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鼻”象群能“塞象眼”吗?
2021-08-30魏子剑
魏子剑
自2020年3月起,几头亚洲象离开云南西双版纳的栖息地,一路“象”北走来,到2021年6月9日,已经走了448天、500多千米。除了给沿途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搅扰之外,象群也成为网红,成功吸引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眼球。
其中,有一头象由于鼻突缺失格外受到网友关注,为了方便识别这个象群,人们便将它们称为“断鼻”象群。针对这次“断鼻”象群的离家出走,森林消防安全部门采用无人机跟踪监控,并和沿途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引导象群行进路线,减少象群经过地区的损失。
这个事件让人们感觉到了大象的威猛。对群象,不能用麻醉枪,因为会惊扰象群。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制服大象呢?
中国象棋里让象不能随意走动的好办法就是“塞象眼”,也叫“堵象眼”或“卡象眼”。对这群出走的亚洲象,能不能塞住它们的“象眼”,让它们不乱走呢?
首先,要明白“象眼”到底是什么?象棋里的“象眼”,指的是象的行走路线“田”字形的中央交叉点。有棋子在这个点上的时候,象就无法飞起来了。这个道理和象棋里的马走“日”一样,如果马腿被“别”住,马就跳不起来。
本质上,象棋是战争对抗的抽象化游戏。马走“日”和象走“田”的最初含义,也是对行军打战时骑兵行进方式的一种比喻——古代军队中的马和象难免会踩到庄稼地。象走的“田”,其实可以理解为两个“日”,因为象的体积更大,破坏力更强。
所以,“塞象眼”并非是蒙住大象的眼睛,它和“别马腿”一样,还是在腿脚上做文章。
大象身材高大,体重上吨,相当于一辆重型卡车,想用一点绳索或者树枝就“别”住象腿谈何容易。然而,大象这样的身形有个致命缺点,就是重心太高,而且腿部对身体的支撑作用非常关键,一旦跌倒,很容易受伤。如果用人类的运动员来打比方,那么大象是篮球运动员,而马是足球运动员。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如果一方使用了大象横冲直撞,另一方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在地上挖坑。这样一来,敌军的大象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就很容易崴到脚,失去重心而跌倒。所以,象棋里的“象眼”,最初的来源就是战场上田地间的那个“坑”,“塞象眼”“堵象眼”或“卡象眼”的本來意义就是挖坑,让大象跑不起来。
这样看来,“塞象眼”的方法是具有破坏性的,是古代作战时的工程技术之一,万万不可用到我们需要保护的这群亚洲象身上。这次,国内针对“断鼻”象群主要采用了食物诱导的方式改变其行进路线,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个处置方法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