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簸箕院缩影
2021-08-27李韬略
李韬略
端氏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东部,其传统风貌保存较好。2016年,端氏村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并于2018年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本文在实地观测的基础上,论述端氏村的历史沿革、空间格局、传统建筑以及装饰特点,呈现滨河山地聚落独特魅力及空间属性。
端氏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城区以东45公里,沁河与固县河的交汇地带,其地处沁水、长子、高平、晋城、阳城五县交汇处,距离周边县城只有百十里的距离,自古以来一直作为区域的贸易中心。
历史沿革
有关端氏的记载初时可追溯到《史记·赵世家》中:“十六年,(赵)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迁屯留。”表明在春秋时期,端氏曾经短暂地作为晋国的国都,晋君日常在此食邑达10年。此后,虽然晋君已迁往屯留,但端氏侯国却仍未消失,直到公元100年左右由于无人继承而被废除。
到了汉朝,端氏转为端氏县城。《汉书》中描述:“河东郡,秦置,莽曰兆阳,有根仓、湿仓。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县二十四……端氏、临汾、垣、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流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铁出荥阳北地中,又东至琅槐入海,过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由此可知,当时的端氏隶属于河东郡,是依托沁水而设置的城镇。
隋开皇三年(583年),端氏县城经历了一次迁移,由郑庄镇西城村迁至如今的端氏村,也奠定了如今的村落格局。完成新城的建设后,端氏县城逐渐成为地区的商贸中心,并在武德八年(625年)成为一州郡治之地。根据《旧唐书·地理志·泽州》所描述:“阳城,隋浚泽县,武德元年(618)于县置泽州,八年(625)移置端氏。”以及“端氏,汉县,武德八年(625)移泽州于此县,贞观元年(627)又移于晋城。”虽说只持续了两年时间,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端氏在人口、商贸、手工业等方面已经符合州治所的要求。
自元朝开始,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端氏县失去原先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元至元(1266年)并入沁水县,归属晋宁路。不仅如此,明末清初之时连年不断的起义和战乱对端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房屋损毁殆尽,现存传统建筑几乎都为清代之后所建。当时任江西南康府推官的窦复俨在此留下诗句“驱马秦川道,孤村断复连。柴扉空锁雾,冷灶半沉烟。日暮难呼主,民穷欲叩天。伤心兵火后,谁向此中怜?”诠释出当时荒凉的景象。
新中国以后,端氏于1985年由原先的端氏公社转为端氏镇端氏村,凭借紧靠镇区及省道的优势,在产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村落规模快速扩张。每逢重要节日,村里的赶集与唱戏活动都能吸引不少外乡人前来。
空间格局
过去讲究“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格局,端氏村的选址正是如此,周围山体有效缓解冬季寒风的侵蚀,确保谷地稳定的气温。东面的山体上虽然遮挡部分光照,但有利于布置军事设施,提高端氏村战时防御力,并降低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村子的破坏。借助沁河环绕的便利,端氏村在新建不久便成为沁河古道通往中原各地的重要商埠,北方地区有名的旱码头。
端氏村总面积100公顷,东西最长450米,南北600米,分南北两块,北区地处高台。其东、北两个方向均为陡坡,仅在西面和南面分别开辟一大一小两个寨门,大寨门为二层门楼,小寨高2米宽1米,人们只能通过寨门前狭窄的缓坡可以进入寨内。高台上视野良好,可以俯视城内全景,其上方仍保留有较多传统民居建筑,院落布局对称规整,可推测当时应为城市管理者辦公生活的区域。
