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科举制度改革:为“天下国家之用”
2021-08-27胡昭君
胡昭君
科举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政治功能是其基本特征。北宋作为科举改革的开端,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格外引人注目。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阐述北宋科举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北宋统治者的重要改革举措——录取人数增加,及第士人社会地位提高,完善考试规程、改革考试内容等特点。从稳定统治、清明吏治、加速社会流动和促进政治社会化等方面论述了北宋科举考试改革的主要政治功能。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日臻完善的过程。隋唐时期是科举制度的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科举制在当时社会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但由于隋朝存续时间较短、唐朝权贵豪门把持科举取士的现象仍很常见,因此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还不够成熟。宋代是科举制度的改革创新阶段,尤其是北宋时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创举,后南宋多因其成法,形成了一个空前的科举社会。美国汉学家贾志扬指出:“在悠久的科举史上,使宋朝与其他各朝有最大区别的是它特别喜爱改革。科举制度在其他任何时代都没有像在北宋那样从根本上受到挑战或进行过如此果断的试验。” 通过回顾梳理北宋时期主要的科举制度改革举措, 既可以了解变革背后的动因及后续影响, 也对于当前我国如何完善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北宋科举制度改革内因
为了适应新的统治需要,赵宋统治者对科举制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北宋的科举改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起自太祖朝,到真宗时基本完成。第二阶段起自仁宗朝,直至北宋末年。
宋朝一改前朝数百年“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尚武”观念,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十分普遍,钱穆先生曾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这与时代及外部压力的改变有关。宋初的统治范围局限于中原地区,南方及与辽接壤的西北边地仍有其他政权割据,出于大一统的需要,宋太祖不得不对边地武将进行适度放权,但是授予其的官阶较低,且不轻易调任他职,以易于管理。同时,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 实现了对中央禁军的长期管理,并要求地方军队将精锐士兵送交禁军,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地方武人专政的隐患,中央集权得以不断强化。
到太宗继任,南北基本统一后,征伐东北部契丹的接连失利,使宋太宗统治中后期的政治取向由攻转守,开始“兴文教,抑武事”,大力改革科举制度,最终促成了宋代的文治气象。
北宋时期尽管边疆动乱频发,但是总体社会环境相对和平,为经濟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北宋统治者不抑制民间土地兼并,推动了土地资源的开垦,促进了契约租佃制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随着新兴庶族地主和工商业者势力的逐渐增强,他们想要提升社会地位,参与政治的意愿也日益强烈,这自然招致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豪门世族的反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北宋统治者力排贵族势力对取士权的干预,积极推行科举改革,为地主阶级中下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虽然科举制在北宋前期为统治者延揽了大批人才,对巩固集权政治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前期取士名额的大规模扩大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官员冗滥;前期注重以才识为主要选拔标准,而忽视了对士人人格品行的考察。因此,到北宋中后期时,出现了德行取士与考试取士之争,在科举取士方式上也发生了转变,由前期的防弊改革转向了改革考试内容和选拔方式,同时强调学校教育对士人的教化作用。
另外,唐以来进士科考试重诗赋的趋向十分突出, 士子为应科举不务实际,文风浮艳,以至于北宋中期仁宗时“朝廷欲选一二良吏而终未能得,其故何哉?盖入仕之初,但取空文,不求实才实行之所致也”。因此,北宋中期以后,进士科考试内容出现了重经义甚于诗赋的现象,殿试考题开始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北宋科举制度改革要点
宋代是中国科举史上录取进士最多的一个朝代,这与宋朝各阶段的统治者较前朝取士人数均有所增加密不可分。为了笼络士人,安抚贫寒年老举子,宋太祖设立了特奏名进士,这种办法到北宋中叶以后形成定制。为了加强自身政治统治的需要,宋太宗又接着扩大取士名额,导致其在位时平均每榜进士人数是五代和太祖朝时的十多倍。到了北宋中叶,宋仁宗又开创了殿试免黜落的先例,于是及第人数就更多了。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是建立在取士范围扩大的基础之上的,两宋时期,寒庶之族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越来越多,工商之士也被赋予了应考资格,从而扩大了统治的阶级基础,加强了统治力量。但不可避免地酝酿了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造成官员冗滥、举荐不实, 科举声名也有所败坏。
在唐朝,士人科举及第后仅获得出身,要想做官还须通过吏部的铨选,而且所授官职偏低。宋太祖一改及第者要经过吏部考核这一环节,实行殿试登科即释褐授官的措施。太宗即位后,继续着力提高及第士人初授官职的阶品, 并有意让武将感知文臣所受的偏宠,“……又命皇城使王继恩召马步兵都虞候傅潜、殿前都指挥使戴兴等饮宴……上意欲武将知文儒之盛也”。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杨炯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可见,在帝王的倡导下,朝野上下皆厚待及第士人,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地位渐趋隆盛,科举对于读书人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
