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建构方法研究

2021-08-27徐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证书课程体系

徐思

[摘           要]  详细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基本内涵和框架。基于高职教育的特性,以创新的视角提出了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建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设计“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之上,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细致展示了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体系建构过程。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42-04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1+X证书制度,此项制度意在完善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为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提供了可能性。1+X是新的高职教育学业证书制度,由高职教育传统证书制度向1+X证书制度的过渡,使得教学成果评价由单一维度转变为包含学校教育的普遍性和不同行业、企业要求的特殊性在内的多重维度。此次证书制度的迭代升级必将对高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1+X证书制度实施至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如何实现专业与证书的融通等。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次研究将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究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建构方案。

一、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框架

探讨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建构问题,首要任务便是明确1+X证书制度的基本内涵以及梳理“1”与“X”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一)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内涵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显著的学校与社会的跨界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产教”“校企”“工学”等方面,双方要素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呈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若干技能等级证书”的制度,该制度将学历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相结合,不仅服务于高职院校教育,也是企业行业的用人标准,因此1+X证书制度不仅是高职教育制度,也是就业导向制度。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1+X”并不是一张证书,“1”与“X”的存在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独立之处在于“1”与“X”的发证主体不同,“1”即学历证书,由学校授予,证明学生完成在校期间的专业课程学习,具备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X”即技能等级证书,由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认证,其精准体现行业的人才标准和诉求,两者培养原则、标准与规范有所不同,证书所具备的社会公信力也各有差异。联系之处则在于,在校内推广“X”,在体现行业技术标准的同时,还应紧紧围绕“1”,满足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脱离学校教育。

(二)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框架

构建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框架,首先应当对制度中的“1”和“X”两个要素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充分剖析。

首先横向分析,“1”和“X”的区别在于:含义不同,“1”代指学历证书,“X”代指技能等级证书;维度不同,“1”代表一个行业,“X”则代表行业所需要的某种技能;定、变量不同,针对某一行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具备一个“1”,却可以同时获得多个“X”。其次纵向分析,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1993年编制的《教育法导读》中明确指出,学历证书是院校对完成一定阶段性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其中包括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三类。与此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技能等级证书属于培训证书,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构建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发现,1+X证书制度使高职院校教育因素多元化。“1”与“X”的结合,可以为同一级别不同类型的技能等级证书组合,也可以是同一类型不同级别的技能等级证书组合。丰富多样的组合方式,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和自由组合在校学习。

二、高职教育1+X證书制度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本次研究在德国双元制和加拿大CBE的基础上,参考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和改革经验,从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两个层面提出了关于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路。

(一)课程结构

职业教育课程一般设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综合技能课程。高职院校原有课程结构体系一般呈现“单进程”学习顺序,具体表现为:“(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综合技能课程”。本次研究借鉴刘炜杰关于1+X证书制度的研究成果,建构“多层次”的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学生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后,搭配若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综合技能课程。GGJC代表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ZY1、ZY2是指以所学专业中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2为例;ZY1Z1、ZY1Z2、ZY1Z3分别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中的专业综合技能1、2、3;ZY2Z1、ZY2Z2、ZY2Z3则分别代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2中的专业综合技能1、2、3。其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中相对应的某部分课程,可以组成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

课程结构体系的“多进程”性体现在,例如:学生通过GGJC、ZY1、ZY1Z1便可组合获得“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如若获得ZY1Z2便可获得第二张技能等级证书,以此类推便形成了多元化、组合式的课程结构,同时将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相渗透。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证书课程体系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少就是多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