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2021-08-27庄佳娥庄佳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护理

庄佳娥 庄佳嘉

[摘           要]  基于新教育理念背景下,提倡專业课程思政教育,以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然而,纵观护理专业教学实践,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阻碍,难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主要分析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并提出推进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38-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对教育教学质量予以更高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中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践行课程思政教育,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由此可见,就高职护理专业而言,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有助于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改革进程,更好地培养和孕育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一、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从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实际看,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践性特征,而在教学活动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实现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融入教学体系中,以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将思政教育内容与护理课程相融合,可以发挥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其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教师需深入挖掘育人素材,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使之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护理工作岗位中,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1]。

二、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护理教师教育理念有误区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中,部分教师教育理念存在误区。首先,部分护理专业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即可,无需对学生开展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空有一身学问,却在护理工作实践中难以发挥作用。其次,部分护理专业教师未能意识到思政教育融入护理课程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思政教育属于思政教师的工作范围,与自身教学无关。基于该思想理念,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分家”的现象普遍存在[2]。

(二)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脱节

从护理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设置看,未能凸显课程思政理念,教师仍然侧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忽视在护理专业教材中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导致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脱节。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未能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护理专业教育体系之中,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护理专业教育成效大打折扣[3]。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设定教学评价体系,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针对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不完善,甚至部分学校有缺失。首先,教学评价中未能设置关于课程思政考核的指标,无形中降低师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其次,高职院校将专业课程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评判标准,忽视对专业课程思政方面的考核,导致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应付了事”的问题。

三、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遵循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原则

就高职院校而言,要深入开展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首先,遵循全过程育人的原则。对于护理专业课程而言,不同课程中涵盖不同的思政教育要素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各门学科中的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如基础护理课程教育中的“南丁格尔精神”等,用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其次,遵循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基于新教育理念下,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应遵循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原则,将护理专业全部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逐渐发挥课程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最后,遵循全员育人的原则。一方面护理专业教师应全体参与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行动中,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育;另一方面绝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4]。

(二)将思政要素融入护理课程教学中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将思政要素融入护理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深入挖掘课内外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助力。例如,在“急救护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思政要素的提炼,在结合护理工作岗位特点的基础上,将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引入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彰显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再如,“心肺复苏”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提升学生的急救思维、增强学生的爱心为重要教育目标。为此,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护理工作岗位实践中的思政要素资源,对其加以整合,有机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中,逐渐完善具有特色的护理专业校本教材[5]。

(三)将临床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

在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临床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寻找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契机。该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把握教学的时间、深度、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等问题。例如,在学习“心肺复苏”时,教师将“江城最美女护士”的案例引入教学中,因势利导,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突出强调护士以救死扶伤为职业道德准则,并对每位患者的人格予以尊重。案例中,女护士用“天使之吻”成功地挽救了大妈的生命。基于该案例,教师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有助于为护生职业思想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6]。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护理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