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部麦区优质小麦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2021-08-27尤希宇王雪萍沈海根
尤希宇 沈 婷 王雪萍 沈海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苏州 215200)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州市南部麦区(特别是吴江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以替代当地种植年份较长的“扬麦16”和“宁麦13”等老品种,笔者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苏州(吴江)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对多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供试小麦品种为“镇麦15”“扬麦29”“明麦133”“农麦88”“隆麦28”“镇麦10号”“扬麦16”。其中,“镇麦15”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等选育的中强筋小麦品种,“扬麦29”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强筋小麦品种,“明麦133”是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选育的强筋小麦品种,“农麦88” 是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强筋小麦品种,“隆麦28”是江苏天隆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筋小麦品种,“镇麦10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强筋小麦品种(CK1),“扬麦1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中筋小麦品种(CK2)。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在苏州(吴江)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进行,供试田块土质为黄泥土,地力较均匀,土壤肥力中等。
1.3 试验设计
1.3.1 2018年试验
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个品种种植1块田(面积1 334 m2),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各品种均于11月2日人工撒播,根据麦种千粒重、发芽率等情况,各品种每667 m2播种量分别为“镇麦15”12.5 kg、“扬麦29”12.5 kg、“明麦133”12.5 kg、“镇麦10号”12.5 kg、“农麦88”11.0 kg、“隆麦28”11.0 kg、“扬麦 16”11.0 kg。
田间管理措施:2018年11月1日施基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 kg;11月22日追施苗肥,每667 m2施尿素12.5 kg;2019年1月20日捉黄塘,每667 m2施尿素5 kg;3月6日施拔节孕穗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15 kg +尿素8 kg。2018年11月17日、12月13日喷施50%苯磺·异丙隆防除杀草;2019年4月2日喷施42%咪鲜·甲硫灵+25%三唑酮+10%吡虫啉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蚜虫和灰飞虱;4月8日喷施80%戊唑·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
1.3.2 2019年试验
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个品种种植1块田(面积1 334 m2),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各品种均于11月12日人工撒播,根据麦种千粒重、发芽率等情况,各品种每667 m2播种量分别为“镇麦15”12.5 kg、“明麦133”12.5 kg、“镇麦10 号”12.5 kg、“扬麦29”12.0 kg、“农麦88”11.0 kg、“隆麦28”11.0 kg、“扬麦 16”11.0 kg。
田间管理措施:2019年11月13日施基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 kg;12月12日施苗肥,每667 m2施尿素15 kg;2020年2月24日施拔节孕穗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三元复合肥(N∶P∶K=15∶15∶15)10 kg。2019年12月3日、12月21日喷施50%苯磺·异丙隆防除杀草;2020年4月1日喷施48%氰烯·戊唑醇+15%三唑酮+10%吡虫啉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蚜虫和灰飞虱;4月8日喷施80%戊唑·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
1.4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018年小麦播种后降雨较多,有利于小麦出苗,但雨日多,田间湿度大,光照少,小麦地下根系生长较差,不利于小麦生长;越冬期降水多、光照少,12月底小到中雪天气,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返青期(2019年2月上旬到3月上旬)连续阴雨天气,雨水多、光照严重不足,不利于小麦生长;拔节孕穗期晴日多、降水少、光照足,有利于小麦生长,但4月9日雷雨大风,造成部分小麦品种发生少量倒伏;灌浆结实至成熟期天气较好,光照足、降水少,有利于小麦灌浆结实;成熟后期气温较高,有高温逼熟现象。
2019年小麦播种后降雨较少,田间干燥,不利于小麦出苗;越冬期雨日较多、光照尚足、气温偏高,有利于小麦生长;返青期(2020年2月上旬至3月上旬)天气晴好、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拔节孕穗至成熟期晴好天气较多、光照足、降水少,有利于小麦拔节孕穗和灌浆结实;成熟后期气温较高,有高温逼熟现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
由表1可知,在2018年试验中,7个小麦品种间全生育期差异不大,在193~195 d之间,其中“扬麦16”(CK2)的全生育期最长,达195 d。在2019年试验中,7个小麦品种间全生育期差异也不大,在171~176 d之间,其中“隆麦28”全生育期最长,达176 d。
