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陕西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2021-08-30王晨仰刘军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707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西安70048

关键词:遗产地陕西文化遗产

杨 雯,王晨仰,刘军民(.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西安 707;.西安工程大学 新媒体艺术学院,西安 70048)

2002年联合国农粮组织提出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理念,国际社会逐步重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并留下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方面,我们积极与国际接轨,积极地响应并参与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首批保护试点[1],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并结合我国农业文化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省级(地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至此,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逐渐重视起来。

陕西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地域狭长,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由陕南、陕北、关中三个区域构成,地形复杂多样,南北气候差异大,自古便是农牧民族的栖居地,历史上多个朝代在此建立政权,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之一[2]。陕南地区的水田稻作农业历史悠久,南郑龙岗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就证明了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在这里使用原始工具狩猎采集[3]。至今陕南还保留多处古代的水利设施遗迹,可见陕南稻作农业的发达。陕北地区人类活动时间可以追溯到龙山晚期这一时期,石峁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证明[4]。半农半牧是陕北地区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至商周时期开始这里已经成为汉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逐渐形成了游牧和谷物农业并存的农业区域。关中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蓝田人时期,被认为是我国粟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随着古人对关中地区环境的改造和适应,修建水利工程、利用自然环境、引进作物等,逐渐使关中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区,尤其是郑国渠的修建,使关中渭北地区的农业迅速发展,为战国秦的强大和后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关中地区成为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核心区域。因此,从我国历史发展角度看,陕西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学界对南方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较多,北方地区相对较少。总体上看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更多是针对某一具体案例的研究,缺少全局性视角。本文通过分析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资源特色、潜在价值,以及目前列入名录的四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未来陕西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等方面提供思路借鉴。

一、陕西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与保护的必要性

(一)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

1.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陕西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发展阶段,从农业起源至今,从未间断,并且一直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由于陕西地域狭长,南北跨度大,分为陕南山地、关中盆地、陕北高原三种地貌,气候上南北差异比较大,横跨三个气候带,因而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和农业文化景观,保留了大量具有时代性和地域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陕南地区因地处秦巴山区,属于南北过渡区域,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南方特征,同时又受北方农业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农业体系。关中地区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旱作农业发达区域。陕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陆性气候明显,水土流失严重,因而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同时陕北地区又属于农牧交会地带,农牧业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沟壑农业生态系统。总体上看陕西具有以水稻种植业、旱作农业、立体农业、畜牧业等为主的多种农业类型和农业文化,有如陕南汉阴稻作种植系统、紫阳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石泉桑蚕养殖系统等。在类型上有代表农业起源的遗址类农业文化遗产,如李家村遗址、何家湾遗址、永丰仓遗址等;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如蓝田大杏、凤县大红袍花椒、米脂小米、临潼石榴等;工程类农业文化遗产,如郑国渠、汉中三堰等;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如酿酒技艺、金鱼养殖、榨油技艺等;还有工具类、文献类、特产类、民俗类、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等[5],体现了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典型性等特点。

2.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演变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既具有农业属性也具有历史文化属性。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地理环境,使农业发展与历史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并赋予了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陕西不仅具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且在农业文化遗产地同时孕育有历史文化,呈现出历史文化遗产与农业遗产相互共生的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陕西农业发展演变历史从农业起源至今从未中断,与农业文化相关的遗迹、遗物、耕作技艺等一直延续并保留至今,农业文化的历史悠久且多元化;二是陕西农业文化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区域文化的发展,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并衍生出了与农业相关的历史文化,比如蓝田大杏种植区也是华夏民族起源的重要区域,伏羲、女娲曾食其母华胥氏所种的杏树之果,建立了华胥文明,因此大杏也被称为“华胥杏”“娲氏杏”。又如佳县古枣林与红枣文化,临潼石榴与丝绸之路,郑国渠与秦统一等农业文化本体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区域特有的文化共生现象,因此,对农业及历史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研究古代农业与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3.陕西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是农业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树木植物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逐渐与区域生态形成平衡,并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维护生态系统、保持物种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的作用,并且适应于局部生态系统的耕作方式,能够保证区域内物种多样性,且形成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在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为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宝贵的经验技术。比如蓝田大杏的杏粮、杏果、杏蔬、杏草、杏牧间作技术,临潼石榴的果园覆草技术,凤县大红袍花椒的“椒果”“椒粮”间作套种方法,都是千百年来古人的经验和智慧的体现,是现代科技所无法替代的。

