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追踪直接破获命案22例分析
2021-08-27傅少华李平娜徐晓丹
傅少华 李平娜 徐晓丹
(作者单位:傅少华、徐晓丹,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210012;李平娜,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使用警犬追踪,直接抓获和搜获犯罪嫌疑人,为2起命案的快速、成功破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警犬使用成功的背后,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
一、警犬追踪抓获犯罪嫌疑人
2020年4月22日,烟台开发区某镇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杀害2人后逃跑。市公安局、开发区工委管委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立即破案。由于案发现场偏僻,犯罪嫌疑人未携带任何通信设备,也没有留下相关视频线索,技术手段无法追踪其踪迹。在继续进行摸排走访的同时,领导果断决定,抽调警犬参与破案,充分发挥警犬的作用。
接到刑侦支队领导指令后,警犬训导员徐敬伟迅速携追踪犬“闪电”赶到案发现场,经过仔细勘查,通过提取的现场气味源,携带警犬到犯罪嫌疑人家中认真比对甄别。在犯罪嫌疑人家中,警犬有明显的示警反应,从而为确认犯罪嫌疑人身份提供有力支撑,为进一步侦破案件提供正确方向。4月23日11时许,在侦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某村有活动迹象,训导员立即携带追踪犬“闪电”赶到现场,从犯罪嫌疑人家中提取的1只鞋垫为嗅源,带领追踪犬在犯罪嫌疑人出没的可疑区域进行搜索。训导员带领警犬搜索追踪,一路经过村庄砖混路面,沙石路面、土路、农田、苹果园等各种复杂地形,其间,因地形环境复杂,警犬追踪时断时续,对训导员的信心是种极大的考验,如果没有平时的扎实训练及训导员对警犬的充分信任,往往训导员会失去信心,从而在现场错误引导警犬,错失找到犯罪嫌疑人的时机。最终,经过近2个小时的搜索追踪,在水渠附近的1个石砌小屋门口,警犬有示警反应。通过进一步搜查,在小屋内发现了藏匿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见身份败露,立即往屋后的山上亡命逃窜, 训导员携警犬在其身后紧追不舍,追击1000余米,终于在山上的上坡处,成功将其抓获归案。
二、警犬追踪直接搜获命案嫌疑人
2021年4月4日,山东烟台海阳市公安局接到报警:该市某镇一女子称其丈夫从烟台回来一直未归家。当日下午5时许,有群众发现其丈夫汽车停靠在该镇某村的路边,经勘查发现车上有刀具及血迹。4月4日23时许,经各种侦查手段发现,于某已将与其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XXX及其女儿XXX2人杀害后潜逃。
4月5日6时许,烟台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接到刑侦支队领导的指令:要求抽调刑侦犬赶到海阳,加上海阳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出动的3人3犬,共同搜捕犯罪嫌疑人。到达现场后,警犬训导员立刻开展工作,训导员姜立春根据现场情况及车辆停放的位置,初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弃车徒步逃走。遂决定以车辆为中心,先利用追踪犬“黑豹”以车上犯罪嫌疑人残留的气味为嗅源进行追踪。同时,利用搜索血迹、物证的警犬进行配合。经过相关准备工作后,训导员以车辆为起点指挥警犬搜索追踪,警犬“黑豹”上线后迅速向西追出,因现场车辆北侧就是山区,主观认为犯罪嫌疑人一般都会逃到山区,而警犬追踪的方向相对来说是一处较低且开阔地。起初训导员并没有信心确定警犬追踪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训导员本着在现场要相信警犬的心态,一直跟随警犬向西追踪,1个多小时后在到达距车辆2千米左右的一处玉米地时,“黑豹”明显兴奋起来,随后发现一具男性尸体,后经证实为服农药自杀的犯罪嫌疑人于某,此案至此告破。
三、分析总结
通过以上成功案例,可以看出警犬技术的使用为案件的及时侦破发挥了关键作用。警犬技术能发挥主要作用,与在追踪搜索使用过程中训导员对警犬的充分信任有很大关系。通过以上案件警犬的成功使用,我们认识到:
(一)警犬技术使用要有时效性。案件现场使用警犬技术,要做的第一时间使用,充分利用警犬技术的特殊性,警犬越早到达现场对警犬技术作用的发挥越有利。
(二)现场指挥员及训导员要充分相信警犬,在案件现场使用警犬,在警犬与人的惯性思维出现不一致时,要充分相信警犬。训导员在现场进行的所有工作都是依靠警犬开展的,训导员要对自己的警犬有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警犬才能客观地对现场情况做出判断。以上案例警犬能够成功发现犯罪嫌疑人,与训导员对警犬的信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训导员按照惯性思维人为干扰警犬搜索,将会错失找到犯罪嫌疑人的机会。
(三)警犬技术在现场发挥作用要有平时的扎实训练。警犬技术能在案件现场发挥作用,离不开日常的训练工作。在训练使用上,利用考核引导警犬技术向实战化发展,在平时的训练检测中,积极推动实战化训练检测,利用各地特点模拟现场进行全过程检测,以提高训导员及警犬的实战化配合。
(四)警犬技术的良好发展,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警犬工作布局合理,发展均衡,充分适应公安工作特点,才能为警犬工作参与多起案件的侦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