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1-08-27刘程程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美术教学法

刘程程

摘 要:近年来,新课改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这需要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后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由原本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建构探究,通过实践、思考、协作、运用,最终完成任务的方法。基于此,笔者在实践教学中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的设计·应用领域中《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中如何展开,通过问题层层推进教学,如何以丰富的活动形式串联教学,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如何融合运用,通过实践练习丰富教学等,使看似“遥远”的学习内容变得有趣。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核心素养 初中美术 服装色彩搭配

通过调查发现,在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学活动单一,未能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情况。在七年级下册《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设置任务,以任务带动学习,优化教学效果,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一、案例呈现与分析

本课共设置了两个任务,分别在新授部分和课堂作业部分,都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紧扣本课学习重点,以任务来带动整个课堂节奏,环节紧凑。

(一)第一个任务是在导入时设置以教师自身面临的问题为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围绕本课教学重点布置:能不能作为小服装色彩搭配师为老师完成一件职业装的搭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完成此任务为学习动力贯穿整个课堂。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与亮色。

1.紧密联系生活,知行合一。播放课前对学生的调查采访,了解学生生活中是否关注自己服装的色彩搭配,先从学习者自身生活入手,激发兴趣。提出任务:老师参加一个公开课的活动需要穿着得体的职业装,苦于难以搭配色彩,而求助学生帮帮忙。换位思考,角色翻转,由通常的学生请教老师,变成老师求助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师将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放到课堂上來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服装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实用性。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仅是艺术气息的熏陶,也可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美化和服务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课堂进行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及时地开展实践练习。在小组合作环节中,教师营造真实情境,大屏幕背景显示衣柜的图片,教室内放置实物——木质衣架悬挂多款不同色彩的上衣和下裙。学生们通过实物进行色彩搭配,亲自触摸、调整、分析、感受,亲手为老师选出合适的搭配,把书本上的彩图变成生动的实物,在实践中展开讨论,边思考边动手,这些都将给孩子们带来鲜活的体验和深刻的记忆。完成任务的同时,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得到了解决。

2.运用多媒体技术,增效增趣。在本课中教师多次运用photoshop软件给学生展示或让学生上台进行实操,有效增强了师生互动和教学的趣味性。第一次是从李可染《万山红遍》的作品中学习同类色搭配,师生合作通过photoshop软件调节饱和度,鼠标点击来进行拖拽按键的方式观察饱和度的变化,在尝试中保留最合适的搭配,从而学生得出结论,服装上下搭配色彩的饱和度差异不宜过大。第二次是请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把适合的校服拖拽到给定的人物身上,可在软件上任意调整服装色彩、上下搭配、场合等都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学生纷纷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体验感更强,掌握知识更牢固。第三次是教师示范环节,教师先在黑板上手绘出图稿,然后把图稿导入到电脑中,通过photoshop软件打开图稿,逐步添加不同部位的色彩,如裤子先选择填充灰蓝色,上衣色彩的选择可在调试栏中通过调试得出低饱和度的玫红与灰蓝可构成合适的搭配,最后再逐步添加背景完成示范,让学生看到生动的色彩调配过程,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审美。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在本就强调视觉冲击的美术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广泛好评。

3.课堂活动丰富,形式多样。课堂上缺乏有趣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而过于复杂的活动会消耗时间,无法实现高效课堂,所以活动的选择和把控尤为重要。在本课中教师组织了灵活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达到预期效果。在分析大师服装色彩时,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在探寻服装色彩发展史时,引导学生自主翻阅书籍查找,丰富内涵。一改以往传统课堂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虽是美术技法的学习,但是对于书籍内容的掌握不容忽视,美术教学依然要有书香气息。教师还通过photoshop软件让学生在线使用鼠标点击拖拽不同的服装进行自由搭配组合,这种游戏的方式是学生在玩中学,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重难点,强化记忆。当协调色的运用有难度,学生不好掌握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物来感受协调色搭配的美,因势利导还让学生懂得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场合的服装色彩搭配都各不相同,实现由课堂上的学习真正服务于现实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在作业展示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准备好背景板,让学生在上面自由组合进行创意展示作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4.问题承上启下,引发深度思考。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本课教师紧扣课堂重难点,采用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不断在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如出示的手绘图中哪些款式适合老师在课堂上穿?我们是否可以赋予这些服装美妙的色彩?引出本课的重点,学会服装的色彩搭配。在带着学生们向大师学习的环节中,先从代表作品入手,比较三幅同样都是蓝色的服装设计,在色彩搭配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色彩基础,依据色相环,师生共同探索,得出现今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服装色彩搭配的三种方法。

紧接着追根溯源,深掘文化内涵,提问谁对我国服装色彩的历史发展有了解?引导学生翻看书籍自行查找总结答案,得出: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服装的色彩搭配都有所不同。色彩有很多种,不同的色彩组合起来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魅力,对比色通常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何在职业装中使对比色搭配出既醒目又和谐的效果?而同类色看起来很好搭配,似乎只要在相同色相中选择就可以了,但果真如此吗?在搭配时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当一堆服装摆放在你面前时,不同色彩的上衣、下裙、外套、打底衫等,眼花缭乱,谁能来实际操作一下,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帮老师快速进行搭配呢?除了职业装,我们在学校穿的校服在色彩选择上是否有要求?场合不同,我们选择服装的色彩是否会有变化?……这些问题非常有针对性,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的第二个任务是为自己父母设计一套旅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这也是本课后半段的课堂练习。教师会把事先准备好的任务卡发给每位同学,任务卡中有任务目标、色彩原理、情况分析和色彩搭配设计等,学生按照顺序进行填写和绘画,逐项完成任务卡。把本课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独立创作出一幅完整的作品。疑问从生活中来,运用课堂所学再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总结与反思

本课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围绕任务展开学习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一步步揭开谜团,在做中学。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完成任务,提高主观能动性。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并且好奇心较强,此方法运用在美术课上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课堂紧密联系生活,让课堂所学能够做到美化生活,学以致用,该教学法符合当前时代背景,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课课堂教学内容较多,且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形式多样,对于教师在各环节时间上的把控是个考验,既要做到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又要有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学生实践的时间不易长,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但同时要在本节课上解决好重难点,这对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细节处要做到不繁琐,学生滑动鼠标操作选项栏时,教师一定要提前都调试好,软件与PPT的切换也不易复杂,提前在电脑上打开需要显示的页面,节省课堂时间。想营造做中学的轻松氛围,在多处用音乐烘托气氛时,要把握好选择的类型,控制好音量,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注:本文系2020年度安徽省教科所一般项目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K20054

参考文献:

[1]陈适.浅谈任务驱动对儿童绘画表达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2,(4).

[2]王庆宁.设计任务驱动学习成就高效美术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8,(28):28.

[3]王爱春.学科外“任务驱动,汇合体验”美术综合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3,(09):7-8.

(合肥市行知学校 安徽合肥)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初中美术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