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辽宁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维度
2021-08-27陈克鑫
陈克鑫
〔内容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辽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上下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但当前发展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继续推动辽宁向高质量发展方面转型。
〔关键词〕辽宁 高质量发展 五个维度 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2021年,辽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全省上下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地区生产总值5844.9亿元,同比增长12.9%。但是,当前发展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辽宁向高质量发展方面转型。
一、深刻理解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2025中国制造辽宁行动纲要》为核心,推动辽宁工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并进而带动形成以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为技术背景的产业变革,甚至在更大范围内带动形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不同产业之间边界渐趋模糊,如传统制造业将制造与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而同产业领域相互渗透和融合,也催生出全新的服务业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均在不同程度地改造着传统产业。这为辽宁工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也乘势推出了《2025中国制造辽宁行动纲要》。
辽宁应当以《2025中国制造辽宁行动纲要》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推动辽宁工业由2.0或者3.0向工业4.0转型。一是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行动计划,不断提高产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和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辽宁工业主要行业中的原材料行业向精深加工转变、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二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围绕辽宁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机器人等15个重点领域,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三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发挥辽宁是军工大省的优势,鼓励军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地方企事業单位尤其是涉军企业参与到军工方面的科研中,从研发源头参与推动军民融合。鼓励加强对军民两用技术的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其在辽宁企业和军工企业中的相互转化。
二、深刻认识消费升级的发展潜力,以解决供需矛盾为指向,推动辽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
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消费是国内大循环这个闭环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才能得以良性运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大概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食品消费下降,而轻工业品消费上升,这是在满足温饱后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由此带动来了我国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在实行住房商品化制度之后,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由传统的衣食住行向住房转变,并直接带来了房地产行业长达近20年的黄金发展周期。在这个阶段,由于房地产的带动效应较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三是2010年以来的消费升级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日益增加,出国游、品质消费、私人定制等消费现象日益普遍。而且,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型,“房子是用来住的”观念深入人心,房地产已经难以再成为支柱行业,消费被赋予了更大期望。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消费升级的趋势更为明显,人们更为注重在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这些产业和行业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的进一步升级,消费者个性将充分释放,将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买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目前的消费领域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消费升级的需求与消费供给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矛盾。由于当前消费升级主要涉及服务业,因此,我们应以解决供需矛盾为指向,深刻认识消费升级的发展潜力,推动辽宁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我们认为,一是要推动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和线下各具优势,线上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线下体验感强,部分消费者注重感受体验的乐趣,尤其是零售业。应当推动以批发、零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工业设计、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融合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向线上拓展发展。二是要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一方面,夯实“硬基础”,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另一方面,优化“软环境”,破除思想上“重生产轻流通、重制造轻服务”的意识,破除制度上的区域壁垒、政策障碍、准入门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是打造辽宁服务品牌。着眼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和服务品牌评定机制。制定出台辽宁服务品牌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确定品牌创建的工作目标、工作机制、主要任务和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服务业企业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等,并制定一定的奖励政策。四是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对辽宁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整理,研究并制定辽宁地方标准的制定计划。组织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制定地方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积极鼓励辽宁服务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承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三、深刻把握绿色发展理念,以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为原则,推动农业和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赖于人口红利,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了经济长达几十年的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在当前形势下已经难以为继,尤其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形成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促进工业的节能减排,推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对于辽宁而言,要深刻把握绿色发展理念,以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为原则,推动农业和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发展。一是在食品安全的总体要求下,辽宁农业向着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信息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规模化就是要有一定规模,辽宁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各地区应该都能实现一定的规模。品牌化就是要用公司的形式组织生产,形成自己的品牌。生态化就是要原生态和无污染或者少污染;信息化就是要和互联网相融合;融合化则是农业和文化旅游、加工制造等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根据环保部规划院的测算显示,“十三五”全社会的环保投资是“十二五”的三倍以上,而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点的提出,将极大推动环保投资增长,有媒体估计或能达到百亿能级。可以说,环保产业是一个潜在需求无比旺盛的朝阳产业,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我们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着力推动环保产业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辽宁环保产业。
四、深刻布局扩大开放,以“引进来”“走出去”为路径,推动人才、资本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对外开放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議》)明确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将是推动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
在对外开放方面,辽宁应该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布局扩大开放,以“引进来”“走出去”为路径,推动人才、资本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一是“引进来”,要把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形成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引进不仅表现在贸易上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也表现在要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高端人才。二是“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与市场。未来,辽宁企业需要主动到全球去整合资源,尤其是整合科技和研发资源,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收购国外研发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开拓海外市场。
五、深刻谋划国资国企改革,以市场化机制和混合制改革为导向,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发挥国有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心。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01.3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1.5倍;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到80家。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国有企业在营利能力和竞争力方面,同优秀的民营企业和跨国企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重点之一。《建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
目前,上海、广东等省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辽宁应借鉴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改革经验,以市场化机制和混合制改革为导向,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依托分类改革模式和方法,推动国有企业去行政化。对于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其市场化运作的适应力和自觉性。对于公益类和准公益类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革,国有资本保持控股地位。二是实施混合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并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产权条件,也为国有企业顺利转制提供契机。以市场化机制和混合制改革为导向,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助于推动辽宁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化主体,激化企业活力,助推辽宁振兴。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