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防治技术SPOC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2021-08-28钟乃凤刘利利
钟乃凤 刘利利 王 兵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
1 研究背景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组前期基于课程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均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工作,通过课程改革,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视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旧面临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等教学困境,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要求。基于互联网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能依靠信息技术赋予学生学习的时空自由,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模式进行结合,教师可把数字化教学内容(如图片、视频、PPT、文本等资源)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并进行推送,形成集教案、教学PPT、题库、参考材料等丰富的资源化体系为一体的课程资源库,充分利用校级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来扩充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达到课前预习、课中巩固、课后复习的效果,我校在医药卫生类专业中的应用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成果。本课程组期望通过基于校内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防治技术SPOC课程的建设,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缺陷,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到生物防治技术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更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2 研究基础
本课程组通过校内校级网络课程建设立项申请,学校电化教学中心为本门课程设置权限,为每一位授课教师设置登录账号,支持教师自主建设课程,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校内教师工作坊培训,加入到SPOC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校级网络课程建设,根据近年来的教学情况,根据在线学习者特征、在线学习自主性分析、在线资源的针对性、教学流程的流畅度等基础上,通过借鉴其他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资料上网,供学生下载学习,实现教学和学习环境开放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涵盖课程概述、课程新进展、学习重点介绍;教学课件,包括理论及实验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包括理论及实验教学课件。建设试题库,利用网络中的测评系统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对学生的问题及时沟通。
3 校内SPOC建设
为便于学生登录校级SPOC网络课程后能快速了解到本门课程的整体构架,生物防治技术课程栏目设置基础四大板块,包括课程基本信息、生物防治技术单元学习、课程资源、课程活动。门户首页展示包括生物防治技术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课件等本课程基本信息,并及时依据开设学期实际对内容进行编辑维护。生物防治技术单元学习、课程资源、课程活动栏目明确按照教学大纲,实时更新和提供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课程作业、答疑、试题库,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安排在线测试和开展教学问卷调查活动(见图1)。
图1:生物防治技术SPOC课程门户
4 生物防治技术课程校内SPOC教学应用实践
4.1 课前环节
课程组在开课前做好SPOC教学资源准备和选课学生管理。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设置上传课前预习文件;设置授课班级的课程学习权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QQ群、微信群辅助)向学生发布教学通知和课前任务。
4.2 课中环节
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基本逻辑,在大学生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中可见,切实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必须在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通过调整教学方式、评价标准和课后辅导与反馈等方式因材施教,通过设计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网络课程教学环境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层学习。课堂教学环节虽以传统教师讲授的模式为主,基于学生课前预习背景,通过设问方式引导学生的讨论互动,课中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应用效率。并通过查看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统计信息,及时在课堂被对参与度较低的同学进行预警提醒,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反映共性问题,增加难点知识的讨论和剖析。
4.3 课后环节
多维度设置有关生物防治技术课程的教学课件、参考资料、问卷调查、课程答疑、课程作业。采用学生通过对上传的教学课件、慕课、专业相关文献、等教学参考资料自学,与授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答疑,达到课后复习巩固的目的;课后及时提交课程作业,网络教学平台能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储存,有助于教师在线批阅和过程性成绩管理,每学期安排2次在线测试;基于校内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量表设计专用教学问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效果、课程满意度的相关问卷调查活动,每学期安排3次课程问卷,分别在学期中、学期末将问卷发送给学生,课程组能根据学生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做好及时分析、反馈,教师基于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意见和建议,对教与学过程进行持续性的反思,进一步确定教学调整的方向,在后续教学中实施改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改善课堂教学的目的,确保学生取得预期学习成果。
4.4 学情分析促进过程性成绩管理
基于校级网络教学平台可统计输出学生的在线学习统计信息,教师也可以依靠系统实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参与度等情况进行学情分析,更好的依据学生的专业实际需要、能力水平来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生物防治技术课程的日常成绩管理除了以往综合课堂教学出勤、实验操作、实习报告撰写、综述汇报评价,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数据可作为过程性成绩的较好补充。生物防治技术课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性成绩管理学习统计数据包括学生登录次数、进入课程次数、个人答疑次数、自学教学PPT次数、上交作业次数、参与教学问卷次数、学习笔记数量、学习试题数量、学习试卷数量等;并可通过统计分析页面上导出全部选课学生的课程活动参与数据,包括课程作业成绩、在线测试成绩。
5 实践反思
自2018年校级生物防治技术SPOC网络课程建设完成,此教学模式应用于在贵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6、2017、2018级的课程教学实际中,课程组分别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3个年级的跟踪教学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7份,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教学效果及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助于教学反思和总结。
5.1 创建优良的课程建设,有助于学生课程满意度提高
参与调查学生中有92.98%的学生对本门课程整体满意,96.49%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表现满意,91.22%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施情况满意,均高于开展SPOC网络课程之前的学生满意度基线调查数据,学生认可对教学的改革创新和整体组织。课题组授课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教学培训,提升了教学的规范化及教学技巧,通过立足课堂做好课程建设,基于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和专业特点的信息化教学,得到了本专业学生的正向反馈。94.74%的学生认为生物防治技术SPOC网络课程较好提高了学习兴趣,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只有将课堂学习环境融入时代发展,与网络学习环境更好结合,才能有效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课程满意度。
5.2 多举措增加师生互动渠道,有助于重构师生关系
本门课程中学生比较认可课堂师生互动,75.44%的学生认为课程的互动讨论帮助较大,22.81%的学生认为课程的互动讨论有所帮助。在加强师生互动的渠道的调查结果引起了课程组的关注,学生依次喜好为“线上平台留言反馈”“微信、QQ群在线交流”“微信、QQ群单独交流”“邮件反馈”“电话交流”“师生当面交流”,这与现实教学活动里我国学生课堂教学参与低、外显性的表达行少的表现一致,调查反映出学生对校级网络教学平台、在线沟通工具上的交流意愿较高,通过在线平台留言反馈功能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互动渠道,对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有正向影响,提示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与学生加强不同层面的交流,让学生成为讨论设计的中心,让积极的在线交流成为课堂讨论品质提高的动能。
5.3 设置合理的课后学习任务基础上,仍需提高答疑反馈时效
对于课后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任务量,87.72%的学生认为任务适中,认为任务较多和较少仅占 8.77%和 3.51%;94.74%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如预习、慕课、阅读电子教材、回答问题、观看视频、参加测试等),两项调查结果均说明学生整体对课后任务接受度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建设成果,在较好的课堂教学组织前提下,有效进行网络教学引导,及时提供网络学习辅导与支持,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层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全面、优质的慕课资源也有助于学生完成相关课后线上作业。教学答疑反馈方面,92.99%的学生对答疑反馈满意,但仅有78.95%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师答疑反馈及时,说明在今后的应用中更应强调答疑反馈的时效性,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优化教学答疑环节,针对性地设计课堂辅导策略。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结合SPOC网络教学平台在生物防治技术课程的逐步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对本门课程的整体满意、教师授课表现、学习任务量、教学组织较为认可,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也得到提升。因课程组融合网络平台与课堂教学时间较短,经验仍旧不足,如何基于教学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统计分析制作出具有特色、特点的网络课程,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