端氏村以十字街为主街,道路分为两个等级,其中北街长度最长为400米,东街长度最短为200米,路口以丁字形交叉,最重要的军事、宗教建筑建于丁字口尽端,其余宗教、行政、商业建筑位于主街两侧,也有部分庙宇、道观、祠堂等建筑分布在城东,借助巍山抬高的地势,凸显建筑崇高的地位,这也符合过去堡寨类防御体系普遍的布局手法。现存十字街多已经被现代化改造,根据北街保留的部分道路测量,其街巷宽度3米,高宽比为1.5左右。次级道路以十字街为起点,向古城四周不规则扩散,作为民居的入户道路,形态蜿蜒曲折,灵活多变,当前保留的街道宽度在1.7~2.2米之间,高宽比为2.7~2.85。
典型建筑
五龙庙修建于端氏村东侧巍山的半山腰处,坐南朝北,依托南面山脉深处的山溢泉水修建,庙门口的水井至今依然是五龙头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根据庙内所留残碑记载,此庙于大清同治岁次癸酉年重建。是由高庄村真泽之殿,将斯神像迁于此,由人们供奉祭祀。
五龙庙东西宽16米,南北长30米,大门位于西北角。以南大殿为正殿,目前保存完整,为三开间正房,两侧为耳房,其层数虽然仅为一层,但为了彰显地位,建筑高度胜过庙宇内其他建筑,正房与两侧耳房门前都设有宽敞的台基,正房距离地面1.2米,耳房较正房低一级台阶。北大殿原本为戏台,自“文革”后荒废,同是一层三开间布局,但两侧耳房只能从正房进入。两侧厢房高度几乎一致,皆小于南北大殿,东厢房为二开间,西厢房为三开间,除靠近南大殿的房屋为一层外,其余为二层,屋内已倒塌损坏,无法进入,据猜测过去应为庙宇管理人或戏班子居住场所。
端氏村内贾氏民居为清代及民国时期名人贾景德故居,自1933年动工,历时5年修成,原本为三进院,内部包括祠堂,主人四庭院,佣人居室,养马场和后花园等六种形态,后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造成部分倒塌损坏,现存有三排砖木结构古建筑,已合并成为端氏小学的一部分,充当学校后勤人员宿舍继续使用。
从现存的贾氏民居来看,建筑坐北朝南,由一条东西向的通道将所有建筑串联起来,空间流线清晰、主次分明。通道西侧的主入口前设置有影壁,进入后南面为平行排列的两座簸箕院,院子北侧两座正房通过正中一座耳房相连,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东西厢房同样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其建筑以青砖砌墙,硬山顶上覆盖素板瓦,两座院落正中的厢房与耳房之间的空隙较大,将两个庭院连通起来。西侧院落无论正房和厢房都为二层,而东侧院落仅有西厢房为二层建筑,因此可推测当时的贾氏家族以西为尊,仅地位高的长辈有资格居住在西侧。两座簸箕院东侧紧靠着一座一层东西向长条形建筑,其院墙低矮,或为佣人居住场所。通道东侧尽头为东西向狭长的庭院,其东北处为贾氏民居次入口,大门上的牌楼为歇山顶形式,勾头、屋脊等部位以琉璃装饰,凸显官宦世家的威严。
特色装饰
端氏村目前保留较好的石雕大多位于公共建筑及贾氏民居中,以柱础部位为主。五龙庙正殿的柱础上刻有瑞兽麒麟以及花卉图案,渲染了庙宇祥瑞避邪的意义;贾氏民居大门的柱础则在四周雕刻有童子嬉闹的场面,正中间布置有繁复的花卉团,象征着家族的人丁兴旺。
端氏村的脊饰砖雕以青砖为主要材料,多分布于公共建筑及高档民居中,内容偏向于各类瑞兽及花草,屋脊两侧常常有起翘。如贾氏民居大门脊饰一端有青黄相间的异兽起翘,其他部位则为各类花草纹样,色彩靓丽,层次分明,烘托出大门的华丽庄严;汤王庙的脊饰图案以植物为主,但又掺杂了腾龙、云朵、符号组合,屋脊正中和两端分别有凸起的龙首和龙尾,每块砖瓦雕刻的图案无一雷同,在形态、色彩、手法上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其他如五龙庙、蔡来余院等脊饰砖雕虽不如上述二者的色彩鲜艳,但精致程度却丝毫不差,且脊饰图案根据建筑等级有所不同,只有正房刻有异兽,厢房及大门脊饰以花草为主,反映出端氏对宗法礼制的重视。
端氏村历史久远,历经多个朝代变迁,环境特色、空间格局以及街巷体系依然保存完好。古村内部地势变化丰富,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形式。不同高差的建筑在功能、排布上存在明显差异。恢弘的主街与狭窄的巷道体现出城市居民在公共与私人空间上的博弈。传统建筑虽然大多已经随着时代更迭而消逝,但保留的部分仍有明显的晋东南簸箕院特色,各类建筑上精美的雕塑充分展现了过去匠人的精湛技艺。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