4.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造福社会、惠及人类的社会价值。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能够缓解因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物种多样性和粮食安全、耕地安全,而且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对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能够促进我国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文化旅游,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反哺农业文化遗产地,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农业文化遗产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其典型的生态系统、耕作技艺、民间风俗文化、饮食文化、农业仪礼、宗教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了解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演变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教育示范作用。

总体上看,陕西的农业文化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体系,从历史发展到地域空间上,呈现出典型性、多样性、延续性、稀有性、多重性、高价值的特点,对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是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体系及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工业革命后,全球逐步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生产技艺、科技、理念、生产工具逐渐普及,打破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造成土地硬化、板结、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大规模的开垦,破坏区域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丧失、生境破碎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下所追求的“高效”“高产”的生产理念,迫使农民放弃传统耕作方式,导致大量的传统技艺、农业知识和经验、传统工具等被摒弃,特有物种、品种急剧下降,致使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效益优先”的模式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土地安全等问题,不断地“透支”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致使农村社区向城镇化过渡,农民群体的迁移,使原有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乡村社区逐渐失去活力,导致传统农业文化的主体人群也在不断减少,农业文化遗产本体遭到破坏,从根本上阻碍了传统农业智慧的传承,大量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消失,农业文化缺乏多样性、地域性。

农业文化遗产是前人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传统农业提倡的“天”“地”“人”协调统一的生态循环模式,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的理念,能够形成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保证了人和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能够进一步恢复良好的农业环境、生态环境,保证粮食安全和生计安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方向。尤其是陕西生态环境多样,比如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现代化的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问题,传统农业理念有助于当地农业环境的恢复,提升陕北地区农业的整体发展。

陕西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以往的研究多将农业文化遗产归属文化遗产范畴,并且分散在各个模块体系,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水利灌溉遗产等。虽然在2002年以后政府逐年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登录,并且目前有四项列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是还未形成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体系。同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和认知不足,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保护与利用不够,传承模式不健全,破坏时有发生,因此,亟需采取措施。

二、陕西地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陕西农业文化遗址保护现状

截至2020年,全国公布的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陕西共有四项入选,分别是佳县古枣园系统、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蓝田大杏种植系统及临潼石榴种植系统(见表1)。

表1 陕西地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1.佳县古枣园。佳县古枣园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山地高效农林生产体系,枣树栽培历史有3 000多年,核心保护区位于陕西佳县的泥河沟村,共有枣树1 100余株,野生百年古树甚至千年古树共计约30余株,其特点是枣园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当地百姓在探索中因地制宜,摸索出了枣粮间种种植技术,即将农作物按一定规律与枣树套种[6]。根据不同季节,或以枣为主或以农作物为主的种植方式最大化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形成了独立的种植生态系统,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防风固沙、避免水土流失了起到重要的作用,被当地人称为“救命树”。伴随枣树种植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枣文化,包括祭枣神、枣糕宴等民俗文化,是研究陕北地区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的重要实物资料。2014年4月底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农业系统。在申报重要文化遗产前后,佳县政府成立专门部门对古枣园进行宣传推广,制定了相应保护政策,包括入选之后积极同高校、研究所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减少裂果率提高产量,完善种植技术提高质量等。同时,在已取得国家地理标志的基础上,泥河沟村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政府牵头设立品牌,结合红枣文化、传统村落文化开展枣花节与红枣品鉴会等活动,助力提升产品销量。

2.蓝田大杏种植系统。蓝田大杏种植系统是以大杏种植栽培为特色的复合农业文化系统,具有2 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杏树达530多株。大杏种植区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地质、地形、土壤和气候生态结构等生态因素,以及千百年来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杏园自身小环境形成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影响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健康循环,既保证了杏园内部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也为所在地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有利的支撑。目前还建立起水利的灌溉循环系统和农耕农事的立体种植杏粮、杏果、杏蔬、杏草、杏牧共生系统。除此之外,遗产地位于以“华胥陵”为中心的史前文化带,自古就流传大杏与华胥氏、女娲、伏羲的传说,华胥传说也被列为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与大杏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共生的农业文化体系。目前,以古树种与悠久的种植历史为基础,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提升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种植,提升产品质量,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着力于品牌建设,近几年开展一系列活动助力产品销售,对果农经济发展方面也有所提升。

