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的优化

2021-08-27王荣军杨永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校企

王荣军 杨永亮

[摘           要]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国家针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指明了改革方向,同时也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应用型高校中的实践,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创新改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然而,产教融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认识相对片面,建设力度不足,缺乏师资支持,政府相关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因此需要高校认识到产教融合落实中的问题,并做好原因的分析工作。通过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引导政府参与到共同育人机制当中,建设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解决当下育人困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7-0166-02

应用型高校实施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补充了传统教学中的缺失,也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确,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困境。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产教融合还停留在初步的校企合作阶段,学校也并未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的价值和优势。針对这一情况,可以通过一些实践项目、交流会、实践中心等渠道,充分展现产教融合的流程和结果。同时引导政府参与到其中,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此不仅能够助推前期的合作,还有利于后期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实现双赢。

一、产教融合在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障碍

(一)模式单一,学校认识不足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性质相似,都是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高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但其中产教融合的主体是高校和企业双方,而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校,主体的不同,使得参与机制、合作过程、合作方案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高校在落实产教融合时,并未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之间的差异性,这就使得产教融合的模式相对单一,仅仅停留在校企合作的关系上,通过引导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完成专项培养计划。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未接受全面的实践指导,技能水平的发展有所限制,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接触到的也并非专业性的内容,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而且由于企业和高校的发展目标不同,企业注重的是利润,而高校在短时间内无法给予企业利润,难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在实际的落实中还存在问题。这就导致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相对浅显,难以紧密联系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落后

产教融合的落实离不开教师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但是高校在转型期间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大部分的教师习惯了以理论为主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对产教融合的认知也比较浅显,并未深入研究,因此在落实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到产教融合的深度,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三)项目成果转化困难

产教融合深化后,项目成果转化成为发展难题。国家和政府针对项目成果转化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例如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利益与风险共存的过程;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后的资产评估,我国缺乏优质的第三方评估市场;科技项目转化备案的手续相对烦琐,耗费时间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二、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政府企业重视度,构建产教融合实践的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产教融合在应用型高校中的实践教学符合教学要求,落实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就需要高校加强和政府、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政、校、企三方协同机制,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建立政府协调主导机制,由政府作为沟通桥梁,了解高校、企业的需求,给予高校一定的财力支持,调整企业的税收政策,减轻企业的运行负担。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中企业和高校双主体的作用,提高彼此的重视程度,深入分析产教融合。第二,建立法律法规约束机制,根据产教融合的特点和企业高校的需求,不仅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措施,提高企业和高校的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出台刚性的法律法规,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要求高校和企业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使得产教融合更加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深化产教融合,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三,需要完善产教融合的合作运行机制。强调企业和高校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和当地组织机构的沟通联系,成立专门的科研中心,确保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稳定运行。第四,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成立专项资金,给予创新研究项目一定的资金支持,并解决项目研究人员的一些问题,提供一定的保障。第五,加强管理考核机制的建设,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做好对产教融合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评价。督促教师落实好产教融合的相关计划,将成效作为评价应用型高校教育水平的指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应用型高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做好产教融合、深化落实的各项工作。通过各项机制的稳定运行和共同协作,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提供了主要的发展方向,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二)创新合作模式,更新教育思想

传统的产教融合注重的是企业和学校的合作,由学生顶岗实习或者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向企业输送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这一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它并不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校需要为企业输送的是全面型、应用型人才,订单式培养相对固化,学生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当中,虽然技能水平有所提升,但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基础,难以承担生产活动的管理和经营这一重任。因此应用型高校在开展产教融合模式时,应吸收一定的经验,并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创新。例如高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科研中心,也相当于实训基地,但在这一科研中心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设备资源、教师资源,还有企业的人才能够提供专门的指导,大家共同研发某一项目,开展项目驱动、理实一体化等各种教学方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确保学生对专业技能有完整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机械制造工程专业中落实产教融合,当地政府对机械制造业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力度,引导一些优质企业和高校合作,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解决资金困境。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和高校双方都对彼此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出资建立了一个科研中心,专门为学校和企业的新项目提供平台。同时也根据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制订了有效的培养计划。在學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巩固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等的理论知识,同时开阔学生思维,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外现。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教师可以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到科研中心,在技术设备的支持下,展现学生的每一个思路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项目成果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之后,可以提交申请资料进行成果转化,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化和教育改革的目的。

(三)深化合作内容,完善育人机制的建设

为了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和企业需要正确认识产教融合,明确主体对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丰富教育内容,调整教学方向。在合作内容上,引导企业和高校发挥自身主体作用,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教师资源、课程设置等,而企业则提供岗位需求、行业前景等内容,双方了解了各项内容之后,建立合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也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力量,落实了各项政策,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内容方面,考虑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优化实践课程,同时也要重视理论课程的设计,分析该专业的市场发展优势以及对人才的要求,丰富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需要做好对市场环境的调查工作,了解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内容,开展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企业的专业人才和高校的教师,他们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指导和理论铺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建设,能够更好地把握产教融合的落实方向,实现产教融合的创新,才能在市场环境变动下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更新各项信息,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三、结语

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的内涵和主体,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合作,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借助政府的力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优化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需要创新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容,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在市场环境变化时,能够更好地把控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产教融合的方向,提高产教融合的教学质量,满足高校和企业的需求。而政府的参与,无疑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强管理和约束,消除以往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高校和企业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会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得产教融合符合经济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林玲玲,谢金宇,游东宏,等.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的优化[J].广东化工,2020,47(1):203-204.

[2]蔺小清,安梅.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9(11):140-141.

[3]邱诚,赵立,吴菊珍,等.产教融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成都工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9):192-193.

[4]陈锦山.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钦州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6(14):106-111.

[5]刘峥,蒋伟娜.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探讨: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1-5.

[6]杨梓樱,邓宏宝.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探究[J].职教论坛,2020(1):56-6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校企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