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蜗触蛮三国争地记》的日俄战争书写

2021-08-27冯格西麻艳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7期

冯格西 麻艳霞

内容摘要:日俄战争是清末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世界性”战争,影响深远,清末民初有大量的戏剧、诗歌、小说涉及到这场战争。尤其在清末的政治时事小说中,有着丰富的、多侧面的叙述,表现出中国人对这场战争复杂而矛盾的情感认知。文言寓言小说《蜗触蛮三国争地记》由于其艺术上的完整性,对历史进程的宏观视野及对日俄战争的理性评价与反思,使其在这些小说中颇具独特性。

关键词:日俄战争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寓言小说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一带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史称“日俄战争”。这是20世纪第一次大国之间的战争,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甚远。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将日本推上了东亚强国的位置,战后,日本吞并朝鲜,进而向中国寻求在东北的特殊权益”。[1]对中国来说,九一八及东北事变,伪满的建立,及日本全面侵华都肇源于此。毫无疑问,“日俄战争是日本与俄国在中国领土上争夺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2]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宣布了“局外中立”,并划定了“交战区”,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屈辱与伤害。日本打败欧洲军事大国俄国,极大地改变了日本在亚洲和国际上的地位,推动东北亚国际体系的重组,同时也鼓舞了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勃兴。而俄国由于战败,加速了国内矛盾,导致沙皇俄国的垮台,正如列宁所说:“不是俄国人民,而是专制制度遭到可耻的失败”,“旅顺口的陷落是对沙皇制度的罪行所作的一次最重大的历史总结。”“觉悟的无产阶级是战争这个一切阶级统治的不可避免和无法排除的伴侣的无情敌人,它不能 闭眼不看击溃了专制制度的日本资产阶级所完成的这一革命任务。”[3]

一.“日俄战争”与清末政治时事小说

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必然在中国人心中造成复杂情绪。《东方杂志》《大公报》等报纸都及时地报道了日俄战争的情况。而作为当时报刊重要内容的小说也有不少涉及到这一世界性大事件,成为晚清政治小说、时事小说表现的重要内容。自梁启超倡导“新小说”以来,政治小说成为“新民”“开民智”的重要工具,小说“时事化”“新闻化”倾向严重,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以及后来的立宪运动,都在小说中有大量的描写。而日俄战争也不例外,成为清末小说的重要内容。笔者初步辑录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如下:

1、《辽天鹤唳记》:最早反映日俄战争的是时事小说《辽天鹤唳记》,卷首题“日本东京田太郎著”,看似是日本人所著,可是回目又题有“气凌霄汉者评话”,非常“中国”。查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以及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两书均认为是中国人托名日本人所作,具体原因不详。[4]前有序文,署“贾生书于赵家干净室”,序中多使用“我们满洲土地”“我那同胞的四万万众”“我们大清国”等用语,更是佐证了中国人假托的论断。第一回有“自开战至今,业已七八个月”,可以推断小说所述战事仅止于1904年底。

小说讽刺了中国的中立立场,表达了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憎恨,同时认为日本对中国有帮扶之功,“幸日本,保全中亚太平局。不惜牺牲其民,谊切同洲”,并且曾对中国善意提醒,“奈我政府未能尽行其言也。”(见第一回)。这一见解颇可代表当时一部分民众的心理。“这种对日友善的态度,并不只存在这部小说中,翻检晚清1904年前后的《俄事警闻》、《中外日报》、《游学译编》、《警钟日报》及《东方杂志》等报刊,可见在战争初期,多数人对日本抱有幻想,‘以俄败为喜,以日胜为幸”[5]。也有学者尖锐指出“这种是日本为正义之侠客,以为可以以日御俄的心态正凸显出作者不识日本深藏之野心与故作宽厚之为善,对其尚持有天真的幻想”。[6]这部小说对战况的记载多与实际相符,是比较典型的政治时事小说。

2、《蒙边鸣筑记》:该小说作者是南社成员叶楚伧,文言小说,最早发表于1915年的《小说大观》第2集,1917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单行本,并于1921年、1929年再版。[7]《蒙边鸣筑记》主要写了日俄战争之后中、日、俄、朝四国在满蒙地区的斗争与博弈,围绕“满蒙地理秘册”,描写了日本间谍与中国人铁鹞王、江南生之间你来我往的斗争。而一对朝鲜母女又对日本间谍进行复仇。日俄战争之后,东北为日俄势力盘踞,其中商业争斗也异常复杂,小说真实地表现了日俄在中国境内的侵略行径及抢夺矿产资源的历史事实。该小说明显同情和歡呼日本战胜。

