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能给未来的数字公民留下点什么?

2021-08-27王爱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时空公民现实

王爱胜

当我们站在时空的高处回望过去,又站在时空的低处仰望未来时,应该思考一个涉及科技文明的问题:我们能给学生,即数字时代的公民们留下点什么,才能彰顯你我的“为师之道”?

农耕时代以耕读传家,传给后代一把镰锄或一箱经史;工业时代以工艺传名,传给徒弟一把榔头或一部机器;数字时代信息互联、知识交融,谁是学生、谁又是老师尚且日渐模糊,谁又能给谁留下点什么?

在一个多维的数字化空间里学习,对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命成长来说,质疑、猜测、推理、幻想等一切脱离物质、超越现实的思维活动,甚至没有根据的冥想,都会比迷信、从众、自恋、追捧等面对世界、着眼于现实的心理依赖,甚至比盲目的没有依据的“粉”更重要。“拥抱数据”和“存储比特”已经是两个越来越不同的概念,惧怕信息饥荒存而不阅,也很难成为价值连城的老物件——“数字文物”。因此,我们很难给孩子们数字化的遗产,具有生命力的当是人的心灵与思维。

在数字化的社会里生活,安全、隐私、消费、担当等一切行为的边界更容易迷失,甚至财产的量化离开了物质支撑,重心更易上移,漂浮更易发生,数字化信用支撑下的寅吃卯粮成为家常便饭;资本扩张没有了围墙,藩篱更易跨越,掠夺更易滋生,数字画像中的大好河山和黎民百姓也变成数字矿藏……当地球上的一切都已经数字化,虚拟和现实必将展开一场又一场混沌初开时的较量。如果数字公民没有更高的数字化素养、能力、品质与思维,或许没有血流成河的战斗,但必有从心灵到躯体的实实在在的饥饿;如果数字之国没有更强的数字化装备、资源、战力与谋略,或许没有城春草木深,但必有从安全到财富的真真切切的被动挨打。科技强国必先教育强国,在数字化时代,这不只是口号,更是战略。

所以,我们能给未来的数字公民留下点什么?不能是用一个岛上的服务器群存储的泛滥数字娱乐,也不能为一次出海上市带走万亿数字资源,更不能让无处不在的直播、自拍、滤镜、流量绑架数字生活与数字经济成为虎门的震怒。否则,数字公民的“数字体质”又何其孱弱,数字家国的未来又何其孱弱!所以,我们要给未来的数字公民留下点什么?这是国家、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担负责任的现实事、未来事,而不能等着任由它变成故事。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义教信息科技新课程,正是要把这种责任化为当下应做的事、未来崇高的事。

猜你喜欢

时空公民现实
跨越时空的相遇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