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爷爷”王明林:9000多个日夜的坚持
2021-08-30王晓丹杨利华熊峤王晓丹
王晓丹 杨利华 熊峤 王晓丹
现年85岁的王明林,是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被人们称为“党史爷爷”。怀着对党感恩的心,他执着于学党史、编党史、讲党史。自1996年退休以来,他整理汇编党史资料100多万字,义务讲党史17年、共计260多场。他还成立了个人工作室,积极为社区建设出智出力,年均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120余次。多年来,他先后荣获“感动黄石十大杰出老人”“黄石楷模(好人)”、2021年3月-4月“荆楚楷模”人物、2021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孙女王昕的心目中,爷爷王明林有点不一样,“别的爷爷退休了打太极、打麻将,我的爷爷就爱读书”;
在老伴张凤琴眼中,“我家老王学党史到了痴迷的地步,白天去书店,晚上才回来,有时到凌晨一两点还在学习”;
在小区邻居看来,王明林有点“怪”,大家聚在院子里聊天的时候,王明林经常上前来讲一段党史故事。
这位与众不同的老人就是王明林。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他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视为自己的责任和追求。退休后,他一直沿着心中的精神坐标坚定追随,这一坚持,就是9000多个日夜。
25年整理汇编100多万字
艳阳高照的夏日,记者来到位于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的公汽池湖小区,夹在两栋楼之间、仅一层高的平房便是王明林的家。从门上方脱落的招牌可以看出,这里曾是小区的健身中心。
进门后,呛人的炒菜味从厨房扑鼻而来。水泥地上,两张单人床、一个摆满书籍的书架、一张小饭桌、几个风格不一的木质柜子和若干杂物,把20多平方米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
这里既是客餐厅、也是卧室,边长约一米的旧饭桌就是王明林平时学习整理党史资料的地方。由于王明林学党史睡得晚,为了不打扰儿子一家,2013年,他和老伴从二室一厅的家属楼,搬到这间拥挤的小房子里。后来,为避免影响老伴睡眠,老两口又改为分床睡。
如此环境下,王明林数年如一日的动力是什么?
两鬓斑白、精神矍铄的他道出了初心:“生我的是娘,养我的是党。翻身不忘共产党,红心忠贞报党恩。”
1936年,王明林生于湖北钟祥一个贫苦农家。旧社会时期,他和家人饱尝艰辛、备受欺凌,母亲遭到国民党毒打,父亲被挖坑活埋,哥哥被抓去当壮丁。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命运得以改写,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
“如果不是党的帮助,我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回忆往事,王明林哽咽了。
从那时起,他就对党心存感激,决心要好好学习、追求进步。19岁时,王明林在武汉成为一名空军战士;24岁,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报党恩就要学党史、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在部队时和转业后,王明林一有时间,就钻研党史。“越钻研党史,我越能感受到党的伟大,对党的感情更加深厚。”
1996年,从黄石市公交集团退休后,王明林有了充裕的时间,从碎片化地学党史变成全面系统地学。
早上他带个馒头出门,一整天都泡在新华书店,晚上再回家整理。书店没座位就站着,累了就坐地上看。王明林边读书边做笔记,一天下来能记二三十条。等到回家后,王明林“像井干了一样”,抱着水猛喝。
“我家老王学党史到了痴迷的地步。”张凤琴告诉记者,王明林有时到凌晨一两点还在学习;有时吃饭想到一个党史事件,他马上放下碗筷,翻开本子做笔记;哪怕是生病了,他也一边打点滴,一边看党史资料。
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王明林发现,学得越深入,越发现自己知道的少,就越想学到更多。
日积月累,王明林记录的学习笔记近40本,他还萌生出了编写党史的想法。“学党史不应该停留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层面,我应该将学到的知识汇编成书,带动身边人一起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2006年起,王明林开始以讲党史故事的思路,整理汇编多年积累的党史资料。七旬高龄的他为了尽快把书编好,“平常要求自己每天最少写3个小时”。遇到不清楚的,他就去新华书店查,或者请社区工作人员帮忙上网查。由于不会电脑,他一笔一画写下后,再找人打印成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浸透了25年的汗水,王明林整理党史资料达100多万字,汇编成书30多册,成为远近闻名的“草根”党史专家。他还自掏腰包,把这些资料印刷了1300多本,送给社区居民。
“大家红,红一片”
在整理汇编党史资料的同时,王明林还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只有把党史知识宣讲出去,才能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王明林第一次講党史课,是在2005年7月1日的社区党员座谈会上。轮到他发言,他不紧不慢地讲出一段故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李汉俊公馆举行。参加的党代表有13人……”因为讲了很多教科书上省略的故事,王明林还没讲完,就赢得党员们的鼓掌。
由于王明林对党史故事了如指掌、讲得生动,社区只要有党组织活动,就请他讲一段党史。在小区里,他也经常主动寻找机会,花几分钟,见人就讲。