3、《旅顺实战记》:这部小说是日本人樱井忠温所著,作者本是日本士兵,曾任松山步兵第二十二连队副少尉,在旅顺战役中负伤回国。他以亲身体验写成的《肉弹》于1906年出版,成为战争文学的代表作,而1909年黄郛翻译成中文,书名为《旅顺实战记》,由东京武学编译社出版,1909年1月在中国上海新学会社出版,北京的新学会社于2月、6月、8月出版了三版,足见销量很大。[8]这本小说充分张扬日军将士的“忠勇”精神,全书叙述了从日本宣战、出征、登陆、战争胶着到胜利的过程。[9]由于作者参加实战,战争过程写得生动淋漓,但是,由于其日本人立场,对中国的苦难毫无同情,甚至多有鄙视之态。

4、其它部分涉及日俄战争的小说:其它一些涉及到日俄战争的小说还有《痴人说梦》《中国兴亡梦》《孽海花》《五使瀛环略》《宦海升沉录》《黄金世界》等,但均不是正面描写,或者作为背景,或者写到部分事件,或者写到日俄战争之后的东亚形势。

在当时的报纸上还发表过一些关于日俄战争的短篇小说,如《日俄媾和条约之秘密》(《新新小说》1908年4月2日)。《时报》1904年9月连续刊载了陈景韩的《马贼》(1904年9月21日)和競公的《中间人》(1904年9月24日),前者写到东三省马贼与日军呼应,侵扰俄军,毁电线杆,拆除铁路,与官府“中立”旁观立场对比,更引人同情,同时与古代的侠义小说相联系。而《中间人》,以“壮士”比喻日本,以“剧盗”影射俄国。“中间人”则指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讽刺意图明显。

在这些叙述“日俄战争”的政治时事小说中,《蜗触蛮三国争地记》则显得尤为独特。

二.《蜗触蛮三国争地记》的版本、内容及独特性

《蜗触蛮争地记》署名为“虫天逸史索隐,雕虫小技生笺”。据阿英考证,初载于杂志《著作林》(1907-1908年),开始为6回,后来加上康梁变法情节,扩展为16回,1908年出版了单行本。作者虫天逸史的具体情况不详。[10]

《蜗触蛮争地记》是一部寓言形式的章回体文言小说。书中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以蜗国喻中国,触国喻日本,蛮国喻俄国,小说在“虫天世界”的大背景下,触、蛮两国在蜗国境内展开了一场争地之战,结局以触国大胜蛮国,却在蜗国的领土上瓜分权益。小说生动叙述了日俄战争前后中国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也表达了中国(蜗国)变法图强以求复兴的愿景。

这本小说之所以在清末民初关于“日俄战争”小说中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该小说构筑了一个完整丰富的寓言故事来隐喻日俄战争,而且比喻准确生动,叙述夹叙夹议,回环曲折,与其它直接叙述战争的小说更具有文学性。小说的“题辞”中对该书作了点评:“隐射双关,钩心斗角,涉笔成趣,妙语解颐,庄列寓言,主文谲谏。古人称贾君房言语妙天下,苏东坡嬉笑怒骂皆文章,不是过也。洵为稗史中别开生面之作,凡喜读虞初者,当同深嗜癞之癖焉。”[11]读完全书,此评当不为过,的确是别开生面之作。比如,小说中论述蜗国选择中立的决策过程:

蜗牛王召三大臣计事。左丞相阿谀,免冠叩头曰:“臣愚,幸得备位宰相,然兹事体大,非臣愚所敢妄参末议,唯陛下圣衷自断。”外部大臣裘和曰:“两国抅兵,所谓鹬蚌相持,渔翁得利也。吾姑作壁上观,中立以待其衅,乘其弊而击之,此上策也。”右丞相应声曰:“善。”于是电告各国,宣布中立。策既定,三大臣以为晏然无事。湖山歌舞,粉饰太平,日于半闲堂斗蟋蟀为戏。

此段描写,生动形象地将朝中君臣的愚蠢得意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外文中穿插各种批注,画龙点睛,讽刺高妙。小说还探析了选择中立的原因:“盖前者几经败衄,故一遇敌人,即胆小如鼷,至是遂变排外为媚外,而画中立之政策焉。”实在积弱难返,一语中的。小说序词中作者提及“犹幸斯记乃蜗牛王命其臣话东,以国书蝌蚪大篆,作纪功碑,大书深刻,摩崖勒石,虽雨淋日灸,尚有偏旁点画可寻。亟命虫天逸史氏译述之。好古之士,以览观焉。”颇有古典小说“史传”的点评传统。

其二,将中国(蜗国)放置于与日俄同等的地位上叙述,综合叙述了战争的社会风貌,这与其它小说只叙述日俄争斗相比,更具有历史全景的眼光。同时,这本小说出版于1908年,国人对日俄战争已有一定冷静反思,叙述上更具广阔的视野。而《辽天鹤唳记》是叙述战争前期,《蒙边鸣筑记》叙述战争之后,《马贼》则只叙述其中一个侧面。

