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烘云托月”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2021-08-27李阳海

关键词:罗敷衬托景物

李阳海

“烘云托月”法亦称“衬托法”“烘托法”,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意思是画家画月亮时,不直接用线条勾出月亮的轮廓,而是用点染云彩的方法把月亮衬托出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在写作中,对所表现的主体形象或蕴含的情致不作直接的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用描绘某事、某景、某人的方法,去表现刻画另一个人或事。这种方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得到运用,并且应用得非常广泛。我们学过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描写罗敷的美丽,即用此法。

“烘云托月”法有三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1.用某些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如乐府诗《陌上桑》,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效果性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诗句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了各种人物见到罗敷的举动,将罗敷的美貌以无形之笔烘托得淋漓尽致。这让读者从他们神魂颠倒的表现中想象罗敷之美,突破了正面描写的局限,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重塑罗敷的形象,获得最佳的美感,同时也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罗敷是一个美丽、智慧、仪态大方的美女,在读者的心中她的形象是多姿多彩的。黑格尔说:“想象可以使自己去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陌上桑》中的侧面烘托是激起读者想象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创作,也就没有艺术烘托手法及其效果,也就沒有流传千古的秦罗敷,也不会有《陌上桑》的成功。

2.用景物、环境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或事件的意义。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欢乐喜悦的心情;以萧瑟凄迷的景物来衬托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造成情景交融,渲染某种情调和气氛。正所谓“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如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鲁迅《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的描绘,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还将小说悲凉的气氛一下子烘托了出来。

3.用事物来衬托事物。例如我们学过的周敦颐《爱莲说》,就是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罗敷衬托景物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早春
学会衬托
场面描写“六衬托”
陌上桑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桑劫
桑劫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