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及意义

2021-08-27任晓庆于淼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动画创作角色塑造视听语言

任晓庆 于淼

摘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无论在历史的还是在现代的艺术创作中都极为常见。随着美国及日本动画的流行,动画媒体行业快速发展起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动画创作都离不开人的角度,为了更好地表达动画作品的内容及思想,站在人的角度创作动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以人为本的动画创作理念也应时代潮流孕育而生。

关键词:以人为本;动画创作;主题表达;角色塑造;视听语言;《银魂》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02

动画是一种人类基于现实与幻想的产物,不同于传统的影视作品的创作形式,动画可以表现现实,也可以表现超现实,它是一种浪漫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动画的故事虽是虚幻的,却能映射出人们最纯真的愿望,观众与制作者们为心中的美好激动、落泪,产生共鸣,这也是动画的魅力所在。因此,一部好的动画作品,要经过不断思考、不停修改,且要站在人的角度进行创作。制作动画的技巧与形式五花八门,但如果只是一味机械地创作,只能得到绚丽的画面,内在却空洞苍白,等视觉与听觉刺激消散过后,观众没有任何思考与收获,这样的动画作品在本质上是毫无意义的,动画从业者应以此为教训和警示。如何创作一部有意义的动画?笔者认为,应在最基础的角色设计、故事内容、主题思想表达以及视听语言的安排上,认真地思考和设计,自始至终以人的立场进行创作,在情感及价值观上引起观众的共鸣。给人以思考和教育是最为重要的。

1 以人为本在人物角色设计上的运用

设计人物角色要从人物是有血有肉的这一点出发,给予角色人的情感、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人性的优缺点。在动画创作中,角色特征的表现通常体现在性格特点以及心理活动上,要用优点、缺点来丰富角色形象,使动画角色真实化和立体化,让观众感受到不同角色的不同魅力,从而更快地了解故事的发展。研究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电影,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每个角色都是从人的立场进行设计的。如《魔女宅急便》中的小魔女琪琪、《千与千寻》中的千寻、《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天空之城》中的女孩希达和《幽灵公主》中的幻姬。有的没有经历过磨难,因此有一颗纯真的心;有的注定承受命运之苦,却坚强不屈;有的永不放弃,誓死捍卫正义;有的比男性更坚强、更有计谋。这些女孩都有着很美好的品质,但在电影中,她们并不完美,缺点也十分明显,而这却使她们变得更加鲜活,我们甚至能从身边找出与之对应的女孩们。人不是完美的,如果赋予角色完美的品质、完美的性格,那么角色就不是“人”了,只是一个设定好指令的机器人,单纯拥有人的外表罢了。

再如空知英秋的作品《银魂》(如下图),该动画看似搞笑荒诞,实则非常值得去感悟。这部动画的主角——坂田银时,并不像《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的传统的热血漫画的主角。在人物形象上,他邋里邋遢,一头乱糟糟的银色卷发,经常拖欠房租,还老是打小钢珠并且输个精光,给人以一种废柴大叔的感觉。作为一名主角,这样的人物形象的确非常少见,可换一个角度来看,形象上的不完美使得这个角色与观众的距离更近了。坂田银时作为一个能使人共情的主角,在人物设定上不只是表面上的废柴大叔,他吊儿郎当的表面下,隐藏着一个经历过地狱般攘夷之战的浴血武士身份——白夜叉。虽然曾经的他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白夜叉,但事实上他与其他动画主角不太一样,不仅仅是形象上的不同,他们内心的愿望与追求也大相径庭。从银时的身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战争的厌恶与逃避,这期间他失去了太多重要的东西,无法抹去的弑师之罪、无法守护国家的战败之耻、对同伴死去的无能为力、遭到背叛的不共戴天之仇,这一切都是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经历这些痛苦后对人生毫不在意的他,在遇到了新的同伴后,为了友情选择了再次守护。他守护的从来不是什么武士道,也不是死去的人留下的意志,因为他参加过战争,所以懂得战争带来的是什么。为了现在的伙伴微笑着好好活下去,珍惜现在的和平,才是他真正追求的“武士道”。从中不难看出,丰富精彩的人物塑造,是摆脱生硬的、苍白的动画创作的第一步。人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人类不可能通过单一的设定来描述。如果形象过于单一,就会显得十分呆板。就像灰色地带一样,人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对于角色的设计和塑造也应该注重这一点。

那些鲜活的动画人物对观众而言,不只是一个影像,其高度浓缩了人类的情感 以简洁的笔调勾勒出了人生百态[1]。真实动人的动画角色,更容易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仅仅是一个“纸片人”。要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角色人物的性格塑造得贴近现实生活,即便是动画主人公,也应减少其身上的“神性”,多赋予其一些“人性”,使观众带入情感,与之共鸣,这是一部成功的动画不可或缺的一步。

2 以人为本在主题内容表达上的运用

动画制作者一般都会将工作重心放在动画故事的内容塑造上,而想要展现优秀的作品更要高度重视动画电影的艺术呈现和内容表达,要克服故事乏味、叙事杂乱、人物单薄、文化内涵不足的问题[2]。就好比做一道菜,用再珍贵的材料、再复杂的烹饪技巧,也难以做出普通家常菜的味道,还不如用简单、适合的方法去制作,那样更有效、更快捷。

