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工作在高校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探究

2021-08-30魏楚元汪洋海容孙绪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应急管理党建现代化

魏楚元 汪洋海容 孙绪华

摘 要:当前,高校应急管理面临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不清晰、协同性不够、实战性不强、应急能力不足、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及普遍尚未形成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系统完备的组织架构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应急管理精细化、常态化,不断推进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夯实学校事业发展的安全根基。

关键词:党建;应急管理;现代化

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可以参照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涉及的维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具体内容包括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1.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发展至今,已逐步构建起以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法制(“一案三制”) 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应急管理的目标定位、组织架构、功能职责、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也在建设过程中向着全灾种、全流程、全方位现代化应急管理模式发展,力争达到现代化标准。

推进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一是要实现应急管理预案现代化,也就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领域的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所产生的损害,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等应急管理主体提前制定的动态的学校、院系等层面的应急预案和各种专项应急预案,不断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过程。二是要实现应急管理制度现代化,即校内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各主体在处理应急管理事件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机制等“流程机制”和应急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等“非流程机制”中,彼此间在权力分配、责任归属、管理方式、资源共享等方面能够按照现代化运行标准协调关系,实现应急管理高效运转。三是要实现应急管理法制现代化,从高校的角度讲,就是学校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依据和参照应急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所辖领域(区域)应急管理实际需求的现代化管理规定、标准等内容。

2.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管理主体在党的指导下,在遵守国家应急管理制度与应急管理法制的前提下,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以最小程度消耗国家应急资源、最大程度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原则所体现出的符合现代化标准能力的总称。

参照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从应急管理能力的主体构成、组成要素、能力表现三个层面,进一步分析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含义。一是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参与主体多元、多样。学校党委统一领导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具体执行学校党委决定,妥善处置应急管理事件;除此之外,师生个人通过个体的形式,以及在党团支部、社团组织中等形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或成为被管理对象,成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最小参与单元,高校应急管理主体多元化、动态化特点明显。二是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组成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按照应急管理事件发生进程,可以将应急管理能力组成划分为预防与准备能力、监测与预警能力、处置与救援能力、恢复与重建能力、应急评判与总结能力。三是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表现指向性强、针对性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表现形式分为多个方面,有学校应急管理领导体系的领导管理能力,有应急管理主体处置突发事件的业务能力,还有师生作为个体的协同参与能力。同时,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在处置不同类别、不同程度、不同条件下的突发事件时,都会按照预案设计,采取不同的力量分配方式。

党建工作在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战略部署、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战斗姿态来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

第一,在高校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高校应急管理工作是学校党委贯彻落实我们党关于高等教育发展和应急管理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具体实施,是事关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大事。质量是党建工作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党建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应急管理水平。可以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第二,在高校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初衷不僅是要提升高校应急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夯实安全根基,而且还肩负着凝聚人心、实践育人的责任,要在应急管理全过程中通过具体工作引导师生把坚持党的领导根植于思想观念之中,主动自觉地紧密凝聚在党中央周围,正确认识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阶段和新格局,科学看待国内外发展成果比较,脚踏实地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转换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力量。

第三,在高校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推进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坚实保障。新时期新阶段,高质量内涵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词,这就要求高校要主动走出“象牙塔”,主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一方面,可以增强高校自身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区域整体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在应急管理领域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推进技术革新,办学治校和服务社会能力可以实现共同进步,达成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的五大路径—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J].劳动保护,2020(3):13-16.

[2]王宏伟.以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J].中国安全生产,2020,15(9):31-33.

[3]马彦涛,于永达.中国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挑战与实现路径[J].学术探索,2020(4):55-63.

[4]孙艳.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研究[J].安全,2020,41(9):34-39.

[5]谭玉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42-43,46.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应急管理党建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我的女巫朋友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