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阶段复习落实核心素养的探索

2021-08-27陈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水文河流长江

陈霞

● 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地理复习课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章第三节题为“河流”,这节内容的学习安排通常为新课4~5课时、复习课1课时,内容比较多。笔者以河流水文特征贯穿整堂课,重点复习“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复习思路。下文是这节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复习课的整个设计过程。

1.分层解构,参透教材

第一步,厘清教材的结构,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教材分几大部分?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编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这样安排有什么不足?“河流”这节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以外流河为主;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先是总述河流分布特征、水文特征,再进行具体的案例学习。案例也有侧重点,长江是“开发与治理”,黄河是“治理与开发”。长江侧重开发水能与航运,治理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黄河侧重治沙,开发水能。不论是开发还是治理都属于河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步,分析各大组成部分的内部构成。如这部分又可以分解为哪几个方面?在以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在以外流河为主的内容里,首先介绍河流可以分两大类——内流河与外流河,接着分析流河的水文特征,为后面的案例学习提供总方向。其中,长江的开发和治理主要介绍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治理主要针对川江和荆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关键是治沙,开发水能和灌溉。笔者设计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2.具体精准,提炼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师依据课标,在参透教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应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曰认知标准。提炼达成目标是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有了目标,就可以纲举目张地设计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再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和开发配套学习视频,乃至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单,具有满盘皆活的意义。可以说,具体精准地提炼达成目标,是微课程教学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如何做到具体精准呢?那就是达成目标的表述一定要具备三要素:达成目标的条件、目标行为和目标內容。“河流”这节课的达成目标如下。

通过阅读课本第42~53页,分析总结,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达到以下目标:

①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分布,了解我国内外流河分布的干湿区状况。

②了解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并能够根据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分析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③理解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和防治问题。

其中,“通过阅读课本第42~53页,分析总结,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是达成目标的条件;“了解”“理解”“分析”等规定了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即目标行为;“我国主要的河流分布”“我国内外流河分布的干湿区状况”“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和防治问题”等是目标内容。目标行为规定了学习要达到的认知程度,也构成衡量复习是否达成目标的标准,目标内容则规定了学习聚焦的对象。

3.紧扣目标,设计任务

“任务单”的设计采取“问题开路、练手紧跟”的策略,任务紧紧咬住目标。复习任务单的知识密度明显增大,但同样需要遵循学习任务与达成目标匹配的原则,以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质量就能达成学习目标。“河流”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如图2所示。这里的三个任务和前面第二点的①②两个达成目标是相吻合的,只要学生完成任务有质量,就一定能达成目标。

4.问题导向,设计任务

有了前面的具体精准提炼目标,又有了学习任务与达成目标匹配的设计理念,接下来就要深入研究学习任务的设计策略。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策略是: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具有两个重要的学习功能:一是问题使自主学习变得可以操作;二是问题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呢?关键是把达成目标转化为问题。

以“河流”这节课的达成目标③“理解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和防治问题”为例,将“长江”的达成目标转换成问题,可得:

①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为什么?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水能宝库”?

②读图2.36,思考:长江为什么被称为“黄金水道”?

③读图2.37、图2.38,结合长江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思考:长江不同河段各存在哪些问题?举例说明治理措施。

将“黄河”的达成目标转换成问题,可得:

①黄河的奉献。

黄河塑造了哪个平原?灌溉了哪些地区?水能集中在哪个河段?

②黄河的忧患。

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分别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是从达成目标转化来的,其中一个达成目标转化成了N个学习任务,有时也可以一个目标转化为一个任务,具体要看知识要素简单还是复杂而定。

5.视频资源,重复使用

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有遗忘的情况,这给学生完成任务带来困难。教师重复使用平常教学时录制的视频,以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6.学习评价,当堂完成

微课程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渗透在课程微观组织中。微课程教学法的课堂协作探究与协作创作,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学生的展示活动(学生的作业、陈述、质疑和阐释)来评价。展示活动的质量评价要从包括陈述、质疑、阐释三个方面来评价。陈述的质量由质疑来评价,质疑的质量由阐释来评价,阐释的质量由新的质疑来评价,新的质疑的质量如何评价,由新的阐释来评价,如此循环往复,最终由教师做整体评价。整体评价要肯定每一个小组的亮点,使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就感。整体评价要提出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要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探究的思路与建议。

● 教学反思与调整

1.反思

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从学生的展示作业可以发现,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在问题导学的前提下,学生基本都能按照“任务单”(如图3)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复习“河流”的各河段水文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治理,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

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考虑到要標注的内容太多,担心在一幅图上看不清楚,所以“长江”“黄河”的每个内容的复习都提供给学生两幅空白图,通过课堂学习后发现其实不需要这样。另外,“任务单”自主学习的内容都由学生展示,导致第三部分内容来不及展示。

2.调整

通过反思,做如下调整。

(1)关于自主复习

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单”的学习任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自主复习情况,交流疑惑点。有不能解决的疑问汇总给教师,进行班级讨论。考虑时间有限,以及基础知识学生都已经掌握,就不再要求学生展示在空白图上了。由于水文特征贯穿整堂课的主线,所以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板书,总结河流水文特征思维导图。

(2)关于“图说河流”展示

这部分内容较多,并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小组长给每位同学分配不同的任务,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借助板书讲述出来。

调整后的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都只提供一幅,图上重点展示长江的部分内容,如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点城市名称;长江不同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治理。

(3)效果

通过对学生展示内容的精简修改,留给学生展示重点、难点内容的时间就更充足了。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学生展示的时间更充分,讲解内容也详细,知识的巩固效果也更好,并且在“黄河”的内容复习时,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

● 学习设计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和学生一起构建主干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复习长江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能力。由“长江”的学习,举一反三到“黄河”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案例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微课程教学法的复习课着眼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了基础。

本文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指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微课程教学法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9JK13-L164。

猜你喜欢

水文河流长江
长江掠影
河流的走向
浅议互联网技术在水文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河流
江西省水文文化建设的思考
当河流遇见海
水文档案的特点作用与管理分析
长江8号
长江8号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