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析

2021-08-27刁朦杨祥民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文化遗产

刁朦 杨祥民

摘要:信息时代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化遗产的传播以数字产业为载体,为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与传播踵事增华,同时加强了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参与度。通过分析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概况和优秀案例,提出文化遗产数字场景化和产品化的展示方式,基于南朝陵墓石刻遗迹的整体性原址保护,总结出开辟文旅融合路径、聚合“三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开发文创产品等创新性保护与传播策略。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南朝陵墓石刻遗迹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保存以及数字展示,不仅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公益性文化资源服务,还将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特别是汉文明历史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文化遗产;南朝陵墓石刻;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02

南北朝时期,南京作为南朝京师之地名为建康,是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过百万的最大都市。“衣冠南渡”不仅让华夏文化得以在建康城存续,而且也使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可与西方古罗马文化媲美。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皇帝和王侯,集中葬在南京及邻近的镇江地区。至今仍能看到大量宝贵的南朝陵墓石刻遗迹,它们是千百年前南朝历史文化最生动真实的写照。唐代许浑《金陵怀古》诗所谓“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可见当年南朝遗迹之盛[1]。但南朝石刻历经千年,随着自身的老化和环境的恶化,为免石刻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其未来传承和传播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在娱乐至上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文化遗产似乎不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重视。现今,数字交互产品逐渐取代了传统纸媒,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信息时代迎来了数字化技术的大发展,数字技术可为文化遗产保存与传播提供有力支撑。如何让散落于乡野的石刻文化遗产,由鲜为人知转变为广为人知,离不开当代数字产业的匡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发掘传统文化的数字文化价值,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动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

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概况

摄影、录像、临摹和拓印等技术,都是用以记录文化遗产信息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在3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式由二维转变为三维[2]。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世界记忆”项目,牵头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008年,欧洲数字图书馆基金会负责监督与执行的EUROPEANA项目向全球互联网用户开放,网站收录了来自欧盟27个成员国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機构的遗产资料,资料内容涉及文学、历史、艺术、电影和音乐等领域,为人们了解欧洲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3]。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启程几乎与国际同步。20 世纪80年代,中国敦煌研究院率先开启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之路,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紧随其后,凭借数字技术,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事业开辟了探索和示范的大门。1988年,浙江大学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展“敦煌壁画多媒体复原”项目,完成了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虚拟漫游和国际互联网洞窟漫游技术的联合[4]。北京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将AR技术应用于文物古迹的数字重建研究的单位之一,其提出了圆明园的数字重建方案[5]。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端门数字馆”项目,是世界范围内首次运用数字化展示的方式呈现一座完整的古建筑[6]12。随着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文博领域涌现了大批优秀成果。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标志着“互联网+”语境下的文物保护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思维。

2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陈的创新思维

2.1 文化遗产数字场景化展示

2019年的一场大火让巴黎圣母院损毁严重,它的修复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著名艺术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早在2015年首次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建立非常逼真准确的三维模型,有利于巴黎圣母院的灾后修复,也为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大型室外文物的信息化展示主要以三种方式展开——大型室外文物修复保护展示、遗址模型复原展示、异地搬迁保护展示[6]18。南京明孝陵的“明孝陵地宫VR探秘”沉浸式行走体验项目,做出了文化遗产与数字虚拟场景应用相结合的尝试,游客穿戴专业的VR设备,在场景化的互动游戏中走进虚拟皇陵地宫,深入体验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历史文物。

南朝石刻是南朝帝侯陵墓神道的石兽、石碑、石柱等,但由于频繁的政权更替与战乱迭起,在人为因素与自然灾害的多重影响下,有遗迹可寻者已为数不多,驻守在神道两旁屹立至今的石刻更是稀少。对南朝陵墓进行遗址模型复原展示,开发基于数字产品的综合体验场景,选取已经开展过挖掘研究工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南朝陵墓进行数字仿真建模,等比例构建虚拟陵墓场景,复原神道、神道石刻、封土、玄宫构成的陵园,全方位还原帝侯陵寝规模的原始状态。借助专业设备体验虚拟现实场景,用数字化手段再现南朝陵墓的宏大与精美,由此使公众走进南朝,对话南朝(图1、图2)。

2.2 文化遗产数字产品化设计

随着虚拟现实、数字摄影、三维立体等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也有了新的进展。“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迎来了数字产品的快速普及,文化遗产以数字产品的形式呈现,有利于打破时空、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运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南朝石刻系列数字产品设计,实现数字展示产品化,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对文化遗产客观、完整的数据保存,以及真实有效的展示,方便快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信息资源服务,以多元化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展陈。继而开发具有交互形式的场景游戏产品,以娱乐因素的辅助促进用户与产品互动,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需要以更加丰富的信息交互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整合设计,保证历史文化的内涵能以轻松简洁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让社会公众可以深度解读文化遗产。也让中国传统的艺术以现代科技手法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让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不因环境、人为因素而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而是真正的“活”下去(图3、图4)。

