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设计
2021-08-30林友忠
摘 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贯穿整个高考地理复习的教学过程。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实践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学地理高考复习存在“重课堂,轻实践”“重刷题,轻素养”的现象,结合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三地理复习课的要求,探索出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创设的原则——问题目标的导向性、问题驱动的高效性、问题设置的创新性、问题运用的生成性、问题成长的共同性,着力解决学生地理实践力较为薄弱的问题。
关键词
高考复习 地理实践 农业专题 课堂问题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试卷评价、试题命制、备考策略及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不断深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贯穿整个高考地理复习的教学过程。其中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评价体系的重点考查内容。针对目前地理高考复习仍存在“重课堂,轻实践”“重刷题,轻素养”的现象,以及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严重匮乏的实际情况,笔者对高考评价体系视域下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地理实践与高三复习课堂深度融合,摸索出适合高考复习课堂操作的关于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创设的原则,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目标的导向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地理实践类问题的课堂运用,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最高效便捷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地理实践类问题的课堂设置,必须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地理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客观上强化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悟祖国的大美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导向性目标。
例如,笔者在进行高三地理农业专题复习时,设置以下一组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
【例1】材料一:福安市位于我国东南丘陵的闽东沿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含钾量较高。福安穆阳水蜜桃属南方品种群。冬季休眠期需低温,要求7.2℃以下低温450小时以上,果实成熟期需高温;喜光较耐旱,需水却怕积水;一般红黄壤就可生长,但要求土壤以砂壤且富含钾素(红壤为我国钾素含量最低的土壤)为佳。福安穆阳水蜜桃生产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以“鲜食”为主。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瓶颈问题。
材料二:据福安新闻网消息:福安穆阳虎头村水蜜桃种植大户,给桃园盖上钢构塑料大棚。7月中旬连续10多天降雨,当地许多果树出现落果现象,而采取塑料大棚栽培的桃子安然无恙。眼下村里许多露天水蜜桃已开始采摘,而采取塑料大棚栽培的果树为晚熟品种,还处在生长期,长势喜人。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家乡水蜜桃生产实际,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福安穆阳山区坡地下部水蜜桃生产有利的土壤条件。
(2)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说明我市穆阳果农给桃园盖上钢构敞开式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及原因。
(3)针对当地水蜜桃产业发展问题,有人说应扩大水蜜桃的种植规模,说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材料三:水蜜桃桃花盛开醉美图、“穆阳仙桃”果挂枝头近景图(图略)。
上述课堂问题是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地理试题的命制特点设置的实践类课堂问题。情景材料取之于家乡农业生产实践,由三道实践类互动研讨问题组成。问题的设置建立在学生课前预习导学中已经具备了有关农业区位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等知识基础上,将学生所熟悉的水蜜桃生产实践与农业区位理论知识相结合;蕴含有关水蜜桃生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水蜜桃生产相关材料与区位条件、塑料大棚、产业发展等课堂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在一个贯穿水蜜桃生产的情境中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激发探索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对有关水蜜桃课堂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家乡、致富家乡的情感,强化乡土地理的育人功能。
二、问题驱动的高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课堂的实际应用,为地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对改变落后的学习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享有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的地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带动高考复习问题驱动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由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及学生手持平板电脑组成的多功能互动教学交互系统,使课堂信息传递反馈具有可控性、实时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点。
例如,将【例1】中的情景材料,通过实景录像材料实时播放。
(1)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使师生快速融入全新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2)可以提高课堂反馈的效率和速度,各组组长将学生小组合作、互动研讨实践类问题的结论,通过手持平板电脑迅速、准确地逐题反馈给教师,以节省反馈时间,让问题驱动课堂更为高效。(3)可以提高教师整合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归纳拓展的效率和速度,设置实时有效的当堂互动研讨问题。如【例1】第1小题的“土壤条件”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各组答案各不相同,教师在师生互动和归纳拓展时,应引导学生从土壤营养物质(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厚度、土壤酸碱度、土壤舒松度、土壤水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课堂问题互动研讨的针对性和高效性。(4)提高课前导学预习的信心和课后自主复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将实践类课堂问题互动学习扩展到课前有关农业专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预学,以及课后农业专题的系统复习,通过电脑联网实时进行师生互动,归纳拓展、答疑解难。如【例1】第1小题的“农业生产土壤条件”是建立在学生课前预习“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基础上进行设置的,而在学生课后的复习巩固中,通过网上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对“农业生产的其他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水分条件)”进行归纳拓展延伸,使课堂问题向课前先学和课后复习环节延伸。【例1】第3小题学生可能对“塑料大棚”为何采用“敞开式”存在疑问,通过联网电脑课后进行解决,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专题复习的有效性。
