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指向与实践路径
2021-08-30胡梦迪陈云奔
胡梦迪 陈云奔
摘 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教育现代化内涵生成于历史、地理、学科三个维度,指向最大程度实现个体全面、充分、自由发展。在中国教育改革历史进程中,人文精神奠定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实践精神促进教育现代化改革之路,為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提供了不竭的思想动力。展望未来,开放精神将进一步引领教育现代化:一方面,共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多元一体化学习型社会;另一方面,共享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开放教育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基本指向 人文精神 实践精神 开放精神
继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教育2030框架》后,我国立足国情重新思考教育与国家发展间的关联,于2019年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回应联合国基于“全球共同核心利益”的教育反思。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世界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启发,更与中国社会文化生态血脉融合。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与探索中,逐渐凝聚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教育现代化意识,生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眼光,进而形成开放融合的教育现代化自觉。那么,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体解读
“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必须回到最初始的地方,在那里探究起源、寻找血脉”[1]。探寻中国教育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构“概念地图”,明晰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从概念出发,挖掘内涵,解读内涵,继而为中国教育的出路提供必然性与可能性的思考框架,重建精神复归之路,最终实现全面、个性且自由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愿景。
阐释“中国教育现代化”内涵,首先需要廓清思路,向前追溯,不断回到这个概念的上一级概念,从普遍到特殊的构建概念地图,进而理清核心概念,即,从“现代”“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中国教育现代化”四个维度进行递进式解读。
“现代”,英文“modern”,源自公元4世纪出现的拉丁语“modernus”,最初是一个用于表示时间状态的概念,后者源于拉丁词“mode”,表示“当前、最新、现在”的一种状态[2]。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化”近似于“现代性”,通常被界定为“作为目标而有待于去实现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社会世界”。近年来,“现代化”一词的内涵更多指向实现“现代”社会状况的一个过程,而非已经实现了的“现代”状况本身[3]。纵观历史,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源动力,而工业化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不断提高工业科技水平、大量培养高精尖科学技术人才成为提升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同时,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在于,努力促使教育从传统的、封建的贵族学术堡垒中走出来,走向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由此,实践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实践程度越高,现代化水平越高。
那么,什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杨小微认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持续性的进程,从学习西方现代化经验,到“85决定”“93纲要”和“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对教育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直至2019年我国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一次在政策层面完成了对理念、目标和发展方略的全方位解读。这是我国国家层面的一次跨越式发展动作,不仅是对联合国“教育可持续发展”提议的回应,更标志着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需要重新建构,意义需要被重新找寻。
1.历史维度
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中国教育现代化从历史长河中走来,需要我们正视其发展历史以及在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和显露的问题,将眼光置于整个历史纵横中,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教育现代化所蕴含的“人本”“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念——这一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中生长出的本源精髓,它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符号,也蕴含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百年进程中的思维密码与意义表达。
2.地理维度
在普遍性意义上,中国教育现代化吸取西方养分,贡献世界性思考和整体性反思,其结论对世界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适切性;在特殊性意义上,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本土阳光、水和土壤生成的特殊教育现代化,在内涵发展上代表“中国立场”、符合“中国利益”、表达“中国诉求”、解决“中国问题”、饱含“中国希望”,也必将继续完成“中国道路”的求索与实践。
3.学科维度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实质是教育问题,探讨教育问题首先要站稳“教育学学科立场”,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化解教育场域核心问题。教育科学始终围绕着教育的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展开,中国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更要明确这一中心“支点”。在全球化和人工智能快速起飞的今天,中国教育现代化更要强调并坚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个性发展的人、自由发展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立场,以此作为其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进而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指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自起步之日,就带有明确的定位,即为教育改革服务,它的基本指向是最大程度地实现全面、个性且自由的教育愿景。而随着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指向不断分化并且趋于具体,教育愿景也不再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随着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呈现系统化和多层次化样态,逐步走向清晰与实际。
1.主体层面:指向“人”的现代化
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华夏文明延续的根本动力,它的精神内核千百年来指引着我国国民的立身处世,并导向生命价值的终极追寻。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种天然的人文主义倾向,重人轻神,人是宇宙万物的核心,正如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始终强调人伦与入世,推崇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而从历史文化传承来看,中华文明也切实做到了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力量”为发展源泉,不断探索与自我更新,这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确立“人”的主体立场提供了历史可能性与传统承续性。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考量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地位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所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必须将人的主体性统摄其中。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和动因,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重要因素。如果进行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是落后的,那么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就不能推进,教育层面的现代化更无从谈起。中国教育现代化要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对立关系,走向三者的共生共融、和谐发展,走向“以人的发展为重心”的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观是“人”的主体性得以凸显的最恰切表达,它意味着全面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个性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点与闪光点,自由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归宿点与最高点,即全面发展是要求,个性发展是趋势,自由发展是追求。人的现代化正是被这样的发展观所引领,同时遵循着这样的逻辑线索不断得到强化和升级。由此,尊重与善待人的尊严和生命理性,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将教育眼光真正放到人的发展需要上,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应然选择。
