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2021-08-27许达哲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株潭规划建设

许达哲

长株潭是湖南经济最具活力、发展基础最好的地方,也是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的重要增长极。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对更好地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彰显新担当十分重要。要在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举全省之力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

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推进长株潭一体化

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实施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比如,去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又比如,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提出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特别是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强调,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长株潭一体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长株潭一体化是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推进的重大战略,是全省人民特别是长株潭三市人民多年的期盼和夙愿。1984年正式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1997年开始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4年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和不懈努力下,长株潭一体化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2020年长株潭地区经济总量1.76万亿元,占全省的42%以上。可以说,长株潭一体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新就新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三高四新”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对长株潭一体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就新在进入新发展阶段,长株潭完全可以通过一体化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新就新在长株潭一体化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不仅是湖南的核心增长极,也是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推进长株潭一体化重大意义的认识,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动员起来、行动起来,高位推动、统筹推进,全力以赴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抓出更大成效,取得更大突破。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紧抓实长株潭一体化各项重点工作

《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长株潭三市和全省各地各部门都要抓好落实。下一步,要抓住一体化要素,解决影响阻碍一体化的问题,突出抓好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

统筹推进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长株潭一体化要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规划好长株潭三市各类资源,科学谋划区域内空间和产业布局。要以空间规划为抓手,加快三市规划融合发展和片区功能重组,统筹编制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协同推进国土空间开发和土地利用,对长株潭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统筹统管,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这里强调一下几个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问题:一是长株潭三市建成区的发展,特别是如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集聚人才;二是长株潭接合部发展和生态绿心保护建设;三是湘江两岸的规划布局;四是湘江新区及九华、湘阴等拓展区规划建设;五是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区域开发利用;六是浏阳、宁乡、醴陵、韶山等地的建设发展;七是湖南革命军事馆建设、韶山创新成果专题展示馆建设等。要对这些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有机衔接、统筹建设。要立足于长株潭三市产业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编制好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统筹区域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全力打造“3+N”先进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中,既要进一步锻长板,围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打造产业集群,提升全球竞争力;又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主动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数字产业、电机电磁驱动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长株潭三市要有抱团发展的思想,既注重差异化布局,又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做深做精做强,构建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相互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长株潭一体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改善生活、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建设生产生活便利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要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方面的作用,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快长株潭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物流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要坚持效率优先、持续发展,真正畅通起来、循环起来,便利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生产生活。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在长株潭均衡分布,在社保、住房保障、医保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同城化。要在继续提高长沙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让株洲、湘潭普惠共享更多优质公共服务。要共抓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制定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完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执法,重点加强“一江一心两岸”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解决水、大气、土壤污染问题,率先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

统筹推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省委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和推进机制,就是要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运行有效的一体化推进机制,打通痛点堵点,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规划纲要》和《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举措,要抓紧研究梳理,提出具体工作方案,推动落实落地。要借鉴兄弟省市和省会城市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在区划调整等方面研究推出一批事关全局的关键改革举措。要坚持扩大开放,既抓好长株潭三市内部开放,加快形成标准规则统一、要素自由流动、高效有序运转的开放市场;又敞开面向世界的开放大门,协同推进开放合作,共建全方位高层次开放平台,合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利用好湘江新区、自贸区长沙片区、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株潭三市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加强融合对接和联动发展,放大对外开放辐射带动效应。

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必须做好人才和科技两篇文章。要优化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人才引进、评价、待遇等政策,打通人才跨区域流动障碍,营造吸引人才的大环境,特别是对落户、住房、医疗、税收、子女就学、创业扶持等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去研究解决,出台配套政策,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打造人才集聚地。要充分发挥三市高校数量众多的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布局,承接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合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落户长株潭,加快建设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打造国家区域创新中心;要建立创新联盟,加大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要大力支持“三区”“两山”“三谷”发展,强化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打造一批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区。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长株潭一体化的强大合力

要认真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五年行动计划》,做好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扎实抓好政策清单、重点任务清单、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落实落地,大力推进“十同”,确保一件一件办,件件抓落实,件件有回音,办一件成一件。长株潭三市要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站位高一点,全局意识强一点,协调精神好一点,同向发力、分工协作、齐抓落实,特别是要在政策一体上积极作为,坚决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规划统筹、政策配套、项目支撑、体制机制创新的工作体系,形成政策集成效应,提升区域整体吸引力、竞争力。省直有关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在政策、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一体化的工作要加大力度,阻碍一体化的做法要踩住刹车。总之,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长株潭一体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前进一大步。

猜你喜欢

株潭规划建设
人类活动对长株潭城市群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武汉市城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阶段比较分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课堂进公园 画笔绘春天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