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坏情绪来时,温柔接纳自己

2021-08-27博度

分忧 2021年8期
关键词:维格同理负面

博度

每一天都要选择原谅自己。你是人,有缺点,最重要的是你值得被爱。

——艾莉森·玛丽

和情绪相处,就是和我们自己相处,和自己和解,好好爱自己,才能让我们身心和谐,从容地走过这一生。

情绪是指人有喜、 怒、哀、 乐、惧等心理体验,这些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

接受自己的情绪

情绪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影响我们的生活,乃至身体。对每个人而言,面对情绪,我们首先要关注五个方面:

1.分辨出自己当下的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是觉察自己当下的感受,接着问:我为什么难过、生气?想想自己的答案,就能够面对、解决。

2.坦然面对“不好的情绪”

我们很容易认为某些情绪是“不好的”,应该摒除,例如悲伤、失落、暴躁、低潮、怒气等。

3.温柔接纳自己,适度发泄

职涯训练师勒维齐(Christine Lewicki)指出:“停止抱怨,不再让情绪堆积成无法攀越的高山,不再放大自己的忧虑。”

4.“快乐”并不容易,不必强制乐观

面对不舒服的情绪,例如愤怒、苦恼、焦虑时,花点时间想想“眼前的事实”和自己“对这件事的心理感受”。好好分辨“事实”与“感受”,避免将力气误用在一味抗拒上。

5.接受情绪就是接受自己

每天给自己几个目标和希望,多站起身付诸行动、活在当下,就能感到快乐,也更能掌控情绪。专注在“解决问题”上而非情绪本身,就能转移情绪焦点。

留意5种情绪预警

我们试着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的时候,你就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情绪了。

1.当身边的事不再有趣

内心的小宇宙最常出现的独白可能是:好无聊!没事做!眼前明明还有尚待执行的新工作,但你就是提不起劲、一拖再拖。

此时就是心灵需要充电的时刻。单独去趟图书馆、选家店喝杯咖啡,到平常想去却老是没空去的地点散个步,都能让心和脑放空。好好沉淀自我之后,才能感应到环境里的新刺激,重拾生活的乐趣。

2.老是想着扫光所有的食物

许多人靠“吃”来减压,从外食到家里的零食柜,通通都想吃下肚。美其名曰犒赏自己,但其实是逃避压力源,变相戕害自己的健康和身材。

3.一点小事也抓狂

抓狂,代表你感觉无力驾驭生活里的小事,这时该让自己停下来、好好倾听自己內心的声音。可以反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理性厘清现状──搞砸这件事就是世界末日?

问候自己──我有没有吃好睡好?换个心情能不能恢复?

寻求协助──不必羞于求助,外援总能舒缓并抚慰紧迫的情绪。

4.对家人发怒

如果平常你是个温和的人,却对家人无故发火,代表你的身心出现状况。建议暂时隔离自己,例如到房间冷静、听喜欢的音乐、玩个手机游戏、抱抱猫猫狗狗、浇浇花草,想想发怒的真正原因。

5.想躲起来,让别人找不到

这并非捉迷藏游戏,而是迫切需要单独安静的自处时间。可以试着独自用餐或购物,甚至和伴侣家人商量,让你单独外出几天,跟自己好好相处。这段时间宛如自我充电,照顾好自己之后,才能照顾好家人。

“情绪垃圾桶”不好当

除了面对自己,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一个人际网络中,别人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做别人大吐苦水的垃圾桶,并不是一份好差事。心理学家认为,处理别人的坏情绪其实是一门专业,也非常需要技巧,向专家们偷学几招,下次周遭有人深陷痛苦中,或许你能及时拉他一把。

1. 将负面情绪当作“拼图”,而不是“问题”

临床心理学家维格诺(Nick Wignall)认为,焦虑、挫折、忧虑等情绪常被视作“问题”,你会等不及想帮亲友、伴侣、死党甩开这些负面思维,但苦口婆心相劝后,并没多大效果。

维格诺建议,与其将别人的坏情绪视作“问题”,不如当作“拼图”。不要对坏情绪的人说教,而应该试着思考:“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痛苦?”“是不是有外在因素影响他的情绪?”“或许坏情绪对他有好处,并不是一无所获?”像做拼图一样,去完成他形成今天情绪的前因后果。

2. 发挥“反向同理心”

同理心是设想对方的处境,试着思考在同样情况下,自己会怎么思考与行动,但维格诺认为,更有帮助的是“反向同理心(Reverse Empathy)”,也就是回想自己的经历,是不是也曾遭遇相同处境?

用这样的角度思考别人的坏情绪,比单纯的同理心更能理解对方的挣扎或不满。正因为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而非凭空想象,自然知道该给予什么帮助和支持。

3. 采用“反映式倾听”

“反映式倾听(Reflective Listening)”的技巧,就是不管对方说了什么,你像镜子一样,把同样的语言反射回去即可。

例如假使你的另一半抱怨:“你都不听我说话,只爱说教。”你的回答应该是:“听起来你好像觉得,我只会给意见,而不是真的聆听。”

维格诺表示,虽然这样的对话听起来有点呆,但是能让对方感觉你和他站在同一阵线,能够感同身受并理解他。用心倾听往往比积极给意见更加有助益,也更能加深彼此的关系与互动。

4. 你只需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感同身受固然重要,但如果把别人的痛苦都揽到自己身上,你恐怕也会被负面情绪淹没。关系专家摩尔(Michele Moore)提醒,每个人其实都经常性地受同事、朋友,以及伴侣的任何正面或负面情绪影响。为了不让自己也卷入负面漩涡,务必时时告诉自己,别人的痛苦、压力,并不是你自己的痛苦和压力。

支持、理解他人,并不代表自己也要承接对方的痛苦。别把他人的坏情绪视作自己的责任,请提醒自己:你无法控制别人的情绪,自然也无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

安抚情绪的妙招:独处

在社交媒体泛滥,信息轰炸的时代,独处有非常大的好处。独处与孤单不同,独处是主动选择,与出于被动,甚至略带自艾自怜的孤单,大相径庭。美国生活网站《Life hack》指出,享受独处有助锻炼心理素质,以下就是四大独处益处:

1.恢复“内在力”,充饱续航力

人是群居的动物,但是往往为求与人融洽相处而耗费大量心力,像是细心解读他人情绪、观察他人言行反应,偶尔还要扮演解语花、开心果,其实颇为伤神。这时唯有适时独处,才能让心灵重新回复原有平静与敏锐感受力。

2.倾听内在清晰思虑

想要逃脱日常纷扰,确认自己的内心意向,厘清对外在事物的看法,自然需要为自己安排独处时间,暂离外界喧嚣与手机社群软件的叮咚声,由自我对话展开内省反思。

3.凡事有定见做自己的主人

除了恢复内在感受力与明晰思辨能力,独处的另一个好处,是让人更有定见。能够坚定抉择,是因为透过自我对话已有过深思熟虑,与听从旁人意见、碰运气做决定的惴惴不安,截然不同。

4.懂得生活享受当下

不太过依赖他人陪伴或习惯事事征询他人意见,长期独处会培养自得其乐的能力,真正懂得生活。害怕落单的人,若是无人相伴,可能宁愿不上餐馆;善于独处的人却能全心享受美食,即使独自旅行,也能回到“行万里路”初衷。

所以,学会独处,其实就是学会和自己相处。不过,凡事各有优缺点,保有能独处又能群居的弹性,或许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责编/江心

猜你喜欢

维格同理负面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寻找戴明王子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滑落还是攀爬
给他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辉煌的沉默者
真正的世界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