三、问题设置的创新性
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的创设,归根结底必须服务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服务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课堂复习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和课堂运用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时,必须考虑问题设置的创新性。
1.问题情境设置要创新
素材获取既要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又要符合高考评价体系的教学要求。课堂问题情境材料可采用视频、文字、图像、图表、地图、模型以及大數据等多种方式呈现,如【例1】中的情境材料以水蜜桃生态适应性、生产历史、新闻报道文字和水蜜桃开花、结果的实景照片为呈现方式,具备图文并茂、生动真实、贴近生活的优点,让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水蜜桃生产的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阅读并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问题设问方式要创新
教师在预设课堂问题时,要为学生创设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拓展地理思维能力。如【例1】(1)分析福安穆阳山区坡地下部水蜜桃生产有利的土壤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发现坡地下部与上部的区别,探究上、下部土壤的水、肥、气、热的差异,拓展有关土壤成因的地理思维能力,从而得出坡地下部土壤比上部土壤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命制原则要创新
问题的命制既要考虑能够准确把握学情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也要考虑坚持以高考模拟试题原创题或改造题为主的原则。如【例1】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并拍摄的图片,经过教师收集线上、线下相关图片和资料,命制出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对农业专题已有的认知基础和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命制的原创题。
四、问题运用的有效性
实践类课堂问题的运用过程具有可生成性的特征,是课堂问题生成性的具体表现。首先,教师准确把握课堂习题与问题、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适时将习题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中隐含的可再生性问题进行不断地挖掘并加以解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能力。如【例1】第2小题“果农给桃园盖上钢构敞开式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和原因”,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塑料大棚”的作用主要在于保温和保湿,教师应适时进行点拨:敞开式塑料大棚还具有通风透气的特点。将习题转化为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挡风遮雨”的作用和“防止落花落果”的原因分析,并对各种塑料大棚在家乡农业生产的应用进行拓展,如巨峰葡萄种植采用开放式遮雨塑料大棚、水稻种植秧苗塑料大棚、蘑菇生产及木耳生产塑料大棚等的主要作用进行拓展和归纳。其次,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成性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养成正确的生成性问题分析和解决逻辑思维方法,避免再生问题的无序延伸与扩展。如在【例1】第2小题“果农给桃园盖上钢构敞开式塑料大棚”的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塑料大棚是否全年都要盖在桃园上?学生有可能对这一生成性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淡化了课堂预设问题的解决,而且浪费课堂讨论时间,影响课堂复习效率和正常进度。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进行正确引导,指出生成问题讨论的无效性之所在,将学生引向有序的互动研讨正确轨道上。
五、问题成长的共同性
地理实践类问题课堂运用的关键环节是“合作成长”,即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教师引领,归纳拓展。强调在合作中探究,在互动中成长。“合作成长”包含教师共同成长和学生共同成长两个层面。
1.教师精诚协作,共同成长
高三教研组全体教师命制课堂问题时要通力协作,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吃透高考复习要求和课标要求,充分体现课堂问题的学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共同研究学生的学情、班情,把握课堂问题所反映的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扬长避短,精诚协作,在命制实践类课堂问题中,全体组员共同成长。如【例1】课堂问题命制过程中,根据备课组教师的组成特点,对学情分析、命题意图、情景材料收集、问题命制以及审题做题等进行分工,再经过集体讨论、分析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共同完成课堂问题命制的工作。
2.学生之间合作,共同成长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问题展开逐题讨论。侧重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要时进行班级组间讨论分析。让学生体验参与合作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的过程。如【例1】第3小题“有人说应扩大水蜜桃的种植规模,说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通过小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互动探究,“先懂带后懂、后懂促先懂”进行共同研讨,一致形成支持或反对的意见,然后在教师的主持下,由各小组长持正反两方的观点展开课堂辩论。
总而言之,基于高考评价体系视域下地理实践类课堂问题的创设与运用,必须符合导向性、高效性、创新性、有效性、共同性等原则。将地理生产、生活实践与高考复习课堂问题进行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高考复习有关实践类地理试题的解题能力。这是实现高三地理专题复习高效课堂目标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1-42.
[2]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3] 林友忠.“6+1互动成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7:8.
[4] 林友忠.地理“6+1互动成长”课例探究[M].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2014:8.
[5] 林友忠.例谈地理“6+1互动成长”课堂检测习题的创设与运用[J].地理教育,2014:11.
[6] 林友忠.例谈“小组合作”地理课堂问题的设置[J].教学与管理,2015(19):73-75.
[7] 林友忠,周国红.“6+1互动成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8.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