该小说不仅写日俄战争,而且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兴起,革命党的暗杀活动都作了简要交代。比如写义和团事变:“居无何,攻触蛮二国使馆,杀其使臣金翼使及其书记生蒲庐。二国大怒,率联军而攻之。妖民纷纷藉藉,各鸟兽散。蜗牛国大败。不得已,为城下之盟。议赔款,偿兵费,遣使谢罪,并为使臣立螭碑,以存纪念。”

日俄战争中,日本与俄国都是资本主义大国或后起之秀。而中国则在两国之间求荣。小说写到了这个背景,“至于蜗牛国内之羹沸,外交之波诡,殉国之血枕,革命之风险,其他政界学界,以及社会之种种现象,皆足以考见世变焉。”在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渔翁得利”的想法化为泡影,不仅如此,当初的中立态度,竟也成为了被继续侵略的一个借口。“是役也,蛮国战败之舰队,驶入蜗牛国境内。几经交涉,始将军装卸去。又侵入东省中立界内。蜗牛国不能禁止。至是,反援以为口实。继自今东省铁路,当让诸触,东省金矿,当让诸蛮。”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清政府的困境。

其三,该小说虽为寓言式写法,但对何以日胜而俄败的原因做了深入可信的探讨,这比其它小说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抒愤”。

在这场战役中,两方实力差距本就悬殊,为何最终俄国会大败于日本,进而丧失其在辽东半岛的既得利益?小说写到蛮国(俄国)率先攻击,却没有明确的作战计划。“其师众,群蛮聚焉,蜂屯蚁聚,不可爬梳。然轻而不整,漫无纪律。”而日本纪律严明,战略部署清楚“蛮王命海军四十艘,蚊子船八十艘,绕出好望角,直袭触国之海马岛。触王先命水师大将水潜龙,伏而代之。水鳖虫高竖降旗,惨败之水师以降,蛮国之水师歼焉。”作者认为其原因是:“魋结夜郎空自大,谁知吞象有巴蛇”,是俄国自大轻敌的后果。这一论述是有事实依据的。

以日俄战争为中心,小说还“幻想”了蜗国变法图强,最后战胜二国,收复失地。第十六回正是“征二国奉藩返侵地 朝四夷垂拱颂光天”。此时蜗国变法学习电学、丝业,武器先进,“蜗牛王遂召见朱知,询以所发明之电学。乃以磁铁螺丝圈,制天网,张之空中,凡数百里以内之飞弹,皆能吸收入网,亦以己名名其网,曰朱知网。自此学发明,凡空中电雷、空中飞弹、空中飞艇,皆无所施其技。蜗牛王闻之,大喜。”这段描写兼具晚清谴责小说与科幻小说的特点,想象奇特。“触王既败,大惧,尽返所遂之地。自蜈蚣岭以东,蠮螉塞以西,壤地数千里。蛮王不得已,遁入牛角尖岛。”以清末实际看,这完全是想象性“故事”,但作者认为以变法为切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最后使“蜗国”雄居世界文明之林,也代表了晚清有识之士的普遍愿望。

三.寓言小说的魅力

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前承甲午战争,后与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世界局势转变的关键战役。同时也是“远东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2]黄种人战胜白种人的神话更是让中国人也津津乐道,这种“自豪”多少有些尴尬。这场战争初期,就有大量文人以诗歌、戏剧、小说、弹词等形式叙述这场战争。与这些小说相比,文言寓言小说《蜗触蛮争地记》以寓言的形式,不仅准确地叙述了日俄战争的基本过程,而且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探讨了日本战胜,甚至日本强大的原因,表达了中国可以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天朝”复兴的道路。虽然想法及描绘的蓝图还显幼稚,其意识形态仍然是站在清王朝的视角上看待此次战争。但是,作为一部由旧向新过渡的文言寓言小說来说,无论是艺术上,还是叙述方式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反观中国人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作者对中国落后的“反思”及对“中国梦”想象与期待,都不失为一幅壮丽的“民族史诗”或“民族寓言”。

注 释

[1][日]和田春树.日俄战争:开战与起源(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2018:15.

[2]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5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75.

[3][俄]列宁.旅顺口的陷落//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5.

[4]见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921页。《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中称“绝非日本人,而为中国人托名‘气凌霄汉者之‘贾生”,齐鲁书社,2002年,第417页,刘永文《晚清小说目录》还录有一版署“无名氏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87页。

[5]朱红娟.晚清国难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23.

[6]任增霞.日俄战争与晚清时事小说[J].明清小说研究,2001(4):169-177.

[7][日]樽本照雄.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2:470.

[8]刘永文.晚清小说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90.

[9][日]藤村裕一郎.一本“战记”小说的日中转换——从《肉弹》到《旅顺实战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44-57.

[10]阿英.小说三谈[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

[11]虫天逸史.蜗触蛮三国争地记//奇天异地[M].沈阳:辽沈书社,1990:4.

[1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57.

基金项目: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日俄战争叙述”,项目编号:201910172076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