3 南朝陵墓石刻现代化传播的创新途径

3.1 整体性保护,开辟文旅融合新路径

文化和旅游具有高度契合性,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渗透,是文化遗产现代化传播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南京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在孝陵原址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孝陵神道南段石板路上的12对石兽代表了明初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孝陵神道也成为旅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南朝帝王推崇聚族而葬,以此作为维护封建特权和维系统治集团的一种手段。因此,南京和镇江有着大型陵墓聚集区等丰富的南朝历史遗迹。丹阳三城巷、胡桥镇区域分布着兴安陵、永安陵等五座南齐陵墓;萧梁宗室王侯陵区位于今南京尧化门、甘家巷及麒麟门一带[7]。石刻是南朝帝陵中唯一留存于地表之上的构成部分,过度的迁移保护破坏了陵寝布局的完整性,更与石刻存在的原始意义相悖。对于陵墓聚集区域,可在原址保护石刻的基础上,划定石刻集体保护区域,打造南朝石刻遗址景区,将距离较近的石刻进行整体性保护,便于后期维护和经营,也便于游客游览。同时,在南朝石刻遗址景区建立南朝历史资料陈列馆或展厅,对石刻的形成、发展及帝侯的生平轶事进行全面的展示。

2013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栖霞区狮子冲的两座南朝大墓展开发掘,推定墓主分别为梁昭明太子萧统及其生母丁贵嫔,在墓中发掘到了砖印壁画、模印莲花纹砖等珍贵南朝文物[8]。对于已发掘过的陵墓,可就地建造南朝陵墓博物馆,将出土的南朝文物集中展示。开发南朝遗迹景区、建造博物馆,联合南京、镇江两地的旅游资源,开辟文旅融合的传播路径,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3.2 主流媒体领航,聚合“三微一端”新媒体矩阵

“故宫模式”的成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开辟鸿蒙,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拓宽了故宫的文化传播渠道,“三微一端”模式成为故宫博物院推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形成了深入观众社交生活的传播网络[9]。让沉睡多年的博物馆以饱满的生命力活跃在公众的生活,带领公众解读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主流媒体的引导使众多文物古迹从鲜为人知到家喻户晓。除此之外,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对南朝陵墓石刻的现代化传播同样大有裨益,开通官方微博发布科普信息和最新资讯;创建官方微信公众号,收集、整合并编辑相关研究成果,发布文章推送;开通微信小程序、开发客户端,系统、全面地展示南朝石刻,全方位呈现文物资源。聚合“三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贯通全媒体传播渠道。

3.3 “借潮出圈”,以文创产品增强文化体验

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文化遗产现代化发展中的鲜活血液,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亲身接触都有助于提高公众接纳度,促进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文物爱好者手持“考古神器”洛阳铲,挖去泥土,让土中的“文物”显露真身,能发掘出青铜器、铜佛、玉器、陶器等微缩文物。河南博物院将当下流行的盲盒文化与考古文物相结合,新潮与传统的搭配,“借潮出圈”,高度契合了市场消费点和年轻受众的需求喜好,新颖的游戏体验也激发了公众主动学习历史文化的热情。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以萧梁一代保存最多,品类最全。南朝石刻的品类、纹饰、寓意等元素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待深入挖掘。开发南朝石刻文创产品,将丰富的石刻元素融入生活需求与文化创意,与时下流行的盲盒、文创等年轻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形式相结合。从故宫文创、李宁中国掀起的国潮热,再到百雀羚、花西子将东方美学元素融入产品,文化体验与文化消费的结合逐渐形成流行趋势,赋予了古老文明新鲜生命,与公众增强文化自信的愿景相契合。

4 结语

将遗失的文化重新拾起,不仅是江苏区域文化保护的一大进步,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南朝石刻艺术数字化的发展实现了在推动南朝石刻广泛传播的同时还提高了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文旅融合的环境下,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而带来经济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六朝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1.

[2] 潘志庚,袁庆曙,陈胜男,等.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互动技术研究与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0,47(03):261-273.

[3] 于成杰,程文艳,张军亮.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09):35-38.

[4] 胡偉爔,潘志庚,刘喜作,等.虚拟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概述[J].系统仿真学报,2003(03):315-318,325.

[5] 王涌天,林倞,刘越,等.亦真亦幻的户外增强现实系统——圆明园的数字重建[J].中国科学基金,2006(02):76-80,86.

[6] 唐兰林.南京六朝陵墓石刻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12,18.

[7] 王志高.南朝帝王陵寝初探[J].南方文物,1999(04):67-73.

[8] 祁海宁,马涛,许志强,等.南京栖霞狮子冲南朝大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5(04):33-48,65-67.

[9] 刘佳欣,左宇轩,朱靖宇,等.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播路径探析——以“故宫模式”为例[J].科技传播,2020,12(16):66-69.

作者简介:刁朦(199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信息产品设计。

杨祥民(1982—),男,山东巨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与设计史论。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