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纳教育下农村边远地区送教上门的实践措施研究

2021-08-27刘清平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全纳教育送教上门实践措施

刘清平

摘 要:教育改革的潮流也让特殊教育衍生出了更多的变化,《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指出推进全纳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模式,使残疾学生也能接受公平化的教育,平等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但是,目前我国全纳教育的全面推进仍存在一定困难,社会环境风气、残疾学生家庭情况、教育资源配比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秉承“传递人间温情、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通过对送教上门这一试点工作的实践研究,多方面论述送教上门这一措施的效用,希望对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全纳教育;送教上门;实践措施

在全纳教育的思潮引领下,倡导教育公平的理念,让所有儿童都在普通学校接受高质量与平等的教育与服务成为教学目标。而送教上门的应用积极地顺应了全纳教育的发展,让特殊教育形成了更多变的形式。对于重度残疾儿童,单纯地进行入学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送教上门这一特事特办的工作极大地与全纳教育的公平化教育理念相契合,真正实践了“零拒绝”“不遗漏”的教育思想。但就目前的教育发展来看,送教上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分析了不同实践措施的应用效果,以期推动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落实“三合一加”,针对教育做到具体化

对农村边远地区来说,往往存在路途遥远、学生分散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语言不通、家长不支持儿童上学等情况。对此,在全纳教育观念的指引下,送教上门需要结合这些不利的教学因素,以整合与协作的视角开展教育工作。其中,教管人员可以落实“三和一加”的教育模式,从医教结合、系统整合、普特融合的角度去进行教育探索,充分利用送教团队与周边的医疗、教学资源,针对中小学与幼儿园的残疾儿童进行教学措施的调整,在把课堂转移到学生家中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进行课程推送与教学,让特殊教育更具针对性与具体性。

如可以联合特校教师、教管人员、残联康复员等组成特教團队,积极进行送教上门的实践,与家长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协调,体现出送教上门的服务性特征;还可以派遣专员教授学生的家长进行网络、电子设备的使用,并帮助学生学习应用各类课程软件,积极通过信息网络展开远程教学;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及时的作业批改,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及时沟通。这样,做到了不一样的“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在学习上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整体的教育效果更好。

二、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由于知识视野、资源与成长环境的限制,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无法接触到优质的课程,仅有的教育资源也过于单一化,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残疾学生而言,由于身体原因出不了门、人际交往让学习内容也变得过于简单,往往仅有语数英的知识与一部分的理化生、政史地的内容,不了解、不认识信息工程、机械制造、极限运动、金融理论等学科或运动,更是缺少对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直观认知。因此,送教上门方式需要更加灵活多变,在开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在每次送教上门的途中,可以给学生带一些课外书,从科幻小说到经济发展,从装备设计制造到科普读物,从信息编程到美术设计等,不求让中小学生消化理解,只求在囫囵吞枣中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建立一个大致的概念,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就能够让残疾儿童找到自身的兴趣与努力的方向,针对性的教学过程能够引起学生的斗志,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克服逆境,发光发彩。另一方面,各种课外书有利于残疾儿童了解外面的世界,为其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做好家长工作,给予一定支持

农村边远地区的残疾儿童往往会因为农村陈旧的观念限制,在忙农活、上学等各个方面受到阻碍。因而,送教上门首先需要做好家长的工作,通过送教团队与家长的交流,了解残疾儿童家庭的实际状况,对其教育策略作出一定的调整。经济压力不大的家庭,可以尝试运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在网络资源的应用下提高教育效果。对经济压力大、教育观念陈腐的家庭,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家长意识到残疾儿童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关心,并在教育观念的逐渐影响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残疾儿童把生活的重心放到学习上来。这样能让家长真正理解孩子才是未来,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就是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如可以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在使其认识到教育意义的基础上讲解国家政策与相应的补贴,并在保证信息公开度、透明度的基础上予以学生家庭一定支持。教师还需要定期给家长分析儿童成长环境的教育影响,国家的教育帮扶政策、扶贫政策、就业保障政策在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尽量克服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困难,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而在思想与身体的协同上,残疾儿童的心理能够更加健全,在多次的送教上门中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学生个体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效用。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种辅助形式,它能够对重度残疾的学生形成知识、心理、身体等多方面的照顾,其落实过程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中教育公平化的理念。因此,送教上门有助于推动残疾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健康的人,对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晓敏,黄志成,李升全.全纳教育视角下推进特殊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与实践: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7(19).

[2]王振洲,汪红烨,周喜梅.后现代视野下的全纳教育及其对残疾儿童教育公平的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18(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全纳教育下,对靖远县农村边远地区实施送教上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全纳教育送教上门实践措施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
构建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促进全纳教育理念形成
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措施
伙伴学习策略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