一开始,王明林也有些不好意思,甚至怕别人说他是个疯子。“后来,我仔细想,我是个老党员,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
也有小区居民不理解王明林。一位婆婆问他:“我们都七老八十了,你讲这些有什么用?”了解到她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书本,王明林便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听完,那位婆婆茅塞顿开:是无数人的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好光景。共产党的伟大功绩,让婆婆们都为之骄傲。看到自己的故事能有这样的效果,王明林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讲台也延伸到了社区外。黄石先后组建了王明林党史宣讲团和王明林工作室,深入到机关、学校、军营、企业、社区宣讲。此后,王明林又走进革命纪念地讲党史,大冶殷祖、阳新龙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党史宣讲达人”。
一堂党史课一个小时,王明林总是全程脱稿。尽管他年过八旬,身体常常吃不消,但他每次都坚持将内容讲完。王明林计划今年讲30场党课,截至7月底,他已超额完成“小目标”,讲了42场。
“现在的年轻人以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很容易,大多急功近利。星星之火,也可燎原。我只想尽绵薄之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党、热爱党。”王明林说。
用实际行动服务社区居民
由于腰不好,王明林走路需要戴着护腰带。在出门时,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根垃圾夹。“这不是拐杖,而是用来捡垃圾的。”王明林习惯边走边捡,已经用坏了一根垃圾夹。
原来,除了“党史爷爷”,王明林还有另一个身份——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
2018年5月,沈家营社区党委成立了王明林工作室,组建了以王明林为主的7人团队。团队成员都是社区中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老党员。
工作室除了研究党史外,还有延伸服务——以服务社区中的弱势群体为核心,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2020年下半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沈家营老旧小区住着许多独居老人。社区与王明林党员工作室联手合作,定期通过电话问候的方式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进行关怀,同时也积极组织志愿者去拜访独居老人,让冷清的家里也变得热闹起来。
今年7月高温不断,社区考虑到王明林年纪大了,没有给他安排任务。闲不住的王明林找到社区,严肃地问:“为什么不给我安排任务?我是党员,不能没有任务!”
沈家营社区党委书记杨莉听到王明林的“批评”,既意外又感动。“意外的是,一位85岁的老人这么强烈地要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感动的是,他不仅宣讲党史,同时也在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报党恩、跟党走。”
在王明林看来,这么多年,他“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黄石港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做一天好事容易,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却很难。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名党员都应像王明林那样,在平凡工作中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用行动诠释卓越与先进,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记者手记
平凡中创造不凡
王明林对物质生活没什么要求,但在一心向党的路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他一生清贫但精神富足、初心如磐,满腹学识却毫无保留、传授于人。
王明林常对家人说:“我不给儿孙留堆金,但要为儿孙留本经(指党史)。”本该享受天倫之乐的退休时光,他却选择在党史知识的海洋里奋楫笃行。
为爱好废寝忘食很正常,但是对一件事坚持20多年却很难。
1米多高的资料,近40本笔记,100多万字的心血,260余场党课……尽管在他看来,自己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样对信念的践行,已经是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凡。
在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王明林谦虚地说,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他要“老马奋蹄,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余热生辉”。
榜样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我们看到,王明林的“余热”,已汇聚起感动的力量,正激励成千上万的人在平凡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前线践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