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1-08-27王昭君肖萍
王昭君 肖萍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贸易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为当下稳住外贸基本盘提供了重要内生动力。与此同时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企业现金流风险加剧、配套服务不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循环受阻等困境。建議政策助力缓解跨境电商资金压力,积极完善配套服务,营造良好从商环境,以及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竞争力破解困境。
关键词:跨境电商 贸易新业态
当前,传统实体经济发展受阻,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出现了逆势增长。我国在稳定传统外贸市场的同时,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2020年一季度起,随着国内外疫情爆发,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我国企业原有出口订单短期内被大量取消,跨境电商市场增长呈下滑态势。尽管如此,2020年上半年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增长仍达26.2%,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增速远远大于传统的贸易业态,是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一)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面对国际经济萧条的新形势,中国出口贸易形式逐渐从传统贸易出口转向跨境电商出口。2013-2019年间,我国出口型跨境电商行业规模实现了19.8%的年复合增速。跨境电商出口增速远高于传统出口贸易增速。2019年跨境电商出口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7%,呈现了逐渐替代传统贸易出口的趋势。2012—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从1.9万亿元增长至8.03万亿元,2019同比增长13.09%。而2020年的第二季度由于海外疫情的持续发酵,线下关店潮加剧,消费需求由线下向线上加速转移,欧美国家整体线上销售呈现激增态势,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的增长。
(二)跨境电商B2B模式占主导地位
跨境电商分为B2B和B2C两种模式,从出口规模来看,间,B2B出口规模在逐年增加,由2012年的1.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3万亿元,但是受贸易壁垒和国外贸易保护政策影响,出口增速从2016年以后逐渐放缓。从跨境电商出口比重来看,B2B出口规模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2年的88%下降至2019年的79%,总体下降了9%,但B2B出口模式仍然占据跨境电商出口交易的主导地位。今年6月海关总署推出了监管新政,增设代码为9710、9810的监管方式,这一政策的推出标志着跨境电商在经历了个人海淘、商业零售之后正式迈入企业对企业时代,开启了规模化“卖全球”的跨境电商贸易新征程,对于支持出口中小型企业抗击疫情和复产复工具有实质性意义。
(三)跨境电商B2C交易规模不断增大
在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快速扩张的形势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普及、网络购物的兴起以及在线支付、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善,B2C模式重要性不断提升。2019年跨境电商B2C出口规模达到1.73万亿元,同比增长23.57%,占跨境电商出口总额21%,占外贸出口总9.8%。图1反映的是2015—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B2C进出口贸易变化情况及预测。从B2C进出口规模变化情况来看,近五年来B2C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B2C进出口总值继续走高至1862.1亿元,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为49.5%,较上年增长38.3%。从B2C进出口规模的同比增长率来看,2017年同比增长率最高达到80.6%,之后则呈现同比增长率下降趋势。从B2C出口同比增长率来看,虽然B2C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B2C出口同比增长率逐年降低,今年受疫情影响,预测增长率将延续下降趋势,预计2021年的同比增长率将下降为10.6%。
(四)跨境电商云端贸易成未来趋势
疫情的爆发没有阻止跨境电商的发展,反而加快了它的发展脚步。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向好形势进一步巩固,同时政府及时出台应对疫情稳外贸系列政策,加大对跨境电商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以第127届广交会为例,2020年6月的广交会首次完全以网络形式举办,以B2B为主,兼顾部分B2C平台,全程打造24小时不中断线上外贸平台,为参展企业和采购商提供网上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全方位服务。这场“云端”盛会,成为特殊之年观察中国外贸新动向的独特窗口。此外,广交会助力外贸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采购商与会占比超过45%,并呈稳步上升态势。本次广交会直播带货成为营销热点,贸易链各环节线上交易促成的云经济成为发展趋势,跨境电商以云端贸易带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出口。
二、疫情影响下跨境电商面临的困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目前,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已转向需求侧为主,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异常严峻。
(一)企业资金链承压,现金流风险加剧
企业资金充足稳定与企业生存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给跨境电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外贸企业资金链承受了巨大压力,现金流风险加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外贸易上下游资金周转受到阻碍。疫情爆发前期上游原材料短缺无法供应正常所需,中游企业停工停产导致生产停滞,下游库存产品积压,上下游企业无法进行业务链的有效衔接,短期应收、应付账款到期无法正常支付,企业现金周转困难。2.外贸企业签订在手订单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由此违约风险快速上升,外贸货款账期拉长,收汇风险增大,对于自身回血能力较差的对外电商企业,产生信用违约的可能性极大,偿债压力加大。3.中国外贸企业还同时面临工人工资的支付,以及水电、房租、银行利息、运营维修费用等固定费用的支付,进一步加大了外贸企业的资金链压力和现金流负担。
(二)配套服务不完善,贸易成本上升
随着疫情在国内外爆发,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缺乏、各国对跨境电商监管政策不一、物流渠道不畅、各地落实跨境电商支持政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也制约了跨境电商发展。就目前来看,国内在跨境电商进口方面,疫情对直邮模式受影响较大,但对保税备货模式影响较小。从跨境电商出口看,受海外疫情影响,物流配送受阻,有可能造成短期物流滞后、长期范围内全球备货难。另一方面海外许多国家处于“封国封城”紧急状态,对海运、空运等国际物流畅产生较大影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自由流动迎来巨大冲击。国际物流的受限直接导致贸易成本的增加,据WTO保守估计,要将货物从工厂或农场运送到国境的另一边,国际运输迟滞、物流成本增加将导致贸易成本约上升25%。中国30%左右的跨境电商面临2-3倍的物流成本的上涨,物流成本在1倍以内不到10%。同时配送能力的降低还导致了商品的时效性难以保证,无法正常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体验。
(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阻
当前全球贸易壁垒处于历史高位,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是影响国际贸易扩张的重要因素。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性措施显著增加。疫情冲击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引发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思潮蔓延,将进一步诱发或加剧经贸摩擦,威胁贸易自由化进程,危及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剧世界贸易萎缩。一方面,主要经济体生产大面积停摆,全球供应链将发生重大的改变以降低供应链的风险,确保不会因为单个环节的问题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崩溃,我国企业上游供应链受阻甚至断裂。另一方面,海外商品需求整体下降,消费者品类需求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疫情境外影响持续,出行和社交聚会的减少导致消费者对服饰、旅游产品需求的下降,生产和主要销售此类商品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企业压力巨大,给外贸企业有效恢复生产和贸易供给造成两难局面。