3.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凤县位于秦岭山区内,为花椒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据史料记载,凤县作为华夏祖先最古老的聚居区,花椒早在秦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具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地多流传大红袍花椒的历史传说,史籍也多有记载。在成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依托之前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设立的花椒实验示范站,对花椒种植展开科学研究,试验新品种,创新栽培模式,结合花椒自身特点及当地气候环境因素,形成了野生古老花椒栽培模式、凤椒围园的高效生态栽培模式、规范丰产的椒园栽培模式三种独特的栽培系统,既起到了山地水土保持作用,又维系秦岭山区生态平衡。同时当地政府还规范化了花椒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并举办文化节等一系列推广活动等[7],在品牌建设与遗产保护宣传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4.临潼石榴种植系统。临潼石榴种植系统是以古石榴为特色的农业文化系统,具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 000米的骊山丘陵地带。石榴原产波斯,据记载由张骞从西域带回。临潼现有石榴古树群19个,树龄最大的有1 200年。石榴品种丰富,具有食疗和药用价值。临潼石榴种植运用石榴园区内的草资源、秸秆、绿肥等对地表进行覆盖,减少地表的蒸发量,稳定地温同时能增加营养,从而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同时临潼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地,临潼石榴与“华清池”“秦始皇帝陵”“丝绸之路”等历史文化资源在发展中逐渐融合,形成以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农业品质资源为核心的区域特色。目前,临潼借助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将历史文化与临潼石榴品牌相融合,积极开展助农活动,实现了对临潼石榴的品牌推广和遗产地农业环境的保护。

陕西除以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外,还有千阳稻作文化系统、岚皋稻作文化系统、汉阴稻作梯田系统、南郑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紫阳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佛坪山茱萸栽培系统、石泉桑蚕养殖系统等也在积极申报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往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都可为其提供经验借鉴。同时,多项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陕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引导机构。目前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主要由各遗产地当地政府主导,由于各地方政府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偏重程度以及区域条件的差异性,农业文化遗产呈现出保护与发展区域间的不均衡。比如临潼石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其在推广宣传、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比较成熟,形成了临潼继兵马俑、华清池之外的第三大区域特色,比较充分地利用了旅游城市的区域优势。蓝田大杏遗产地所处位置距西安30多公里,在杏花季及采摘季都有众多游客慕名前往,但由于遗产地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通往杏花谷的道路条件差,宣传不足等原因,游览季过后遗产地鲜有问津。其实遗产地除了杏花和大杏之外,比如华胥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等,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资源。蓝田大杏缺乏对区域资源发掘整合,尤其是区位优势、文化优势的发掘,呈现出遗产地发展的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和引导,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全面,多注重保护农业物种本身,缺乏对农业文化及相关历史文化要素的整合和保护,导致部分地区、部分品种资源与传统农业文化在不断流失。

2.同质化严重。各遗产地在对遗产本身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相互模仿,严重趋同。主要以各农产品已取得的国家地理标志为依托进行基础加工、销售、举办文化节或品鉴会促进农产品的销售等,未能充分把握陕西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双重特性,只是简单的结合,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

3.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不够。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难以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科学、社会价值,乡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主要是妇女老人从事种植养殖工作,农业文化的传承主体不断缺失;公众普遍对农业文化遗产不够了解,多片面的理解为“特色农产品”,由于对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并不清楚,所以无法深入了解其内在价值,导致在价值评判中出现偏差。

