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统编历史教材的混合式教学策略
2021-08-30苏沛然
苏沛然
摘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后疫情时代教育的新常态,混合式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習时空与教学资源。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后,统编历史教材难度陡增,课时增多,一线教学面临巨大的压力。本文探索在新常态视域下创设历史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对比新旧教材、深挖学情、明晰重难点的基础上,通过“课前—翻转课堂”“课中—线下课堂”“课后—直播互动”的教学策略,导入情境、拓展学生视野,解读史料、引导学生论证过程,高效测试、快速评价和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助力新教材实施。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混合式教学 统编教材
2020年初,一场全球爆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突然打破了渐进式发展的教育常态,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危机后的教育新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向各国提供支持,试图通过全球合作,应对教育所面临的新兴趋势,试图形成一些创新性措施和行动,恢复和重建全球性危机背景下新的学习关系[1]。教育新常态,变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新问题”。在教育新常态下,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内部创设的情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如何更好地构建这种新形势下的学习模式,学习关系怎样更好地展开,新的学习模式需要具备哪些特定的功能,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思考[2]。
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指导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统编新教材在知识体量、知识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教材在以时间为序、详今略古、注重史实、论从史出、紧跟学术动态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但在一线教学过程中,新教材难度陡增,各种知识点庞杂且交错,对历史素养的需求超出了以往课堂教学能够掌控的范畴,尤其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本书的内容,单纯从课时的角度,超出了旧教材近1/3的知识含量,以往字斟句酌的课堂讲授式教学面临巨大的压力。探索新常态下创设更广阔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则有可能为新教材实施有所助力。
一、新常态下的混合式教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往厚重的历史专著、文献,学生可以通过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检索;以往体系严密的历史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通过MOOC等大规模开放课程获取。2020年1月27日,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校春季延期开学的通知,一切教学行为采取完全在线模式,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完全线上”模式,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广大一线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各种新技术方式全面应对特殊的教学情境,积累了大量的线上教学经验,经过广泛的线上教学实践,学生也更进一步提升了在线教学的可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线上教学渐渐转向教学新常态。
就教学内容设计而言,线上教学可以作为书本知识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就综合素养提升而言,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及时对接学术前沿和动态,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两部分内容往往交给了课外空间,教师难以掌握、跟踪、参与学生探究、拓展的整个过程,而通过混合式学习系统的辅助,学生的“生生互动”和教师的“师生互动”成为可能[3]。
二、新常态下的历史教学情境分析
1.教材内容对比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课标》)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于“二战和战后国际秩序”这节课的设置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实验课标》必修中,“二战”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单纯作为世界格局变化与经济变化的背景存在,而二战的起因、经过与影响等内容都放在了选修课程中(全国部分地区作为高考必选),这样的课程标准设置,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均衡和连贯。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相关部属师范大学对实验教科书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在内容编排顺序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各章节(单元)的内容有失均衡和连贯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部分教师和教研员,对于内容的编排顺序、知识结构安排等方面,甚至直接给予否定评价”[4]。
《实验课标》在选修课程中对“二战”相关内容做出了详细呈现,教材选修4“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用了两章,用全书1/3的篇幅来呈现“二战”的相关历史知识,但却游离于整个知识框架之外,脱离了绝大多数学生认知的时间线,作为“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中学教学中地位如此边缘,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新课标》将“二战”作为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之中单独的一课,放在揭示20世纪帝国主义矛盾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高度去呈现,在通史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上接“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下启“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就内容而言,虽然篇幅减少,但是关于二战的起因、过程、影响等重点内容,统编教材都进行了充分描述,增加了诸如法西斯组织与法西斯运动、绥靖政策等以往教材并不涉及的内容,厘清时间脉络,并在重大时间节点,充分揭示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横向与纵向发展体系,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辩证通史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2.基于变革的重难点分析
统编教材中“学习聚焦”栏目的主要作用是向教师和学生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时间线索中,共聚焦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美、苏、英、中协同作战”以及“美苏国际格局下的战后国际秩序”等三项重难点内容。而这三项重点内容,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时间线索中,重大时间节点对世界横向发展的关联,尤其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其时间脉络如图2所示。
重点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此内容在《实验课标》与旧教材中体量较小,未对“法西斯主义”做出明确的定义(仅出现了“法西斯”词条的释义),更没有提及它與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而是将描述的重点放在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主要从经济方面论述二战的起因。《新课标》与统编教材从法西斯组织的诞生与早期运动、法西斯主义的定义以及经济危机三个方面来呈现二战的起因。自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就对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泛滥进行研究,学术界对法西斯主义的定义概括存在不同的学术流派,对于日本是不是法西斯国家也存在众多争议,法西斯主义的阶级本质、反动本质、体制运行,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5]。
绥靖政策和法西斯主义是相辅相成的,此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是以完整一节课的形式呈现的,在引入“绥靖政策”概念的同时,详细描述了20世纪30-40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作为学生深入理解绥靖政策形成原因的背景材料和事实支撑。而统编教材则采用略叙历史事件的方法,加入了“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这个概念,在“史料阅读”栏目中,采用齐世荣主编的《绥靖政策研究》一书中的学术论点,明确了“绥靖政策”的概念。
