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型企业优才制度融合研究

2021-08-27潘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创新型工匠融合

潘潁

[摘           要]  在现代经济学视角之下,传统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与现代创新型企业的优才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值悖论,容易使一般民众隐身于精英群体聚光灯的暗影之中。要想通过制度创新使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在一起,就要为其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实践模式。基于此,主要论述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价值,探讨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价值矛盾点,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模式,使从优才制度视角阐释工匠精神更为科学、合理,在新时代社会建设背景之下,提升优才制度的效率,并强调工匠精神的具体实践。

[关    键   词]  现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创新型企业;优才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068-02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当中强调,各行各业都应该充分鼓励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再次肯定工匠精神突出的各行各业建设者,尤其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设者,应弘扬这种精益求精的社会主义建设精神。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单纯弘扬工匠精神会使效率的提升受到负面的影响,工匠精神的发展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社会阶段发展的所有建设领域。因此,在工匠精神弘扬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其他制度的补充,以使工匠精神的弘扬更加高效,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工匠精神的内在发展进行制度性的探讨。

二、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价值

(一)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涵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实践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的一种敬业精神、专注精神,集中体现劳动者的物质创造,这是一种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展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切劳动当中都蕴含着不同程度的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体现也恰恰是劳动精神和职业精神的一种升级与外化。从广义的人文层面上来看,工匠精神的存在促进了劳动的发展,是人们对自我与其他生命价值的维护和尊敬,展现出了一种劳动所带来的人性光辉。工匠精神突出了劳动者在劳动创造当中呈现出来的劳动价值和职业价值,还包含不同层次的人文价值,这是劳动者职业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从狭义的层面来看,工匠精神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将事情做好,并追求更高的质量目标,展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观念、信仰观念和理想观念。但在实践过程中,工匠精神也需要落实到客观的层面上来,通过客观的事物标准来对工匠精神的劳动结果进行评判。如果不能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最终的劳动结果和对质量的更高追求上,那这种工匠精神则在哲学上属于一种虚无的工匠精神,不能够彰显个人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的融合

从上述分析可知,工匠精神的实践需要劳动创造进行支持,而优才制度就是支撑这种工匠精神落实的一种重要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现代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型企业优才制度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工匠精神的弘扬更具有指向性、针对性,落实的操作程度更高。现代创新型企业采取的优才制度是通过激励、培养和发展来推动人才进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一支动态平衡的队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同时,通过优才制度,建构工匠精神弘扬的框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定向考核和系统性培养的方法,让企业的员工更加注重工匠精神。应用工匠精神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每一个岗位责任履行的过程中,贯彻这种工匠精神,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三、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矛盾点

一方面在制度的融合上,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现代企业强调人才招聘的精英选择,也就是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来强调人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大多数创新型企业更倾向于接纳精英技术人才,而不愿意接受一般性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也将培养的重点放在精英技术上,忽略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立德树人的内涵。这种制度上的冲突直接造成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社会的需求方向存在一定的矛盾,社会的匠人精神被效率掩盖,因此,很多自我意识清晰的工匠难以在社会上找到满意的工作,也就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职业初衷。

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社会研究领域有一项重要的论断,是指“柔性机构是容不下匠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多数的创新型企业更强调发展方式的灵活性、技术的创新性以及所有制的多元性,引进柔性机构的工作模式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和激励。但是,就工匠精神的弘扬本身来说,职业匠人更适合在刚性机构中孕育和成长,如果片面强调创新型企业的柔性机构制度,那么就很可能会抹杀人才的这种工匠精神。从管理层面上来看,如果企业通过彻底的柔性制度来进行内部制度的建设,那么就会认为片面追求工匠精神的人是钻牛角尖的,是落后于时代的,而这种思想倾向与当前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发展氛围不符。

除此之外,在创业体系上,工匠精神和优才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本质上来说,工匠精神在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中的适度性是有一定差异的,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适用于当前企业的优才制度,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精英人才培育,而工匠精神往往孕育在素质教育中,它更强调十年磨一剑,强调量的积累最终导致质的變化,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片面地追求质量的变化。这种创业体系上的效率与文化冲突实际上是很难避免的,它产生了一种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抹杀了人本身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猜你喜欢

创新型工匠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90后大工匠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刚柔并济
光影视界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破次元
工匠神形
融椅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