三、促进跨境电商顺利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缓解跨境电商资金压力
为应对此次疫情给对外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不断鼓励发展“外贸新业态”,在此背景下,贸易政策不断向出口倾斜,支持出口企业参与跨境电商贸易,同时政府应在减少跨境电商资金成本方面予以扶持。
1.实时追踪调研,及时应对变化。开展调研摸底,深入了解跨境电商的实际困难,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政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跨境电商订单变化情况,既关注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遇到的问题,同时密切跟踪广大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金融需求,及时研究推动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应对疫情冲击。
2.完善出口减税、退税政策,减轻跨境电商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出口退税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在通关、汇兑、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甚至可以先发货再集中报关并享受退税。
3.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跨境电商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在资金支持方面,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覆盖面,促进费率合理下降,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满足贸易融资需求。在抵抗风险方面,强化法律服务帮助跨境电商企业降低风险,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在检验检疫、通关等环节提供更多便利。
(二)完善配套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为了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的独特优势,助力外贸攻坚克难,必须加快完善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体系,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扩大海外仓建设,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很多外贸订单延期甚至取消,但有些企业却因为提前布局了海外仓,凭借充足的货物储备,疫情防控期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逆势增长。通过海外仓提前备货,一方面有助于缩短客户下单后的配送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扩大销量,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实现本地化运营,实现高效率退换货服务,与本地维修保持同步,进而为买家提供购物便利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我国应鼓励企业在相关国家特别是重点市场建设一批高质量海外仓,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对于不具备自建跨境仓储系统的能力中小型企业,可加入大企业海外仓的业务运作中或与大企业建立海外联盟仓,从而满足资深跨境电商物流需求。
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地方、行业组织、贸促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参加境内外贸易促进活动。同时支持国内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支持各类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与国际性电商平台合作,并且开拓内销渠道,提升内销能力,打通内外贸“堵点”,加速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实现共同发展。
3.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电商交易中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各地政府应支持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汇聚制造生产、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金融风控等各类企业,发展物流、支付、快递等服务行业,带动本地周边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触网上线”,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竞争力
疫情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塑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积极应对,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和完整。具体可行措施如下:1.發挥沿边口岸优势,打造立足国内大循环的区域性电商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大对沿边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扶持力度,提升电商产业链和供应链地缘辐射能力,打造多方共赢的跨境经济合作新模式,提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合作水平,发挥沿边口岸地区在构建电商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区位优势和前沿作用。2.发挥技术优势,以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为目标,推动跨境数字化供应链发展。我国在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有领先优势,应以跨境电商为核心推进数字产业链基础设施、智能支付和物流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物流效率。3.发挥创新优势,优化电商产业布局。推进电商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培育新优势,使跨境电商产业链不断向卫星服务、智慧物流、远程医疗、云端教育、在线会展、在线旅游等领域拓展。推动建立相应合作机制,引导建立以人为本、发展导向的数字经贸规则体系。同时,要提高跨境电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其从低附加值服务向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转型,促进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LL] 参考文献:
[1]李然,王荣,孙涛.“外贸新业态”背景下跨境电商出口运营现状的深度研究[J].价格月刊,2019(06).
[2]张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9).
[3]周记顺,郭昕宇.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9(07).
[4]张悦.经济新常态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07).
[5]于小燕,朱立萍.新形势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新发展与新问题——基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17(06).
[6]白晓花.“自贸区+综试区”叠加优势下武汉市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的挑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20(05).
[7]孟亮,孟京.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模式选择分析——基于消费品出口贸易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6).
[8]吴桂贤,郭伟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跨境电商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对外经贸实务,2019(03).
〔王昭君(通讯作者)、肖萍,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