隋唐实行科举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唐朝以通榜公荐重于科举考试成绩的方式来决定取舍,依靠权势、走后门来求取科举功名的现象层出不穷,既不利于选拔出富有真才实学的人,也阻绝了大部分优秀贫寒之士入仕的门。为了使科举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和公正,达到巩固政治统治基础的目的,宋太祖下诏废止了公荐行卷制度。
宋真宗时还严格限制和防范主考官的权力,形成了“别头试”(针对考官同乡或亲友的考生另设科场)、“锁院”制度(主考官自被任命至放榜前必须被锁在试院中)。此外,在实行糊名弥封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誊录法,以更有效地杜绝徇私舞弊现象。为了在形式上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竞争,宋真宗时还规定了双重定等第法,以减少考官阅卷的主观随意性。
北宋时期对考试程式的另一项重大完善是宋英宗时所确定的三年一个科举周期的定制,这项改革使得开科年份规律化,顺应了考生民意,也减轻了考试院的工作负担,一直沿用到科举制度被停废。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兴盛期,诗赋也被引入到科举考试之中,出现了考生一味注重形式,追求辞藻华丽,以应付考试的情形。宋代以后,由于进士科重诗赋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愈加强烈,仁宗时,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要求在考试内容方面先试策论,后试诗赋,废除帖经、墨义,以取“经济”之士。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进士科作为科举制主要科目的地位逐渐确立,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科考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北宋中后期重视“天下国家之用”的实用性思想,这也间接影响到北宋学校课程教学的内容,形成了以实用之学为核心的新格局,“明体达用”为宗旨的新教育理念。
北宋科举制度改革功能
“在教育史的研究中,科举制度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但在根本上,与其说是教育制度,不如说是政治制度。”科举制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考试制度,作为封建政治系统的重要组成分支,政治功能是其基本特征,同时科举制度还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公荐”与“行卷”的废止打破了朋党之私,为统治者吸纳了更多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出身底层社会,与布衣百姓交流的障碍较少,更便于传达统治阶级的意志,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稳定性。
北宋科举取士数量较大,宋太祖创立的特奏名进士、宋太宗的持续大幅扩招,以及宋仁宗采取的殿试免黜落措施等,都为社会各阶层的士子进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拓宽了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与途径。
开科时间的固定化,使得士人更加热衷于对功名利禄的博取和追求,即使是那些落第的举子们,亦皆因抱有幻想而沉迷于读书应举,在思想上与统治阶层站在同一立场,从而无暇发起反动起义。
北宋时期对科举制进行的多方面改革都体现了杜绝徇私舞弊,促进公平竞争的宗旨。殿试制度化使得侥幸在解试、省试中蒙混过关者难以继续在皇帝面前瞒天过海,有利于选拔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儒生。别头试、锁院、糊名法和誊录等制度均对于防止漏题和避免请托、消除权贵子弟的入仕特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到了宋真宗后期, 大批人才也陆续涌现出来,如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他们不仅自身为官清正,而且荐举了晏殊、苏舜钦等刚正清简的官员,推行的多项重大改革对缓解宋朝的社会危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宋朝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饱受外族军事侵扰,但就该朝代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来说,是毫不逊色于前代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北宋严格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带来的政治相对清明是分不开的。进士出身的政治家和能吏中,有很多人在科技方面也颇有造诣,如燕肃、沈括、苏颂等,对推动北宋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科举制一直是促进社会下层士人向上层流动,促使官僚队伍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据陈义彦先生统计,《宋史》有传的 1953人中,平民或低品官出身而入仕者,占 55.12%,可见相当多出身于中层或中下层家庭的子弟通过考试实现了“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的夢想。
北宋对科举报考资格的放宽,以及一系列防弊措施所营造的相对公平的考试环境,更使得“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这样一种凭业绩获取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愿望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取向。
另外,北宋开始流行榜下择婿的风尚,不少富家大族都渴望招徕及第才子作为自己的乘龙快婿,从而一大批寒士通过科举考试打破了自身的社会地位限制,这种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通婚也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北宋中后期对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罢除了诗赋、明经等不切实际的考试内容,以经义、论、策试士,考试科目由多科向唯一的进士科发展。朝廷通过改革考试内容控制了士人所接受的教育,使其所接触的思想为统治者所牵引,从而加强了对士人思想舆论的监督。这对于传播统治思想、强化统治意志,进而维护统治秩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北宋统治者对文官的偏爱,尤其是中后期科考内容向经世致用的转变,更促使了士人们以“圣人之道”为己任,致力于在政治实践中实现他们的文化理想与政治理想。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