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真龙壶”的文化意蕴

2021-08-27钱静

佛山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紫砂

钱静

关键词:紫砂;真龙壶;艺术韵味

1前言

宜兴紫砂壶汇聚着材质质朴的紫砂泥,制壶艺人的艺术匠心,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壶本身的美好寓意,紫砂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與许多传统文化都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许多紫砂壶的创作中都可以看到“龙”的身影,历史上,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神圣庄严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代表,几千年来凝聚着中华民族儿女的心。在古时候,人们想象中的龙就可以兴云施雨,受万民敬仰。古代封建时代的君王更是将自己比作龙的化身,以此来统治万民,树立自己的权威,“真龙天子”更是可以看出帝王对于龙的尊重和喜爱,因此龙也获得了极高的历史地位以及文化艺术地位,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与艺术创作。

2紫砂“真龙壶”的造型

“真龙壶”(见图1)优美的造型设计,是依托制壶艺人精湛的制作技法完成的。一把完美的紫砂壶作品,壶身要饱满顺和、线条流畅,壶嘴小巧精致,恰到好处,壶盖如画龙点睛之笔,严丝合缝,得体自然。壶盖与壶身必须看起来和谐统一,具有自然活泼的感觉,融为一体,此外壶器的各个部位衔接要整齐统一、明快简洁、交代清楚,塑件要形象逼真、精致玲珑,装饰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整体相得益彰。以上的作品要求都需要制壶艺人扎实的制壶技巧,熟练掌握制作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步骤的熟练掌握,如果没有扎实熟练的基本功,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审美、出众的构思能力,那就不可能做出一把好壶,最完美的造型设计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践。“真龙壶”壶身整体圆润饱满、浑然一体、大气自然,颇有古君子之风。整体的搭配自然协调、线条流畅,富有庄重神圣之美,既不显得过分呆板,也不会显得过于散漫自由,轮廓鲜明突出,气韵活灵活现,引起大家对于古典庄严之美的同感,在该壶的装饰上多以贴塑为主,整条神龙盘踞在紫砂壶壶身,神态自若、器宇轩昂、傲世东方。龙是中国古代的祥瑞之兽,因此对于龙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是吉祥平安的守护神,龙的威武形象深入人心,龙能驱赶鬼怪,也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困难的克服精神,也是人们内心不屈不挠,敢于向苦难斗争的体现,“真龙壶”结构气势宏伟、大气洒脱,体现着作者博大的胸襟,宽容大度、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3紫砂“真龙壶”的艺术美感

“真龙壶”作为一件富有艺术感的作品,兼具了艺术感和实用性的特点,艺术性的结合是自然直接的,通过制壶艺人精湛的制壶手艺,壶把舒适、出水流畅、造型出众,令人爱不释手,此壶选用原矿紫砂泥精制而成,是一件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整体都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令人爱不释手,壶身硬朗明快的线条透露着生机勃勃,呈四方形块,壶嘴婉转精致,此壶为紫砂壶传统样式,简洁明快、庄重素雅。壶身整体像一枚古代帝王的玉玺,从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庄严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讲究形式美,形式美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对立追求统一,使壶的整体具有平衡感,“真龙壶”所显示出的就是作为九五之尊的对称之美,造型霸气十足,柔韧却富有韵味,壶寓意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让我们感觉到家国情怀,也把我们带回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4紫砂“真龙壶”的文化意蕴

紫砂“真龙壶”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从最初的物质与知识的匮乏到今天物产丰富、国富民强,把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因为如此,使“真龙壶”得以从众多方器中脱颖而出,有趣、生动、美好、奋斗,也象征着一直勇往直前的紫砂壶文化,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紫砂“真龙壶”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每一位艺人的摸索与研究,从古时候普普通通的器皿转变成了如今享誉世界的紫砂壶。作品也从单调的线条变成了一个富有神韵的形体,飘逸灵动、出水顺畅、手感极佳,可以说“真龙壶”的艺术韵味是整个紫砂艺术的灵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也体现了艺术作品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鼓舞,让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5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世界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我们用心去探索紫砂壶的艺术魅力,紫砂文化才能有新的生命力和生机,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经过无数制壶艺人的领悟与传承,才成就今天独一无二的紫砂王国。这样的文化需要一种为艺术奉献的精神去守护它、保护它、传承它。现代的年轻人应该以继续传统文化为己任,用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文学素养为紫砂业添砖加瓦,以此来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

猜你喜欢

紫砂
“紫砂九隽”汇新英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刘少白
简述紫砂作品《规箴》的形态特色
也谈紫砂精品《僧帽壶》的创作构想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论紫砂作品“三足如意套壶”的创作感想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