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1-08-30张超张维维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大学生

张超 张维维

摘 要:科学评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对于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論,通过对北京高校8名思政教师和18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提炼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结构模型,并分别针对“实践型”“理想型”和“学习型”三类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存在不均衡问题的学生,提出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研究背景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虽有部分研究探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评价方法[1][2],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这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面向北京高校思政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

研究概述

1.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扎根理论是经典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所遵循的基本思路是:从经验资料中提炼理论,研究开始时没有预先的理论假设,而是依据观察、访谈、文本内容等定性资料提炼概念、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升华形成理论[3]。总的来说,扎根理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研究过程,从一手资料中发展出真实的理论[4]。由于素养是对个人内部知识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外显行为,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难以精确反映个体差异,而扎根理论则可以更好地归纳、整合、解释、分析其中的核心概念和内部机制。

本研究通过高校教师的工作经历、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经历,将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概念具体化,以访谈方式发掘访谈对象在上述经历中蕴含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提炼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

2.资料收集和处理。本研究采用个人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构成扎根理论所需要的语料库。访谈对象包括从北京高校中选取的8名思政教师和18名在校大学生。扎根理论对受访者要求较高,访谈对象需要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5]。在本研究中,所有访谈者学历均在本科(在读)及以上,均有从事或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经历,对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本访谈提纲主要包含三个部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认同程度和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实践效果。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的效度,每位访谈者的访谈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访谈整理稿在3,000字以上。

资料收集完毕后,通过Nvivo11.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和文本分析,另请一位合作者进行背对背编码整理,然后比照讨论,确定提炼出的具体概念和指标层级。随后,将指标体系构建的初步研究结果返回给部分访谈对象和非访谈对象,根据反馈意见再进行修正,最后再结合本领域的专家意见,形成最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

研究结果

1.指标体系框架。获取访谈资料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过程,并通过征询部分受访对象和专家的意见,最终得到以思想认知度、政治认同度和理论践行度为一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思想认知度是知识结构层面的指标,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是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源泉;政治认同度是价值判断层面的指标,指大学生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对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内容的认可程度,是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情感基础和内生动力;理论践行度是实践转化层面的指标,指大学生以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后,正确地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是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实践基础和外显行为。思想认知度、政治认同度和理论践行度体现了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入脑入心、知行合一”的要求,有效涵盖了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目标,结合被访对象的反馈和专家意见,最终将三者权重依次确定为30%、40%和30%。

2.指标体系内容。思想认知度指标包含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两个二级指标,前者侧重考查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来源,占比为40%;后者侧重考查大学生基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内化的程度,占比为60%。具体而言,认知广度涵盖阅读经典和关注时政两个三级指标,分别从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和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两方面进行测量;认知深度则包括课堂参与、课外学习和思考内化三个三级指标,分别通过测量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政课到课率和课程任务完成度、课外参与思政理论学习的形式与次数和个体层面的思考、交流次数来获得。

政治认同度指标包含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两个二级指标,权重均为50%,前者偏向于情感层面,而后者则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得到的价值判断。感性认同包含三个三级指标,分别是情感向往、理想信念和组织寻求,情感向往通过判断大学生是否具有爱国爱党、集体主义等普遍的情感共鸣来测量,理想信念则考查大学生个体理想与国家需要的契合程度,组织寻求是大学生基于情感向往的一种具体行为,通过其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年龄可以判断这种感性认同建立的情况。理性认同也包含三个三级指标,其中,意识形态最为直接地衡量大学生内心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纪律规矩反映其是否能够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这也是其理性认同的一种体现,通过反向测量其在各类思政教育活动中违反纪律的次数获得;政治追求则是对组织寻求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判断大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之后接受党组织考查时长与考查结果。

理论践行度指标包含践行意愿和践行效果两个二级指标。践行意愿主要体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权重为30%,具体分为活动参与和学生工作两个方面,活动参与主要就是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学生工作主要是统计大学生担任校内外各类学生组织职务的情况。践行效果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质量上,权重为70%,本研究在访谈资料基础上,提炼出四个三级指标进行测量,第一是成果形式,通常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需要形成社会实践报告,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术论文、政策研究报告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成果;第二是评比获奖,通过统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被表彰或奖励的次数和奖项等级以观测理论践行效果;第三是宣传报道,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很容易受到关注,因而,该指标测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被宣传的次数和宣传平台或渠道;第四是动态连续,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具有连续性,因为往往具有连续性甚至形成品牌的系列活动,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3.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确立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體系,是评价或预测一所高校、某个学生群体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之一。指标体系涵盖得是否全面、层次结构是否清晰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的好坏。

思想认知度、政治认同度和理论践行度三个一级指标及其细分的二级、三级指标,旨在精准判断新时代大学生在“真懂”“真信”“真用”三个层面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通过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了解大学生是否对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做到“真懂”,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通过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了解大学生是否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制度做到“真信”,而不仅仅是随波逐流的“虚无主义”,通过践行意愿和践行效果了解大学生对于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是否做到“真用”,而不仅仅是机械僵化的“本本主义”。

总结与启示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将三个一级指标纳入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框架中,可以构建起一个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结构模型,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度、政治认同度和理论践行度共同作用于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培育过程,三者构成一个稳定三角,分别对应固化于智、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三个方面,只有三个方面均衡发展,才能成为具备优秀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现实中,思想认知度、政治认同度和理论践行度三者不平衡的情况,可将其划分为“实践型”“理想型”和“学习型”三种类型。

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结构表现为“实践型”的大学生,其理论践行度高,而思想认知度和政治认同度相对低,即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能力强,但理论储备不够充分,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因而,面对该类型的大学生,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加强对其理论学习的要求,引导其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确保以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指导其实践活动,避免盲目的行动。

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结构表现为“理想型”的大学生,其政治认同度高,而思想认知度和理论践行度相对低,即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坚定,但理论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新时代大学生空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因而,面对该类型的大学生,高校思政工作者,一方面,应鼓励其加强理论学习,让信仰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引导其积极投身实践,避免纸上谈兵。

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结构表现为“学习型”的大学生,其思想认知度高,而政治认同度和理论践行度相对低,即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思想上并没有建立起深刻的认同感,进而必然导致理论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因而,面对该类型的大学生,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着重提升其政治觉悟,鼓励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从历史和现实中不断反思总结,建立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认识和深厚感情,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强化其政治认同。

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JDSZK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涛,阳黔花.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构成要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67.

[2]袁阳.高职院校师生党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北京教育(德育),2020(4):28-31.

[3]GLASER B G, STRAV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1967,6(2):183-187.

[4]王建明,贺爱忠.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80-89,99.

[5]孟凡蓉,王焕,陈子韬.基于扎根理论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7,31(6):34-37.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维维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大学生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