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德育:概念、结构与特征

2021-08-28潘妍滢

关键词:特征概念结构

潘妍滢

摘  要:泛在理念源于计算机和网络运用领域,泛在德育是新技术革命浪潮下现代德育实践的一种崭新形态,具有连通性、智能性、全域性、交互性、趣味性特征。这些多样化的特征正是泛在德育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复杂多样的理论表征。泛在德育在结构上由德育主体、德育资源和德育空间构成,这三者交互相融共同创设泛在德育系统。本文旨在探讨泛在网络技术在德育场域的应用,首先阐述了泛在网络的概念,其次,提出泛在德育的概念及其考察维度,其三,剖析了泛在德育的基本结构,最后分析了泛在德育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泛在德育;概念;结构;特征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系统的相互融合,未来社会形态将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思维边界终将被打破,AlphaGo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迫使人类反省思维遮蔽和认知极限。数字化全面深入地融进人与人、人與物和物与物之间的现实物理世界和抽象信息世界,朝着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网络”方向演进。[1]泛在网络在今天人们社会生活当中发挥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并逐渐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此技术背景下,数字化教育驱动教育变革和学习革命是趋势所向,泛在德育的塑造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需要回应的时代命题。

一、泛在网络的概念

“Ubiquitous”(泛在)一词由拉丁文“Ubique”(到处,处处)演变而来,剑桥英语词典解释其为“普遍存在的或无处不在的”。[2]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ing)概念则是由美国马克·维瑟(Mark Weiser)博士 1988年所发起的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计划基础上产生的。[3]马克·维瑟构想用嵌入日常物体中的隐形计算机取代个人计算机,融入网络,融入环境,融入生活。[4]他在1991年发表的著名文章《21世纪的计算机》中提出,最深刻的技术是那些泛在隐形的技术。他们把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的结构中,直到与之无法区分。[5]马克·维瑟预言一个被智能平台控制的世界终于被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所真实验证。

泛在网络概念出现之后,欧美日的知名大学相继启动研究计划。泛在网络被通俗地理解为普遍存在、无所不在的网络。一般概念上的泛在网络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射频识别技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整合网络空间、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随时随地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物甚至物与物的互联互动,帮助人类实现“4A”化通信,即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anyone)、任何物(anything)都能顺畅地通信,处理信息及各类事物,并享受前摄性、个性化的相关服务的技术装备和存在形态。[6]

泛在网络的核心表征是具有智能感知特性的“主体”(Agent)。[7]这里的主体是指现实世界中生命个体和人格化实体的主动性、社会性以及智能性在虚拟世界的反应。泛在网络各主体经物联网技术,实现彼此之间按需进行信息获取、传送、储存、认知、分析、决策、处置等服务,具有超强的环境、文化、内容、语言感知能力及智能性。当前,泛在网络已经包容和融进人类生活空间,深深地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即教育,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同样深受其影响,呈现出来的就是教育的泛在化,毋庸置疑,泛在德育此时也正在悄然来临。

二、泛在德育的概念

(一)泛在德育的定义

伴随着5G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化的泛在网络正在加速形成,泛在德育构想成为现实指日可待。技术改变生活,时下泛在网络的内涵已经超越计算机应用领域和工具本身的意义,而是一个以主体融合替代空间区隔的理念。因此,泛在德育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德育,也不等同于网络德育,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是新教育理念和新技术革命浪潮下未来社会德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泛在德育可以界定为在平等、开放、共享基础之上,以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为目标,利用泛在网络技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获取德育内容和资源并对其他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制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总和。泛在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德育。数字化力量赋能泛在德育创设了一个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能进行平等对话的空间。人与人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8]可以说,泛在德育的旨趣与现代德育的主体性、多样性、整合性、覆盖性的特点不谋而合。[9]

(二)泛在德育的三个考察维度

对泛在德育定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察:

一是从时空的维度来理解,意指“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德育。泛在德育实践广泛分布于全时空德育环境,德育实践各类空间交叉融合,无缝隙对接。泛在德育虽然以时空为依托,但却消解了德育对时空的完全依赖性,并且呈现出“时空延伸”、“脱域”与“拓殖,提供了一个更加广域的德育环境,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地方随时获得自己所需。可以说,泛在德育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是从技术的维度来理解,泛在德育是数字化成长融合现代德育发展的产物。泛在德育通过利用5G技术、区块链、高速互联网、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集成所有物品、资源和设备,构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泛在网。基于这个网络系统和数字化资源,德育实践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从技术载体角度来看,这种泛在德育可以分为:可穿戴计算模式、信息设备模式和智能交互空间模式。[10]

三是从教育理念的维度来理解。泛在德育是德育理念和德育方式的革新。泛在德育主张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尊重人性,注重德育实践过程中人的意愿、诉求和体验,鼓励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体验、协商对话中形成人文伦理道德和政治法制观念。从内容上看,泛在德育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教化,德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并没有一个绝对确然的边界,而是向生活世界中的各主体开放,交流,这恰好也印证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思想。[11]泛在德育从生活出发来培育和提升人的整体精神内涵以适应科技理性下的现代社会,较好地化解了“德育佯谬”的困境。[12]