人物设定丰富、故事内容苍白的动画作品比比皆是,多数动画过于关注人物设定,而逐渐遗忘了故事本身,导致动画逐渐脱离创作重心。《银魂》的作者空知英秋一开始将女主人公神乐设定为畏惧太阳的夜兔族,可随着动画的篇幅变长,作者自己竟把这一设定忘得一干二净了。有人认为作者将人物OOC(意为“不符合个性,预料不及”)了,而笔者认为,该设定是符合这部动画的整体风格和基调的。作为一部长篇动画,人物设定丰富固然能使作品更加充实,可另一方面,该设定会阻碍人物的情感爆发及剧情的发展,反而会给观众带来一种不自在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动画整体质量下滑。动画是需要受众人群的,随着观众审美品位的提高,老套的故事内容已经吸引不了大众,必须学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作品的故事内容。

《银魂》这部动画最优秀的地方就是讲好了故事,那些越平常、越贴近生活的剧情,越容易让人破防。不得不说,在讲故事这一方面,空知英秋的确是一个天才。而很多动画制作者只求观众看着爽,动画内容永远得不到提升,想要做一部有意义的作品时,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银魂》花大量的篇幅表达的“银魂”,实则是人物精神,是这部作品最为深刻的内涵。“魂”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通过一个个故事慢慢积累形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的人和情感,处处都脱离不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3 以人为本在视听语言安排上的运用

什么是观众体验?就创作过程来看,观众体验是指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中特有的心理体验,它主要包括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这两个部分[3]。不管是在电影制作还是在动画制作中,制作者首先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剖析情感心理,将自己从创作者的身份中脱离出来,把自己当作一个观者来欣赏和评价动画各种动作的流畅度、剧情的节奏感、基础的配音配乐、故事内容的质量以及特殊效果的冲击感。必须用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揣摩和了解观众的心理活动,只有了解了观众的喜好,才能顺利地进行下一步制作。想要动画拥有好的表现力,需要配合运用视听语言。动画的声音元素能使虚幻的人物或剧情鲜活起来,让动画更真实。如果将一部动画的听觉语言忽略掉,整个动画就会给人以无限漫长的感觉,观影体验也会随之变差。从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出发,听觉语言可以分为配音、配乐这两大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声优的选角,如果选择的声优声音不符合设定,不够“贴脸”或实力不够,难免会出现观众出戏的情况。这样一来,即便这部作品非常优质,观众对其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画面的调度是十分考验动画制作方的,精美的画面是一部动画吸引观众的资本,不管是动作设计、场景设计还是后期特效,都要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这是对原著作者、观众以及动画制作者自身的尊重。每时每刻都为观众的感受而设计,将动画设计做到最好,使观众满意,使制作者无憾,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体现。

4 以人为本在动画教育上的意义

到现在为止,动画被运用于许多场合和领域,有的用于广告宣传,有的用于公益倡导,有的用于科普视频,有的用于娱乐游戏……大部分动画制作是为了经济效益,也有少部分动画还坚持着最初的信念,认认真真地创作那些有文化、思想、教育意义的作品,如《中国诗唱班》《大护法》《那兔那年那些事》《京剧猫》等。

动画是一种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传播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巨大影响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4]。在思想教育上,动画能帮助观众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青少年人群,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作为动画的实践者,我们至少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给那些喜爱动画的孩子们传递一些正面的、有意义的东西,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有人文关怀的好作品。

或许有人会觉得前文所述的《银魂》只是一部通俗的搞笑动画,但人们往往会忽略那些无价的珍宝。《银魂》虽有着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慵懒、邋遢,但它却有着其他作品没有的日常和平凡细节,也没有那些打了鸡血般喋喋不休的主角,有时候说得多一些,不如做得多一些。“要让欺负人的小屁孩老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知道被欺负的痛苦,没被打过的家伙是不知道什么叫疼的……”[5]这一句句看似鸡汤的话语,却实实在在地教育着孩子们该怎么与人相处,怎么去学会做一个和那些动画角色一样闪耀的人。它告诉孩子们,不要沉浸在虚无缥缈的美梦里,想要交朋友,就大胆地伸出手;想要变得优秀,就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想要保持友谊,就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缺点;遇到危险时,要学会勇敢与守护;用真心待真心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动画作品是一种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為了美而诞生的艺术形式,它给人带来的启示往往超出了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动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则是人本理念难以磨灭的灵魂。

5 结语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需要运用在精神文化层面的作品当中。影视动画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娱乐方式,其作品内容也逐渐向人本思想靠近,无论是怎样的动画作品,都应重视与观众的精神交流。而创作者与观众对话不需要精湛的技术,那些动人心弦的故事,便足以将本无任何交集的人联系在一起。无论年纪几何,身处何处,动画作品给人带来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它能给人鼓励,教人反思,教人生活,因为动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源于人的信仰。

参考文献:

[1] 章杨丽.动画中的人物塑造[J].职业技术,2012(05):142.

[2] 徐健.动画电影的核心永远是内容、是故事本身[N].文艺报(中央级),2013-07-10.

[3] 朱六一.以人为本的影视动画创作思维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4):42-45.

[4] 张丽平.动画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02):11-14.

[5] 坂田银时.坂田银时金句[EB/OL].金句吧—相信文字的力量,https://www.jinju8.com/star/jgop,2018-06-03.

作者简介:任晓庆(2001—),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于淼(1984—),男,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VI系统设计。

猜你喜欢

动画创作角色塑造视听语言
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元素探讨
“中国民间艺术”对动画创作的启示和作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共生关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