重点二: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美、苏、英、中协同作战
在统编教材中,明确了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这样一条线索,改变了旧教材选修内容中把二战的进程分为“爆发、扩大、转折、结束”四阶段的描述。其中删减了大量的细节叙述,尤其是转折和结束阶段更是一句话带过。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颇受“西方中心论”历史观影响下的各类历史书籍的叙述中,如威尔·杜兰特所指出的,“西方人善于从众多的人和事件当中,匆忙地挑选易于处理的一小部分事实,却从来不能对错综复杂的实质和事件予以包容和理解”[6],对于二战中中国战场的地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统编教材加重了此部分的内容,从国家意志层面给予这段伟大抗争公正的历史评价。
难点:美苏国际格局下的战后国际秩序
雅尔塔体系在旧教材中体现较充分,必修课程将其放在了冷战的背景中,选修课程则详细描述了该体系的内容与影响。统编教材篇幅较小,但结构完整清晰,把“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过程、概念、内容以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都一一予以论述。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中,创新性加入了“成立联合国”这一历史事件,学生既要了解联合国是从“反法西斯同盟”演化而来,也要理解雅尔塔体系中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同时又带有大国强权与损害一些国家的利益的矛盾之处。通过史料将“四大国”概念引入,将徐蓝老师的论文《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摘编引入课堂作为学生活动材料,引领学生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影响与联合国的作用,进行难点突破。
三、新常态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
1.翻转课堂——案例补充,扩展视野领域
历史影像是利用影像方式对历史原貌的记录,包含原始性记录和创造性记录,以及对历史内容进行的再叙事。历史影像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提升历史的趣味性,学生通过影像更加真切细致地了解到历史事件原貌,拓宽信息接收渠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丰富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提升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7]。本课使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的《二战全彩实录》,纪录片采用了全彩色胶片,介绍了二战多个特殊节点,通过鲜明的视觉冲击力,给学生展现真实的历史影像记录。
其中,绥靖政策中国际格局变化频繁,凡尔赛体系是当时的国际秩序,存在结构性失衡,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涉及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矛盾,涉及历史人物众多,包含一系列历史事件,且集中发生于较短的时间段当中。统编教材强调此部分的内容,作为二战这一重大时间节点对世界横向发展的关联内容。学生对此内容的知识铺垫较为薄弱,而利用影像资料,可以有力地让学生感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显性特征,深刻理解绥靖政策中,各国在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中发生误判,并做出错误决策的历史缘由。
2.线下课堂——史料呈现,加强思维深度
史料是构成历史记述的基本元素。“史料实证”是建构历史解释和历史认知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路径。教师主要完成对史料的选择和甄别任务。但学生在自主阅读史料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辨析、解读等一系列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过程。仅靠自主阅读史料,学生对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与“二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球战争”等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比较模糊,不够透彻;对某些史料中蕴含的重大历史价值认知不够清晰;基于史料建构起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从签字国来看,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是单独排在一起,这就使“四大国”或“四强”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家的组织中。这显示了四大国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的地位。中国被列入“四强”之中,为中国战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联合国家宣言》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宣言》。通过对两则材料的观察与阅读,引导学生发现26个国家的签字顺序存在差异,其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四国代表首先签署,随后22个国家按照国家名称的首字母顺序依次签署。通过原件的签字国排序,引导学生看到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比较之前的国际体系,明晰中国对二战的贡献带来了国际地位的提高,进而理解未来中国对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承担大国义务的内涵。
3.直播互动——讲练结合,评价授课效果
为了评价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在课后设置了线上直播互动答疑环节。Classin、UMU、腾讯课堂等现有直播平台可以完成试题演练、答案统计等直观的数据收集工作,可以快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获取学生对知识漏洞、逻辑偏差等的认知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及时高效补齐知识漏洞,梳理逻辑偏差,修正学生概念错误。
对于此部分内容,选取4道选择题,1道综合题进行线上测试,4道选择题分别考察了轴心国的建立和凡尔赛体系间的关系;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历史背景;雅尔塔体系的新特点等内容。综合题主要考察二战后联合国对维护世界和平所建立的机制和发挥的作用。通过线上演练,发现学生对“轴心国”“雅尔塔体系”“联合国机制”等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理解,而之后的直播互动环节可以对以上内容逐一破除。
“课前—翻转课堂”“课中—线下课堂”“课后—直播互动”的教学策略,通过线上观看真实的历史影像记录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铺垫新知;通过线下讲授深入解读史料,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经历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过程;通过线上高效测试,快速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针对性补齐知识漏洞,改善学习效果。
新常态的出现,是独特社会事件与现代学习变革共同作用下的历史必然,也必将改变我们的学习样态,从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到学习时空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事實上,建立新常态视域下的教学策略,不仅仅需要技术变革的支撑,还需要与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形式和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的重新建构,更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有机配合,在实践过程中持续检验,逐步优化。
参考文献
[1] Kasai Takeshi: From the “new normal” to a “new future”: A sustainable response to COVID-19[J].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2020,4.
[2] 沈书生.顺应新常态:构建适应性学习空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6(05):88-96.
[3] 刘涛.“翻转+直播+实训”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新闻与写作,2020(09):78-84.
[4] 侯桂红,郑林.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调研[J].历史教学问题,2012(02):124-126+62.
[5] 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J].历史研究,2015(04):48-53.
[6] 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M].倪玉平,张闶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2-3.
[7] 耿化敏.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J].教学与研究,2011(01):86-90.【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