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探究

2021-08-27张春霞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语文素养信息技术

张春霞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开始了改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开始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且,现今社会信息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拓展语文知识视野,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效果,因而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素养    方法探究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在教学模式上越来越多的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一种改革。现在投影仪白板代替了日常使用的黑板,粉笔被电子笔取代,可以显示出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笔者通过日常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探讨。

一、丰富资源开阔视野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进行知识补充。网络资源日新月异,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搜集教学资料;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获取学科知识。总之,网络资源可以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毀灭》这一课程时,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对昔日的圆明园进行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课文的内涵有更深入地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的家国责任,有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对涉及的内容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迅速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难题,让教学的内容更加准确、丰富。学生限定在校园中进行学习,几乎没有办法去更多更远的地方,领略不同的风光,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广阔的异域风光,达到“行万里路”的境界,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万卷书”,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网络资源较丰富,妥善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较好的帮助,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充当先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合理应用网络,保障学习质量。如果学生过度沉迷在网络中,会引发悲剧,若过度抗拒网络,不符合社会发展现状,容易让学生错过较多优质内容。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掌握尺度,让网络成为语文教学的工具,用丰富的资源保障教学良好发展,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提供保障。

网络资源对同一种题材的内容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教师能从中收获更多,找到更多适合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造出更多有内涵的课程,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保障教学影响力。

二、设置情境提升感知力

网络资源包含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呈现方式,可以对声音和图像进行充分的展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去,运用多媒体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把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理解。

例如,在讲授《棉花姑娘》的时候,课堂开始笔者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向同学们展示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小鸟阵阵鸣叫声音环绕的精美的棉花”视频,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感受棉花姑娘的可爱。面对这个意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棉花的作用展开讨论,加深对棉花的理解。然后笔者又向同学们展示生了病的棉花图片,让学生理解是什么原因让棉花生病,然后播放蚜虫图片,引导学生对于课文中“可恶”这个词语进行品味。通过笔者创设的恰当意境,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对于蚜虫的厌恶感和对棉花的怜惜之情。语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让课文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网络资源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应用,可以缓解课堂沉闷现象,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更深刻感悟语文知识,看到脑海中的画面。信息技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真实的感受,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思维跳脱、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学生能跟随教师引导思考文章中的内容,画面感、情绪等都随着课程不断推进,文学素养变好,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情境让语文教学从形式上有所升华,学生的感知力变强,能深层次的理解语文知识,不再拘泥于表层。

三、运用工具拓宽知识渠道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播放视频、写作文本,及对相关资料进行二次加工等,可以拓宽课堂教学中知识融入渠道。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可以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分类,通过信息技术搜集视频、图片、音乐等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便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各具特色的民居》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图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查看有没有自己了解的民居建筑,也可以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的民居,通过讨论的方式展开对课文的学习。可以说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更加方便快捷,知识渠道也更加广泛,是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工具,能充分调动让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同学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让知识以多种形式体现,不断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人认为语文课程是欢乐的、有趣的。学生能通过网络自主查询想要看到的内容,更了解课文中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变好,不再觉得语文课文看不懂、难理解。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增加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让语文课程讲解更通透。如果学生长期拘泥于同一个问题,对语文素养提升不太有利,思维误区会影响后续学习,容易减慢学生学习进度。

四、查阅资料激发自我探究能力

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通过下载资料进行问题探究。设置情境问题,探究解决途径,激发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力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学习《送元二使西安》时,通过初读诗歌我们知道元二要去西北边疆,朋友王维赶去送别,这是一首充满离别之情的诗歌。诗人从遥远的长安城赶到了渭城,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背景下,更能体会出诗人与好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为了让学生对诗句可以更好的理解,笔者先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比如说:阳关往西是哪里?那边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元二要去安西都要经过哪里?布置这些问题让生对诗歌展开探究:元二从此以后就要与诗人相隔千里,在他们离别的时候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呢?安西那里的气候环境跟渭城相差甚远,元二能适应吗?到了安西以后元二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再也听不到家乡话?新时代的安西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自主的对诗歌进行探究和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让学生对诗歌特有的魅力产生兴趣。

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并且找出其中蕴含的语文方面的问题,使用优美而富有感情的诗华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利用网络技术向学生广泛地展示知识,比如学习的网页、视频、图片、网络文本等,让学生自行选择汲取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教师要善于激发生的学习兴趣,新鲜的东西总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就课文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竹排是什么嗎?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加上在日常的生活中竹排并不常见,一定会产生好奇心,引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江南美丽的景色,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询问学生是想观看竹排的视频还是图片、或者是竹排是怎么使用和制作的,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与课文中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积极地进行思考,才会如饥似渴地投入到知识的汲取和人文素养的陶冶当中。

坚持运用信息技术能更精准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能让学生更懂得如何运用网络,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自己完善自己语文水平的能力变强。学生不再只为学习而学习,对语文课程中的内容更感兴趣,能在课上、课下不断探索,发现语文课程中的美,领略更多语文景致。就像网络中对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影像展示,或不同的表述,能反应出作者不同的情感和想法,学生在品读或思考别人的表达后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思索,灵活性变好,能解决更多语文问题。

六、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网络技术,搜集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变得更加广阔,学习的空间也被扩展,跟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信息量与日俱增,学生学习也更加方便快捷,这些都是之前没有办法企及的学习条件。

例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描绘了很多既有趣又可爱的小昆虫。但是在常规的课堂中,语文教师是没有办法向学生直观地展示这么多昆虫的。同学们对于这些小动物充满了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推荐同学们对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阅读。《昆虫记》就是一个奇异的动物世界,但是同学们如果购买书籍的话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如果是去图书馆借阅的话也浪费时间。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同学们找到电子版本的书籍,传输给学们,方便他们进行阅读,这样既节省了金钱又方便快捷。而且,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可以选取书中的片段为大家进行讲解,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教导学生使用网络的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结束语

语文课堂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拓展了更多的实现方式。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同学们学会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林晓.信息技术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1)

[2]张海宏.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数字化教学,2020(01)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语文素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