4.农业文化遗产的输出多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主,由于企业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没有对遗产本身进行深入地了解,发掘其内在核心价值,产品输出过于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及产品附加值。销售的农产品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而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地区同类农产品相比较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比如新疆枣品质与佳县枣相当,但价格优势较大,四川石榴则要比蓝田石榴早上市一个多月,市场占有率高等。造成这方面困境的原因虽然有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种植、采摘技术落后造成的成本过高,没有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价值,未将农业文化产品与当地文化、市场相结合等因素所导致。如2012年佳县约有140余家中小型红枣加工企业[8],多是以红枣清洗、包装为主的基础农产品加工企业。在2014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红枣加工企业也逐渐增多,截至2019年,当地约有300多家红枣加工企业,但仍旧是以红枣的基础加工为主业,产品相似度高[9],缺乏创新与科技投入以及对基础农产品进一步深加工。这一点在其他三个已入选的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均为以初级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且销售模式较为传统和单一,生产企业在入选前后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没有带来质的改变,均缺乏对产品的进一步深加工投入以及对产品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的发掘和利用。

(三)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陕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模式、保护理念、价值发掘、宣传参与以及管理方面等还需要不断提升,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为后期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目前,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处在探索阶段,既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2019年,习主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在2019年,陕西逐步启动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土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统筹安排,坚持底线原则,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政策和环境保障。目前陕西各地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包括加大科技投入、制作短视频、宣传片、建立互联网官方平台、百名主播入百企助推等方式,为陕西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推广。国家政策的保障、地方政府的支持给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因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薄弱,未成体系,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公众认知度低等原因,也给陕西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陕西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农业文化遗产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传承我国古代农业智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GIAHS的提案文件及操作指南提出的保护要求来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生物的多样性[10],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含人类社会,内容广泛,因此在保护中需要注重农业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可持续性、多样性、适应性、时空性、活态性,在保护方式上应以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谐发展为前提。目前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整体的保护、利用、传承情况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及区域发展视角,对陕西未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登录工作,建立完善的陕西地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目前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从全球到地方的登录系统,但地方上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归属、管理、保护工作并未整合、理顺。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归属文物部门或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多部门交叉,职权不明确,保护目标不一致,容易造成保护空白或保护缺失,不利于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从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看,其内涵丰富,类型多样,涵盖了古代农业社会的方方面面,亟需对其资源进行整合、研究,形成体系。同时还要尽快识别散落在其他保护体系中的农业文化遗产。首先,应多部门联合,尽快完善陕西的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登录工作,理顺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权属,探索适合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建立完善的农业文化遗产登录、管理、保护、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陕西“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确立产地保护理念,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农业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虽然在保护理念、目标、对象多有相似,但是陕西农业文化遗产因其自身的动态性、持续性、多重性等特点,以往的文化遗产保护或农业保护理念不能完全适用于动态发展中的农业文化遗产,应确立产地保护理念,将农业文化遗产与遗产地相结合,以“可持续”“动态”“活化”“多样”“完整”为宗旨,应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的保护措施,形成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再次,规划先行,做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后期的保护利用提供方向。

近几年我国逐步启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目的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全域国土资源均衡发展,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底线管控要求,对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乡开发边界严格管控,进一步保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自然生态环境。陕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必须优先考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空间。农业文化遗产更是如此,需在上位规划中明确农业文化遗产的地位、保护空间、发展方向,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合理、科学的管控。

(二)以农业文化遗产为核心,整合农业文化遗产及相关资源,促进遗产地内源性发展

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区域资源的一种,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除此之外,还有与遗产地相关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社会资源如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因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时空特性、系统性的一类遗产,往往一种农业文化遗产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物质、非物质等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统村落、古镇聚落等,形成系列遗产。对遗产地各类资源的梳理、发掘,有利于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与融合,优化区域发展模式。

农业文化遗产与农村社区的联系最为紧密,多数农业文化遗产都源自农村地区,尤其是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因受现代化影响较小,才能一直保持传承至今。农村社区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受益主体、组成部分,同时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农村社区的宝贵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与遗产地建设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保护与发展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情况,充分发掘资源优势,形成适合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模式。比如汉阴凤堰古梯田,是陕西重要的稻作梯田类农业文化遗产,因身处山区、交通闭塞,受现代化影响较小,才保留了风貌完整的明清古梯田,通过“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11],发掘整合当地移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山水、明清古建等资源,突出优势将遗产地发展成水利风景区和生态移民博物馆,开展生态文化旅游,既保护了当地生态文化环境,又带动遗产地发展,保证了凤堰梯田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应通过资源的整合、优化,从而形成适合遗产地的 “遗产+文化+旅游”“遗产+生态+特色农产品”“传统农业文化+博物馆”“互联网+传统农业”等多种保护发展模式[12],实现通过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及各类其他资源的保护、活态利用来带动遗产地发展,提升遗产地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最终反哺农业文化遗产,实现遗产地的内源性发展。

