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主题教学” 促进知识整合

2021-08-27苏绿叶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苏绿叶

摘 要: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凸显三维目标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尤其新课改推行以来,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进行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阅读教学的探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初中语文教学受到了许多束缚,尤其在主题单元阅读方面存在着形式化的现象,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常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是重视了量而忽视了质,没有真正理解生本理念;另一方面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以大量训练和死记硬背为主。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老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树立生本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体在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阅读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围绕“主题”做好整合

新课標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课程的整合,“整合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课程具有综合、生活、实践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好融合,教师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去实现语文教学的整合化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利用主题式单元教学模式,围绕一个单元的主题,将语文课外和课内的资源做好整合,使得语文课堂由课外延伸到课内,进行知识的拓展,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其中整合的一条主线是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在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中,不但要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广度,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体要围绕一个单元主题,将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给学生创建一个有机的语言学习环境,将具体的语言知识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其中最关键之处是将思维有机整合,高效教学,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教”与“学”相统一,促进同步发展

教学活动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和“学”,有教学参与者——老师和学生,还有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其中教学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人认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两体统一,因为在教学中作为有精神和思维活动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人,教学活动就应该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最有能动性的是人,他们都应当是主体,而教学中的其他都应该是客体。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是一种相互作用下的活动主体。

尤其在主题式单元教学活动中,作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他们之间是一种互惠统一的关系,老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活动,形成一种合力作用,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主题式单元教学中教与学是参与者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双方的发展是一种互惠,需要双方共同适应,所以,主题式单元教学要求教与学双方要互相关心、彼此依存,从而最大化地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课内外延伸,推动开放超越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半壁江山,是学生认识世界、提升素养的一条通道,因此,通过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很重要,而拓展的途径不外乎是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通过阅读可让阅读者的情感体验得到提升,发展思维,促进个体的超越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应该让学生在开卷有益的基础上学会选择性阅读,让阅读的目的性更明确,从而提高阅读者的品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好主题式单元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开展有特色的课外阅读活动,围绕单元主题将课内外进行联结,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合作交流的平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这个环境中,每个学生作为个体存在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活动要以主题为指导来进行教学设计,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它不限于时空环境,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时空的拓展,要将阅读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学生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只有在所有空间范围内,人的生活才能有充分扩展的可能性。”因此,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主张把受限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适合的、开放的、灵活的语文课堂教学,让课内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进行有机融合。在这个开放的体系中,实现了教与学的整合,超越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从而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遇,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总之,在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非常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此外,打破时空限制,拓展教学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语文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