2.过程层面:指向“融合”的现代化
“融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在不断演进过程中的最大特点,“融合”的表现之一是它的动态性。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不断改进,不断更新,力量持续增强,历经“人人有学上”的数量普及阶段,“人人上优学”的质量提高阶段,最终迈进“人人自由选择学上”的教育均衡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追求的是享受教育过程的平等机会,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被强调,教育现代化目的是尽力满足所有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第二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等级化的学校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关注点是有层次地追求学校办学质量最优化,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进行配置的优化,使教育发展水平有所突破,但同時会带来教育发展失衡等相应问题。随着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教育现代化必将进入第三阶段的跨越式发展期,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应是这一阶段学校现代化的主要建设目标,自主化、自由化、多样化应是这一阶段教育现代化追寻的基本理念。总而言之,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面向未来且不断进步的动态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教育结构逐步均衡,教育质量逐步提升,教育公平逐步实现。
“融合”的另一个表现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路呈“中心聚合-互动共生”的模式发展。“中心聚合”反映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四个主体: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一方面,在自己的角色位置上发挥具体作用,另一方面凝聚成“教育共同体”,依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一中心以“组合拳”贡献整体性、系统性的多元力量。而在“教育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政府主导、学校担当、家庭配合、社会保障是基本的生成思路,虽然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所赋职能不同,但它们不是个体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彼此支撑,在良性互动中融合,在力量聚合中共生。
3.方向层面:指向“中国教育2035”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这一提法,最早由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于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提出,这意味着中国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学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殷殷关怀,更是国家层面对中国百年教育改革大计的深切期盼。中国教育现代化路向何方?这条路是否可能?何以可能?这些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诚然,中国教育的最终归宿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而是实现全面、个性且自由的教育愿景。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条路,是作为过程的一种存在,与此同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下简称《2035》)是这条路上可摸索的路向标,它的最大特征是方向性、阶段性和相对确定性。因而,切实把握《2035》核心要义,能够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效率。2019年2月,《2035》出台,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指明了阶段性的方向,它的提出表达了我国将教育现代化宏观战略落到细微实处的信心与决心。
首先,《2035》文件所提出八大理念中的“以德为先”“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全面发展”“面向人人”表达了对联合国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视;“终身学习”“融合发展”和“共建共享”传达了对自由教育精神的推崇,是对世界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和优势特征的预见与把握。其次,《2035》文件所阐明的要“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标志着在我国教育话语体系中,已逐渐突破对受教育人数量上的追求,转而强调人的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学习大国”这一目标的提出更是表达了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国家的强烈愿望,与八大理念的内涵追求彼此呼应。最后,在十大战略任务中我国第一次提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的诉求。这预示了我国未来教育质量评价将弱化“人”的参与度,而愈加科学化、标准化、体系化,优质教育仅仅达到“中国特色”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教育发展眼光解决“中国问题”、争取“中国利益”、达到 “世界水平”,进而将“中国思想”与“中国声音”置于世界舞台发挥作用,展现大国远见与风范。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中国教育的改革之思历经百年,改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牵动着一代代人跳动的脉搏,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如现在这般对教育改革有如此厚重而深切的期盼,中国教育改革史上也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如现在这般对教育现代化有如此强烈而深情的渴望。新时代之所以“新”是因为它是一个转型的时代,它是一个融合的时代,它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它是一个险象环生的时代,它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它给予中国教育现代化新的机遇与空间,同时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带来未知的磨练与挑战,它呼吁中国教育现代化在百年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探寻新的出路。
1.人文精神奠定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世界教育发展历程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潮贯穿始终。在古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人的思辨与理性。中世纪,针对“宗教至上”的社会现实强调个性解放。文艺复兴承袭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强调解放人的束缚、开发人的潜力,继而实现自我的生命意义追寻。虽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迅速发展,功利主义盛行,但人文主义从未退出历史舞台。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明确指出“人文主义教育观是根本的共同利益”[5],并提出要“重申人文主义方法”。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更是自带一种天然的人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把人看作宇宙万物的核心。这就为“人文精神”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提供了历史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人文精神”在现代意义上表现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切,表现为人对自身价值、尊严、生命意义的追求、关怀和守护,甚至从某种层面上说,人之为人,恰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精神内核。
“人文精神”在教育学话语体系中代表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学习观和人才观。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反思,需要建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指导教育实践。如何做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实践中应至少做到以下三方面。
(1)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转变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服从者”这一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探索中的研究能力和批判能力。
(2)在学校课程中加入“哲学理论教育”和“生命实操教育”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启发学生思考宇宙万物的奥秘和生命本体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鼓励学生在困难和挫折中形成具有创造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意识的坚毅品格。
(3)注重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
鼓励学生建立伙伴关系,与他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观、与他人协作的意识,进而完善学生的社会性。