(三)加强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提升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度

陕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公众认知度并不高,尤其是农村社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是保护与传承的基础,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应该走进地方社区,通过各级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社区会客厅、社区大学、网络媒体等媒介渠道,举办相关的社区讲座、社区专题活动、社区宣讲、网络媒体宣传等活动,宣传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比如智利就与地方院校合作开发课程宣传农业文化遗产理念以及发行邮票及特色出版物等方式[13],使大众首先知道农业文化遗产,继而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宣传其内涵、价值、功能等,有助于形成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尤其是农村社区,认识到遗产的重要内涵和价值、作用,就能在日常生产劳动中将传统农业的智慧传承下去,从思想上转变,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四)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科技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

多数农业文化遗产的最直观产物就是农产品,农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前景。而陕西高校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农科类专业院校以及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等高校专业学院,因此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应该与高校、研究所紧密结合,一方面在农业种植技术上提高科技含量,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种植成本,走科学种植道路。另外,政府部门应当注重龙头企业的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企业通过整合、筛选整个陕西的农业文化遗产类农产品,统一规划、统一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或与高校、研究所深层次合作对相关农产品深入研发,多做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使企业与农业文化遗产均走上良性循环发展道路。除此之外,还应发掘与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其他附加产品,比如上文提到的特色刊物、纪念品、邮票等相关文化产品。

(五)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品牌

以往对高质量的特色农产品评估标准都以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气候标志、原产地保护等体系标准为主,缺乏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特征的体现,尤其是陕西农业与历史文化联系紧密,是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自身具有独特性。因此,除了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之外,还应提升其文化附加值,打造陕西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标志,将原产地、气候环境、特色农产品、历史文化内涵等多维度相结合,同时将文化创新融入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农业文化遗产的衍生产品,扩大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六)运用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产品的输出让公众进一步了解遗产地

虚拟仿真(Virtual Reality,VR),是以仿真的方式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头盔显示器(HMD)、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提供用户一个观测与该虚拟世界交互的三维界面,使用户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产生沉浸感。通过VR技术的互动性和逼真性,可以真实地还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真实情况,了解种植、生产过程、环境氛围、居民生活等。比如,采集农业文化遗产地及其输出产品的各类数据,通过VR技术还原场景,建立线上农业文化遗产VR博物馆或体验平台,通过网络就能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真实情况,同时给输出产品标识相应的二维码,公众通过扫描产品的二维码在线追溯,体验VR技术还原的遗产地环境、种植过程、生产加工过程或文化风俗,能够直观的感受农业文化遗产区别于其他农业产品的特别之处,感受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

(七)搭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合作、交流的统一平台,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奠定基础

互联网时代,让各类信息资源都高速、高效传播,促进区域间各类资源的配置,搭建平台成为与社会和世界交流对话的基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本质上是对农业文化智慧的使用和传承,这一点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比较接近,但不同的是,农业文化遗产是需要通过市场来扩大其价值和影响力,需要将其价值、内涵、社会影响力转化为有力的产品,让公众认可,才能不断地传承。如蓝田大杏种植系统,紫阳茶园、茱萸种植系统等这类农业文化遗产,通过产品转化为资本再反哺遗产地,带动农村的建设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必须要“活化”、要“走出去”,这中间除了需要政府的引导,也需要一个平台让公众了解、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应在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体系的基础上,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联结各个遗产地,建立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交流平台,积极的推广宣传;另一方面,政府引导搭建农业资源合作平台,整合陕西各类农业文化遗产产品,让陕西的农业文化遗产走出去。

四、结 语

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陕西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其中就包括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而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验都可以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掘利用。同样,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发展也将为整个陕西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带动农村社区的发展,既能够保持农业系统的多样性,又能够通过特色农业发展反哺农村社区的建设,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继而为整个陕西的生态、环境、文化、经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遗产地陕西文化遗产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