三、泛在德育结构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泛在德育是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需要以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而这首先就应该剖析其内在结构,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还原论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作为概念的表征形式,泛在德育结构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泛在网络里德育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的呈现。那么,泛在德育结构里各种要素是什么?我们不妨审视学者们关于传统德育结构的研究,我国大多数学者通过概括和抽象,一般将德育结构划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与方法三要素。[13]这种划分是建立在狭义的学校德育和相对封闭的德育结构基础上的,其典型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二元对立,期待精神偶像和道德完人,往往给人传递谁教导谁的一种错觉,这显然与主张开放性、包容性的泛在德育形神分离,难以交融。基于泛在网络的核心表征,借鉴系统科学范式,泛在德育结构权且可以划分为三个要素,即泛在德育主体、泛在德育资源、泛在德育空间。

(一)泛在德育主体

泛在德育主体是泛在德育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泛在德育实践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在传统德育观念中,德育主体是指教育者,在德育实践中处于主导地位,被赋予了权力和责任。而在泛在德育视角下,人和事物或实体均可看作是主体,具有主体(Agent)“活”性或智能性,表现在与外部环境、其他主体之间主动的、自适应性的交互作用。德育主体通过探测器从外部环境中感知信息,结合自身的内部状态、知识库和目标,按照相应规则进行信息处理与决策,执行相应的动作并以效应器反馈于外部环境。一方面,动作的结果改变自身的内部状态,并以信息的形式对环境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德育主体还将根据动作之后的反馈效果,对规则进行修改或调整。如图所示。

泛在德育各主体之间则存在取长补短、互相依存、互相适应的关系。泛在德育主体基于某种参照体系自主地重新定位自身的位置、关系和角色。技术让人人皆可以参与德育实践并成为德育主体。教师、专家、社会贤达、能工巧匠,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兼容并蓄,都可以主动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破除德育领域唯论文、唯职称、唯帽子的滑稽流弊,诚如韩愈《师道》所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4]只要心中有道,就可以给人阳光。

(二)泛在德育资源

德育资源是泛在德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客观依据,是指满足主体的需求和意愿,并能对人的德性成长起作用的一切现实和潜在的因素。它通常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场所、信息、时间、技术、管理、德育内容与方法等诸多因素。根据定义,泛在德育资源是广泛存在和影响普遍的。[15]从类型上分析,泛在德育资源既有网络资源也有现实资源,既有自然资源也有人文资源,既有学校资源,也有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当然,并非所有客观存在的资源都是泛在德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在实践中实现德育价值的才能纳入泛在德育资源范畴。

相较于传统的德育资源,泛在德育资源开发尊重个性和差异,德育主体对进入对象性活动领域的显性和隱性资源,进行开发、创造、组织与调度,没有采用自上而下的主导式统一规划方式,而是在对话中反思道德责任,建构道德资源。这种主张使得泛在德育资源具有多样性、生成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而且,在开发和利用中,德育主体由于错误与幻觉难以避免,会存在不自觉地传播有害价值观,错把糟粕当美德,道德缺失和道德绑架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泛在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泛在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因素是提升泛在德育主体——人的素质。没有人的素质发展,就没有人的德性发展,也就没有泛在德育的发展。总之,泛在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需要具有主体资格的人主动积极参与,一方面,人作为德育主体能够通过泛在网络分享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以满足人的德性成长所需,另一方面,泛在德育主体自身也可以通过泛在网络德育资源获取道德知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为。

(三)泛在德育空间

泛在德育空间是指为了满足德育实践的需求,将日常的物理空间与网络感知的终端设备和服务结合起来,构建的任何人皆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德育资源和内容的场域。泛在德育空间提供了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缝环境,为德育主体提供一个泛在的实践环境。德育主体和德育资源,两者均被包含在泛在德育空间里。泛在德育空间实际上包括了交互融合的四维空间:现实的、虚拟的、个人的和共享的。

一是虚拟空间。虚拟空间主要有德育系统、慕课、社交网站、各类移动端APP等,即泛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线上、非面对面形式的德育空间。虚拟空间构建具备社交要素的泛在网络,促进德育主体之间多重交互与协作。

二是物理空间。泛在德育物理空间包括正式的物理德育空间和非正式的物理德育空间。正式的物理德育空间主要是学校、家庭、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以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非正式的物理德育空间主要有咖啡厅、车站以及风景名胜等旅游景区。泛在德育物理空间资源高度聚集,具有聚合性特点。

三是共享空间。一般被描述为综合性德育实践场域,主体可以在这里获得德育资源的帮助。在泛在网络里,主体获得德育资源通常是通过一种集成和协作的服务模式来实现的,只有利用泛在隐性的技术将共享空间提供的德育资源嵌入到主体环境中去,使主体需求与供给德育资源有效耦合,才能真正的实现无处不在的资源支持无处不在的德育实践。共享空间采用一种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创作工具Wiki进行搭建,倡导Web2.0的“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支持众多主体共同参与、聚合进而形成涌现效应。

