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角处,遇见同在“陋室”的她

2021-08-28陈雨

知识窗 2021年7期
关键词:极简转角陋室

陈雨

不知道此時我是第几次坐在书架前,带着呆滞的目光数着自己经历过多少次失败,尽管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像在那么一刹那间像极了灵丹妙药,瞬间我的脑海里想起了那个转角和在那个转角遇见的她……

那是2018年夏季开学的日子,经历过高考的不尽如人意,我在大学遇见了她。我们彼此都带着对自身的不满意,早早地坐在了图书馆的自习室里,也许是不满带来的动力,或者是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心理满足。还记得我刚进图书馆时,图书馆的老师拿着我的一卡通说:“满眼望去,你是第二个来图书馆的新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就在这偌大的,却只是校园一角的图书馆里,还有一个比我更努力的人。

我们的遇见像极了电视剧里的情景:我坐在自习室里奋笔疾书写了一套英语四级真题之后,带着微微的失落感,想去寻找一本励志的课外书时,徘徊了许久,终于眼前一亮,看到了那本期待已久的书籍——韦秀英老师的《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是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高中老师提起自律时所推荐的书目,只是当时迫于时间紧张,我迟迟未曾读完。

直到我看到这份特殊的开学礼物时,内心已经激动到不能自已,当我带着一种失而复得又怕再次失去的急切心情去拿书时,此时有一双那时我认为的“魔爪”也同时伸向了它。同时伸向这本书的两只手显得离奇且尴尬,图书馆的老师正巧在一旁整理书籍,默默一笑,说道:“你俩真是唯二的新生出现在图书馆,这本书还有几本,去找找吧。”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这就是另外一个勤奋的小伙伴。后来,我们带着对彼此的信任,一起在只有书籍和书架的“陋室”里寻找。就在这“陋室”的某个书架转角处,我们又同时抓向了这个特殊的礼物。然后,我们各自选了一本,微微一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这次书架的转角,好像意味着我们志同道合。当然,或许一本书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在这环境极简的“陋室”中,我们只是匆匆过客。

当我吃过午饭回到宿舍时,在楼梯的转角处又遇到了她,匆匆一笑,便是再见。我推门进去,看到我临床舍友桌上也放着一本《哈佛凌晨四点半》,我顿时内心窃喜:我在这只有六张床的“陋室”中也能遇见志同道合的伙伴。正在我暗自窃喜时,她推门而进,此时我们都很意外。那天中午,我们抱着这份彼此都有的“特殊礼物”,坐在楼梯上,恨不得把这份礼物化为己有。经过交谈后,我才知道,殊途同归和志同道合是形容我们这样经历失败而内心不甘的人。这个和我只有一面之缘却多次巧遇的女孩子,和我都经历过一次重大失败的撞击,但很庆幸我们彼此相识,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就像《琵琶行》中,白居易说的那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经历失败,同样努力,同样出现在极简的“陋室”里,同样彼此鼓励,消灭不甘。

这次楼梯间的转角,好像真的意味着我们志同道合。因为,在此极简的楼梯间,我们又一次相遇,又一次在“陋室”里疯狂地享受着这同样的礼物,带着一样的伤疤和一样的不甘心的动力。

我们好像约定好了一样,早上别人还在熟睡时,我们像蹑手蹑脚的小耗子偷偷溜出宿舍,然后各自寻找自己的“陋室”早读。就像《陋室铭》中说的那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极简的教室里,因为有了她和我的读书声,这间教室显得充满生机。

我们好像就是这样,必须经历失败,才会有下一次的成功。就像某次考证,我俩极其努力,可最后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我以一分之差落榜,她以三分之差和我又一次回到了最初的“陋室”里,我依然记得她乐观地告诉我:“我们好像与运气无缘,那就让努力打败运气。”

我们彼此鼓励:也许是非要给我们多一次巩固知识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在第二次重考中,脱颖而出。我们调侃彼此:我们从上一个“陋室”里走了出来,却要继续待在另一个属于我们的“陋室”里。就这样,我们每天守着自己的“陋室”早出晚归。正因如此,我们似乎已经沉溺在努力带来的优秀中,而忘记了2018年的伤疤。

2018年,是个很奇怪的时间,它受尽低沉,却让我看到了另一个“陋室”的光。就这样带着失败,继续和转角处的她,不约而同又志同道合地慢慢在“陋室”里寻找快乐吧。

(作者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8级英语师范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极简转角陋室
吴闻章
母 校
光映经典
百花深处
一种门窗转角连接件
桂花
冥想
纯味“香精”
陋室有鱼
乔丹·尹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