲折精彩的故事的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去展现人物黄大发毕其一生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凿渠引水的脱贫攻坚故事,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说书讲古劝人方,强似听经做道场。”评书,以绘声、绘色、述人、状物为根本,加之构细节、设悬念、牵人情、梳书理,使所讲故事真实生动、感人至深。《一泓清泉》以黄大发为主像,草王坝村村民为群像,围绕“修渠”这个事件展开人物画像。一修红旗渠时,黄大发对修渠的坚定执着与村民的否定怀疑;经历红旗渠夭折后,再修渠时黄大发仍然坚如磐石要带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信念,以及经历失败后村民们对修渠这件事的气馁和反对,两相对比之下,更反映出黄大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立下愚公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砥砺前行”的崇高精神。而在黄大发语言和行动的感召下,村民们也打消种种负面情绪,出钱捐物,一心跟着黄大发开山修渠,最终引得一泓清泉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用评书讲好一个故事,细节至关重要,没有细节的书,听起来会索然无味。而《一泓清泉》中对修渠前后当地两个歌谣的对比、黄大发劝说乡亲们的话语、黄大发记忆中的3次落泪、修渠时缺技术缺设备缺知识等细节的述说,进一步增加了观众对修渠的艰难、黄大发的不易、修渠成功后乡亲们的喜悦等的感知,也更深地诠释了黄大发“政治坚定、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涵。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曲艺,底蕴深厚,它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温润着普通百姓的心灵。英雄楷模千千万,他们的故事需要我们去传颂,他们崇高伟大的精神需要我们去弘扬,希望广大曲艺工作者创演出更多歌颂英模、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佳作,唱响新时代弘扬正能量的更大和声。
(点评: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