四是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是指通过将主体的个人移动设备视为个性化的身份,为空间特定服务的个性化而形成的实体。泛在网络提供多种个人德育空间定制手段,根据己所需,己所能,己所利搭建私我空间。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要做的不是寻求一条最好的途径,而是寻求不同的途径以到达不同的目标。”[16]个人空间可以推动目标的实现,所以,泛在德育空间强调开放、自主,尊重主体的个性化和差异性。

四、泛在德育特征

作为德育数字化的一种存在形态,泛在德育的特征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呈现。这种特征上的多样性正是泛在德育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复杂多样的理论表征。泛在德育除了具有德育的一般特征,在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如下个性特征:

(一)连通性

连通性是泛在德育的本质特征和基础。连通性是指泛在德育网络中各主体均可通过某条路径彼此之间产生交互关系。连通性使得万物互联,各实体能够协同交互,整合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网络空间中所有人、程序、资源、数据和事物,使得泛在德育呈现为紧密连接的网络形状。连通性有四个方面:一是任何人的连通性;二是任意物体的连通性;三是任意时间的连通性;四是任意地点的连通性。连通性越好代表泛在网络就越稳定,泛在德育效能越高。

(二)智能性

泛在德育各主体通过5G、区块链、人工智能、云端、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对泛在网络中的各个对象实体通过特征提取、识别建模、模型训练及解码,使得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能主动感知环境、分析信息、接受反馈、响应指令并做出判断,据此预测场景的变化以及周围主体的变化不断自适应学习和演化,变换自己的行为规则以及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随着泛在网络技术对物理世界、信息空间和社会生活更加科学、精细、动态和“智慧”的监控与管理,泛在德育得以实现更加智慧的人机互动乃至教育无人化的境界。

(三)全域性

全域意味着全主体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协作。泛在德育的全域性特征使得当前德育模式已经从传统德育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转向现代社会人与物与人的多维交互关系。一方面德育实践将从特定的地域与确定的时间中抽离出来,另一方面又使时空延伸穿越得以实现。受此影响,“缺场互动”频繁发生,德育实践不再局限于任何已经给定具体场域或情境,一种崭新的“在场”与“缺场”的时空关系被重构起来,导致现代德育实践产生脱域和拓殖现象。[17]

(四)交互性

泛在德育依靠大数据驱动,推动“44”化通信,使得各个智能化主体在多个层面,采用多种交互模式持续自主地发挥作用。在泛在德育网络中,各个主体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网络社群,在遵守社群规则前提下,可以围绕某些共同兴趣和话题进行公开、平等交流和互动。交互可以经由各种媒介实现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现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各个主体的交互联系是普遍和系统的,基于反馈机制,各个主体被鼓励表达真实意愿和诉求,站在自我立场表达体验感受,以此获得其他主體的正向或者负向反馈,共同建构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五)趣味性

泛在德育贯彻寓教于乐、顺应天性的教育原则,注重用户感观体验、交互体验和情感体验,改变以往传统德育的刻板套路,通过创设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利用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别开生面的游戏化教育教学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德育学习兴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模式。

参考文献:

[1]Antonio Sapuppo.Ubiquitous Social Networking:Concept and Evaluation[J].Sensor Letters,2012,10(8):1632-1644.

[2]Meaning of ubiquitous in English[EB/OL].[2021-07-01].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ubiquitous.

[3]Weiser M.The Invisible Interface:Increasing the Power of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Calm Technology[J].1998.

[4]Pierre S.Mobile computing and ubiquitous networking:concepts,technologies and challenges[J].Telematics&Informatics,2001,18(2-3):109-131.

[5]Weiser M.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J].entific American,1991,265(30):94-104.

[6]SIMSEK Ali.Designing Web-Based Training:How to Teach Anyone Anything Anywhere Anytime[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4,5(3).

[7]Lun T,Qian-Bin C , Xiao-Ping Z.Multi-Agent system model for ubiquitous network[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09,30(5):1080-1038.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9]赵志毅.规范与创新:德育本质问题刍议——兼论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分歧[J]. 教育研究,2002(1):10-13.

[10]Fox,A,Johanson,B,Hanrahan.Integrating information appliances into an interactive workspace[J].IEEE Computer Graphics & Applications,20(3):0-65.

[1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25-31+60.

[12]严从根.“德育佯谬”的消解[J].现代教育论丛,2009(06):37-40.

[1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4]何志利.昌黎韩愈文化史料[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260.

[15]Nakazawa Yoshiaki Michael.Iris Murdoch's Critique of Three Dualisms in Moral Education[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6]关景媛,于伟.后现代教育思想民主特征论析——基于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10):3-13.

[17]Christopher G. A. Bryant David Jary. Anthony Giddens.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 to Major Social Theorists[M],First Edition.2011.4.20:433.

责任编辑  黄邦道

猜你喜欢

特征概念结构
《史记》类传结构论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抓特征解方程组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半包围结构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