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华工厂,陕甘宁边区的工业明珠
2021-08-27强晓凤
强晓凤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36年5月,国民党对陕甘苏区进行围剿,为打破这种不利局面,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红军组成西方野战军开始西征。1939年国民党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对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严禁法币、粮食、棉花等生活必需品流入边区,而边区的皮毛、甘草、食盐等土特产品也被阻止输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供给受到严重威胁。1940年,处在国民党封锁中的陕甘宁边区,又遇到了严重的旱灾,民食维艰。
1936年6月21日,盐池县城解放。其后盐池县城市革命委员会、中共盐池县委相继成立。面对重重困难,1939年毛主席向边区人民发出了“自己动手”的伟大号召,在边区政府和盐池县委的领导下,全县生产自救的群众运动蓬勃展开,男女老少齐动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盐池县政府借大生产运动的东风,动员了300多人与边区派来的军队一起到盐湖挖盐,运销边区各地及甘宁绥等地,换回小麦、种子、布匹、农具等日用生活资料。军民的生产自救,打破了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封锁,活跃了边区贸易,支援了抗日战争。
支援抗战,建厂元华
1940年6月,甘宁边区组织三边绅士参观团到延安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工厂、学校和商店,盐池县商会会长靳体元受到了很大启发,他萌发了在盐池县办工厂的念头。由延安返回后,他向县政府提出了“公私合营办厂,政府提供资金、工具、技术工人帮助”的建议。
1941年9月,靳体元再一次到延安参加边区参议会。在延安,边区建设厅厅长高自立与靳体元一起分析了在盐池开办工厂的有利条件,由此,更加坚定了他办工厂的信心,他决定弃商从工,要为边区人民和支援抗战贡献一份力量。他与阎志遵(县长)、孙璞(民政科长)、杨华亭(商务会长)等8名议员联名提交了在盐池开办毛纺织厂的提案,最终獲得通过。靳体元以自己名字和杨华亭名字,各取一字,取名“元华工厂”。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盐池县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工厂诞生了。
多种经营,名声大噪
1942年,元华正式投产。工厂最初只有2名工人。
后来厂里设织毯、织袋、毛布三个股,生产人员50多人。主要生产制作擀毡、织毛口袋、裁绒毯、绒片等。除此,还兼营一些土特产生意,如收购羊毛、羊绒、甘草等。后将县联社并归元华工厂,双方统一核算,联合经营,名称均在。这样元华工厂成为集“工、运、农、牧、商”为一体,多种经营的生产组织。按照业务,工厂分为4个生产部门:一是工业生产,设4个生产组,即毛布组、地毯组、擀毡组、口袋组;二是运输队;三是农牧场;四是供销合作社。
1944年2月10日,元华工厂召开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4月10日第一次董事会召开,这两次会议标志着元华工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了全盛时期。1944年7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接见边区合作社英雄模范人物时,向靳体元详细询问了工厂情况后,毛主席说:“元华工厂办得好。”7月9日,《解放日报》刊登《盐池靳体元先生创办元华工厂》,介绍了该厂创办及发展情况。
坚强后盾,盐池骄傲
元华工厂的建立,带动和促进了盐池全县的手工业发展,计划生产和按劳分配的管理模式,为边区工业发展树立了很好的典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元华工厂的发展,除了为人民群众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外,还带动和促进了盐池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的积极性。县政府和抗联协助元华工厂组织发动妇女纺线。到1945年,参加纺线妇女达到1000余人,纺车也增加到820辆。纺线活动不仅解决了元华工厂的毛线供应,而且增加了群众收入,调动了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1942~1945年,元华工厂凭借自己的特色——羊毛,为边区干部和八路军将士制作出各类毛纺织品共计12万余件,还有大量毛袜、手套、军鞋等等。工厂为巩固边区,支援抗战,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为盐池积累生产经验以及发展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坚强后盾,也是盐池革命老区人民的骄傲。
1947年3月,马鸿逵军队配合胡宗南派兵侵犯三边和陕甘宁边区的盐池地区。盐池失陷后,元华工厂遭到国民党军队抢劫和破坏,除厂房以外,所有设备和财物皆被洗劫一空,毁之殆尽。元化工厂遗址现已成为商品住宅区。
2008年,元华工厂原样被复制到盐池县革命历史纪念园内,以纪念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