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探析
2021-08-27白晓艳
白晓艳
[摘 要] 延伸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功效得以全面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但从实际延伸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对图书馆服务延伸工作的认识及重视度还有所欠缺,在此情况下,对图书馆延伸服务所需的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也必然存在不足,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服务延伸的方式、内容、程度都相对滞后,影响着图书馆功效的发挥。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延伸服务的不足是影响其发展效果的一大因素。基于此,在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延伸过程中,应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加大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结合高校图书馆用户特征及需求推进服务内容及方式的延伸拓展,为高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17-0176-02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将提供更多样化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扎根于高校图书馆的运行发展目标之中,结合高校学生及社会用户需求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文化服务,优化图书馆资源类型,从多方面入手真正体现与落实与时俱进、以生为本的服务要领,实现服务延伸,是提升其服务水平、功能作用得以有效全面发挥的重要方式,也是保障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加强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分析意义重大。
一、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服务延伸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图书馆自身发展及其馆藏资源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延伸图书馆服务是必然趋势。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高校图书馆作为多种资料的储藏地,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建设等作用。在我国国民精神文明建设需求不断提升的时代,高校图书馆能够在满足国民文化追求、综合素养提升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同时高校图书馆位于校园内,具有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拓展延伸其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氛围环境的熏陶影响作用,更有效地推动知识传播、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而言,在网络信息技术深入运用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及社会人群对于知识的获取、图书的阅读更倾向于选择网络途径。这与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服务相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阅读效率,同时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在此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及职能发挥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为此,延伸高校图书馆服务,是优化其自身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其职能发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手段[1]。
对于图书资源价值体现而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且多样,具有较强的学习及利用价值。通过拓展服务,既能够为校内学生提供更全面多样的服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人群的资源需求。这一方面有利于保障高校图书馆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图书馆各种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二、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理念上存在的不足
整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与实践,但从实际开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多种不足与问题。[2]高校图书馆服务延伸中还存在个性化服务意识、合作服务意识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读者多样化需求、服务深度层次的考量不足,以及与公共图书馆及其他高校图书馆的融合发展意识不足等方面。
(二)服务延伸内容上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于服务延伸的内容层次不够深入,局限于基础服务之上。所谓内容层次不够深入,即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局限于一般性资源,缺乏对用户深层需求的发掘运用,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这不仅对高校图书馆综合能力提升不利,还有可能导致用户服务满意度的下降,可能导致高校图书馆用户流失[3]。
(三)服务延伸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服务延伸方式上存在的不足体现在一般性服务方式局限及信息化服务欠缺等方面。一般性服务方式的局限主要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主要以学科服务方式为主,因为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性的缺乏,无法为校内外读者提供针对性且更专业化的服务,无法保障为读者推送、筛选的资料符合其实际需求,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三、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效果提升策略
(一)转变传统理念,提供主动服务
为更好地助力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效果的提升,首要前提在于对服务理念的优化与完善。结合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中理念上的不足,需要在主动性、个性化、合作性、多元化的服务意识提升方面做出努力。就主动性服务理念的优化提升而言,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主动意识,发掘和满足校内外读者的浏览需求。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校内外不同读者群体主要需求的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读者群体的不同再次进行细化,校内读者可从院系差异、研究学习领域差异等方面入手提供主动性且有一定针对性的服务,校外读者可以从职业、兴趣等方面提供主动服务,实现对主动且优质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就个性化服务理念的优化延伸而言,工作人员应在明确校内外读者不同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其特征及需求提供更有差异性的服务,为不同读者提供具有个性化、差异性的服务。就合作服务理念的提升而言,图书馆一方面需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为读者提供更丰富专业的阅读服务;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及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合作,进一步拓展资源内容、类型及深度,为读者提供更有依据的资源查找、获取等服务,满足读者的实际多元需求,同时解决自身资源局限而存在的服务漏洞问题。在多元化服务理念提升上,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平台中预约服务、移动服务、交流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拓展,满足一般性用户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特殊群体服务的延伸,即通过结合微博平台订座等服务,面向社区提供重要政策解读、法律等专业知识讲解等多元化服务,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优化。
(二)整合学科资源,优化精准服务
服务内容的延伸应从专业化及个性化两方面入手。就专业化层面而言,首先,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配置,通过配置分学科领域的专业服务人员,保障学科领域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通过提高服务专业性保障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校内读者,可通过在配置具有专业学科知识的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引进更前沿的机构的研究成果,提供更专业前沿的学科服务,解决学科领域知识不足导致的专业化服务不足的问题。为提高延伸服务质量,在服务方式的延伸上应做到专业工作人员与学科教师的整合,加强工作人员与教师的合作,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从学科教师中汲取专业知识,把握和完善自身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服务专业性。其次,需要开放思维,开展多样化辅助服务优化专业化服务水平,针对校内外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辅助性服务。结合校内外读者的院系、学科研究方向、职业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分析和了解其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个性化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馆服务,必要的话可针对读者需求量联合其他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开展专业讲座、展览等服务。加强网络平台的优化完善,创新网络服务,需要在传统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功能,既要对基础性功能加以完善优化,也要结合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对新功能加以拓展,如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等。同时,还应实现网络共享平台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如与微信、微博的融合,为校内外读者提供更全面、更多渠道的服务,在优化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同时,确保图书及文献资源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创新合作模式,搭建创客空间
首先,图书馆与企业合作模式,就是将教学研究与生产有机结合,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利用图书馆和企业的两种教育环境与资源,实现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交通企业、路桥集团等输送不同的应用型人才,让企业获得更多优质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其次,为满足交通企业职工实际阅读需求,配送的图书涉及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科学经济、文学艺术、专业技术等,可以满足不同岗位职工的学习之需,不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便于将图书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營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有效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开创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双方签署合作共建备忘录,将从图书资源利用、阅读活动、讲座论坛、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建。
创客教育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而兴起的一种活动,其能否开展以及实施效果如何,往往依托于创客空间。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不仅能够保障学生在馆内任意地方均可方便使用自己的移动电子设备,还提供了大量以新兴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实验设备供师生使用,包括3D打印技术、3D扫描技术、电路原型等。创客教育的学习模式以研讨会形式开展,包括专业问答、难题研讨、头脑风暴、设计思维、案例分析、方案策划等活动,重塑了图书馆的物理形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读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将交互式学习理念渗入其中。
高校图书馆作为连接学生与资源的重要载体,在保障校内外读者阅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及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拓展与延伸服务类型、内容及方式,提高服务的专业性、个性化及多元化,通过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提高高校图书馆多种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证图书馆的持续发展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莉莉.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探析[J].时代报告,2016(24):199.
[2]杨慧.高校图书馆社会延伸服务发展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6):147-149.
[3]吴冬梅.探析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J].科技展望,2016,26(29):23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