人文精神是中国教育现代化重要的精神魂魄,它所依托的全面发展观要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即“五育融合”。但融合不是“平均”培养,它强调的是整体的发展、具体的发展和有中心、有侧重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一种融合的理念。全面发展观聚焦的也不是现在的发展,更不是短时的发展,它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世界先进理念,指向的是人的全面、个性且自由的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终身发展。所以,坚持全面发展观,是在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绽放人文光芒的必然选择。
2.实践精神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之路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过很多思想和理论的争鸣,马克思主义从众多思潮中脱颖而出,切实改变了国人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核心和理论特质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实践”,它翻过世界哲学史“解释世界”的旧篇章,打开了 “改变世界”的新篇章。中国教育发展之路行进百年,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仅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发现、解释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系统落实教育改革,切实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困境。基于这一观点回顾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实践精神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并解决教育问题。实践精神的内涵广泛而深刻,要认清实践精神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最关键的是正视教育场域中的三组关系。
(1)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我国教育传统一直重视知识的获得,如习得多少汉字、掌握多少公式、背诵多少单词、作答多少习题、完成多少试卷,对能力层面的培养虽古也有之,但缺少整体化、科学化的体系建构,难以得到重视。知识固然重要,但它是人类社会的已知部分,能力发展所带来的创造性劳动才是未知领地、知识无法到达的彼岸。能力可以带领人类跨越已知,迈向未知,这种能力可以是探究能力、批判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等,但无论是何种能力,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实践活动中所展现的实践精神,构成了各种能力生成的力量源泉,这就等于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贡献了不竭动力。
(2)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评价的取向问题。教育结果固然重要,但在终身教育理念被倡导的大背景下,上一阶段的教育结果就是下一阶段的教育基础,教育永远在“进行之中”。所以,教育现代化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教育过程的关注,不仅关注过程后的阶段性结果,更要关注教育过程中的阶段目标设定、学生实际表现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必要时教师进行干预或提供支持。教育評价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评价不能单单停留在教育各项指标上,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评价的效度,着重关注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精神的贯彻,更是对形式化人才选拔体系的建设性批判。
(3)教育目的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又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所以,实践精神构成了教育目的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纽带。人的发展是不断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最终走向社会的过程,这就要求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一方面,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整体性实践走向紧密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围绕国家建设进行,人才的培养既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又不能只为社会发展服务,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方向定位,这样会缺失教育中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追寻,陷入将人物化的窠臼。所以,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坚持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做实践的老师,使实践精神带有人本关怀,使中国教育改革走向可持续的现代化之路。
3.开放精神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未来之路
开放精神的倡导总是伴随着历史的转型期而来,每一个时期所赋予的开放内涵并不尽相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共建共享”理念正是对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场域中“开放精神”的最好诠释。
(1)“共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多元一体化学习型社会
基于学习进程的终身性以及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已成为未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终身教育体系是在对社会各种教育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个体接受教育的开放系统。它的“开放性”体现于在这样的系统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在一生中的任何阶段选择接受教育。终身教育是国家从现代化角度对教育改革所作出的时代回应,是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所做的一种努力。再观学习型社会,它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也是终身教育体系得以最终完善的重要保障,它既要求各级学校发挥自身在教育改革中的主体性作用,又要求企业、家庭、社区等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主体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形势作出自身创新与开放的尝试,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这种建立在开放精神基础上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无疑是一种具有真正超越性意义的新时代教育观。
(2)“共享”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开放教育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开放、共享的教育模式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依托于教育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得以实现,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选择。“开放”是教育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它包含市民开放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实体和线上学习平台等虚体两个层面的建设,这种“开放式”意义上的教育模式能够切实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另一方面,社区拥有可大量开发的潜力,不仅教育资源广泛,而且人力资源充足,有的社区还具备一定的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所以,积极推动社区系统和学校系统的联动,将增加学校教育的弹性和灵活性,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之路开放全新的发展空间。
回眸历史,中国教育现代化已走过几十年的发展之路,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冯增俊认为“教育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本土化,而是一个民族教育成长的历程”[6],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出台恰恰是这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带来的是一抹新的亮色和曙光,不仅体现了国家在大处着眼、细微处着手的改革决心与勇气,更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指明了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35年我们能否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这将是一个既鼓舞人心又充满未知的挑战,当中国教育现代化正走在全面、个性与自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时,期待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复归可以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新的教育改革征程將从此开始。
参考文献
[1] 李政涛.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
[2] Krishan Kumar. From Post-Industrial to Post-Modern Society[M]. Oxford: Blackwell, 1995:28.
[3]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26.
[4][6] 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1999(03):12-19.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