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命守护“一号机密”

2021-08-30王树仁

党员生活·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库中共中央中央

王树仁

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共中央机关被迫转入地下,秘密工作委员会在上海成立,下设文件保管处、中央文库,由时任中共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周恩来直接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座中央级秘密档案库,堪称中共早期记忆的“一号机密”。

从1927年中央文库设立到1949年上海解放,22年中,10多位中共地下党员接力守护着党的“一号机密”。正因为他们的保护,中共中央1922年至1935年的两万多份珍贵档案文献现在才能如此完整无缺地存放于中央档案馆。

决心与中央文库共存亡

1932年下半年,中央文库的第一位保管人张唯一已调任中共上海执行局秘书处负责人,经中共中央秘书处批准,陈为人接手继续管理中央文库,由张唯一单线联系。

陈为人将隐蔽在张唯一家中的文件秘密搬运至自己家,以开湘绣店作掩护,白天穿着时髦,以富商的面貌出现,晚上就把窗子关得密不透光,然后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将文件中厚纸的改抄在薄纸上,把大字改成小字,把文件的宽边空白裁掉,把密写在小说、报纸上的文件抄录下来,按地区、时间、问题加以清理,重新装箱,放在通风安全的地方。经他这样整理好的文件资料,共有6箱,两万多件。

为了文库的安全,陈为人一般不参加任何会议,也不与外面任何人来往。文件的运进调出,都由其妻子韩慧英与张唯一联系。有一段时期,他们夫妇还将文件箱混在家具里一起搬到一位俄国人家里去住,这样的地点是敌人万万想不到的。

1935年2月,张唯一被捕,韩慧英去张家送文件时亦被逮捕。陈为人立即用化名张慧生高价租下一幢二层楼房,安全转移了中央文库。但从这时起,他和组织就中断了联系,除了要一个人担负起保卫中央文库的重任,还要养活和照顾身边的孩子,有时一天只靠吃两顿红薯度日,但又不能让房东知道。

到了7月,陈为人的生活再也无法维持下去,只得写信给在河北的姨妹韩慧如,要她前来看望“重病”的姐姐慧英。韩慧如后来回忆:当时她将自己积蓄的300块银元给陈为人交了房租,按时交房租是保证文库绝对安全的首要问题。

韩慧英被捕后,敌人因没有找到证据,将她关了近一年后释放。1936年春,她到培明女中附小教书,终于和中共上海地下党派来的徐强接上关系。徐强是中共中央专门派来寻找陈为人的。徐强后来回忆:“当时在一家饭店楼上,他(陈为人)对上了接头暗号后,我看到他脸色苍白,身体十分瘦弱。他正在吐血,他不敢借钱,又不敢找朋友帮忙,身上的担子重啊!即使在同我交谈时,我也明显地看出他很警惕。”陈为人的肺病日趋严重,再独自担当重任,危险很大,徐强决定立即转移全部文件。

1936年底的一天,陈为人亲自押着两辆三轮车,把秘密档案移交给徐强。此时,陈为人的病情已经严重恶化,每天大口大口吐血不止。为了救治他,党组织向韩慧英交代“只要能保住为人,需要用多少钱,就用多少钱”,还派了一个中医给陈为人治疗,但已不能挽救他的生命。

1937年3月12日晚上9时许,陈为人艰难地走完了他一生的战斗历程,时年38岁。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为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用生命捍卫中央文库

1934年4月,时任上海中央特科警卫部部长的吴成方在法租界被捕,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被释放。出狱后的吴成方在八路军上海办事处工作,1939年,他开始负责上海的情报工作,并接替徐强担任中央文库的直接负责人。

1940年秋,吴成方安排李念慈接任中央文库保护人。在接到保管中央文库任务之前,吴成方和李念慈就是非常熟悉的秘密战友。但李念慈接手中央文库之后,作为上级的吴成方却几乎不再与他联系,都是靠交通员联络。因为,吴成方联系的情报关系较多,面对的风险也更多,他与李念慈直接联系多了,很可能也会把危险直接引向中央文库。

1942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吴成方急匆匆地赶到李念慈家,带来一个十万火急的消息:他们之间的交通员郑文道被日本宪兵队抓去了。郑文道因何被捕还不清楚,但就在前不久,吴成方刚刚让郑文道通知李念慈,做好转交中央文库的准备。和陈为人一样,李念慈当时也身患严重肺病,且病情日趋严重,不得不另找可靠同志接替他。郑文道不但知道李念慈,也知道继任者和他们的联络方式,危险陡然而至。就在李念慈着急地准备转移之时,吴成方又给他传来一个消息:郑文道被捕后,从押运他的囚车上跳车自杀,虽受重伤但被搶救过来,到了日本宪兵队,他趁敌不备,在上海日本宪兵司令部跳楼牺牲,年仅28岁,用付出生命的代价严守党的秘密。

最后一位中央文库的保卫者

1942年夏,李念慈病倒后,吴成方选择陈来生接手保管中央文库的重任,其实也很费了一番心思。陈来生虽然年轻,但在近几年的地下工作中表现出了可靠的党性和足够的机智勇敢。也正因为年轻,陈来生在地下党组织中不太引人注意,他一直以小手工业者或普通工人的面貌示人,看上去更是毫不起眼,更便于保护中央文库。

陈来生接手保管中央文库的工作后,为了把20多箱文件从李念慈家安全运出来,采取“小鱼钻网眼”的办法。他动员亲戚扮作小商贩,利用竹篮、面粉袋等暗藏文件,每人每次只带几份。他们绕过一个个明岗暗哨,竟从未被盘查,经过一个多月才将所有文件安全转移。

成功转移后的中央文库被存放在上海成都北路972弄3号陈来生亲手改造的阁楼里。档案被沿墙整齐地从地板一直码到顶棚,外面钉一层木板,糊上报纸,看不出任何改动的痕迹。而且夹壁墙被塞得严严实实,即便用手敲,也听不见空心层的声音。

因组织上经济困难,保管经费要靠陈来生自己解决,他就向岳父借钱在楼下开了一家“向荣面坊”,用面粉生意为中央文库披上毫无破绽的“伪装”。

1949年9月初,陈来生将全部档案装在一辆胶轮车上,送到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由市委转交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上海市委组织部当即开具证明:“兹收到陈来生同志自1942年7月起所负责保管的从我党诞生时起至抗战时止的各种文件、资料,计104包,共16箱。”“未受到霉烂、虫蛀、鼠咬等半点的损伤。”

1950年,中共中央华东局将再次清点登记、分装16箱的中央文库文件送至北京,上交中共中央秘书处。这批珍贵的文件资料现已成为中共中央档案中的无价之宝,是中共建党以来的第一批重要档案,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文库中共中央中央
“中共中央决定”和“中共中央批准”有何区别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读书利器“文库本”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日本的“读书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