2.2 株 高
由表1可知,在2018年试验中,“隆麦28”的植株最矮,株高为80.2 cm,“农麦88”的植株最高,株高为86.8 cm。在2019年试验中,“明麦133”的植株最矮,株高为85.0 cm,“扬麦16”(CK2)的植株最高,株高为98.8 cm。
2.3 茎蘖动态
由表1可知,在2018年试验中,每667 m2基本苗数以“明麦133”最少、为19.2万苗,“镇麦15”最多、达24.3万苗;每667 m2高峰苗数以“明麦133”最少、为44.4万苗,“镇麦15”最多、达66.0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以“明麦133”最少、为25.05万穗,“扬麦29”最多、达27.18万穗;成穗率以“镇麦15”最低、为38.2%,“明麦133”最高、达56.4%。在2019年试验中,每667 m2基本苗数以“明麦133”最少、为15.6万苗,“农麦88”最多、达18.6万苗;每667 m2高峰苗数以“明麦133”最少、为35.4万苗,“扬麦29”最多、达60.0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以“明麦133”最少、为23.10万穗,“扬麦29”最多、达28.30万穗;成穗率以“扬麦29”最低、为47.2%,“镇麦10号”(CK1)最高、达69.0%。
表1 2018年-2019年各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及茎蘖动态分析
2.4 产量及产量结构
由表2可知,在2018年试验中,每穗粒数以“扬麦29”最少、为34.0粒,“扬麦16”(CK2)最多、为41.7粒;千粒重以“扬麦16”(CK2)最轻、为45.5 g,“镇麦15”最重、为54.4 g;产量以“镇麦15”最高、每667 m2为461.4 kg,“镇麦10号”产量(CK1)排名第2、每667 m2为458.7 kg,“农麦88”产量排名第3、每667 m2为453.4 kg。在2019年试验中,每穗粒数以“扬麦29”最少、为36.4粒,“扬麦16”(CK2)最多、为41.6粒;千粒重以“扬麦16”(CK2)最轻、为46.1 g,“镇麦15”最重、为54.8 g;产量以“扬麦29”最高、每667 m2为490.4 kg,“镇麦15”产量排名第2、每667 m2为485.5 kg,“镇麦10号”(CK1)产量排名第3、每667 m2为468.0 kg。
表2 各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
3 品种简评
3.1 镇麦15
该品种在2018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61.4 kg,在2019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85.5 kg;植株生长清秀,叶色较深,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数中等;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呈长卵形、硬质、较饱满,千粒重高;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发生均较轻,耐肥抗倒性较好,耐寒性较好;穗层整齐,熟相好,丰产性好,品质较优;可在苏南麦区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
3.2 扬麦29
该品种在2018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16.0 kg,在2019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90.4 kg;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较多;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较饱满,千粒重高,商品性好;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发生轻,抗倒性中等;穗层整齐,熟相好,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可在苏南麦区继续试验并扩大示范。
3.3 明麦133
该品种在2018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02.7 kg,在2019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56.0 kg;幼苗直立,叶色较深,株型偏松散,分蘖力中等,成穗数中等;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硬质、较饱满,千粒重高,商品性好;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发病轻,锈病发生中等,抗倒性中等;穗层整齐,熟相好,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但鉴于其抗病性一般,建议进一步试验验证。
3.4 农麦88
该品种在2018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53.4 kg,在2019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65.5 kg;幼苗直立,叶色较深,株型较松散,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较多;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硬质-硬质、较饱满,千粒重较高;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发生轻,锈病发生中等,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层整齐,熟相好,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可在苏南麦区继续试验并扩大示范。
3.5 隆麦28
该品种在2018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26.7 kg,在2019年试验中每667 m2产量为452.0 kg;幼苗直立,叶色较深,株型半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数中等;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硬质、较饱满,千粒重较高;赤霉病发生较重,在2018年试验中赤霉病病穗率为5.77%,在2019年试验中赤霉病病穗率为9.52%,纹枯病、白粉病发生轻,抗倒性较强;穗层整齐,熟相好,丰产性较好,品质良好;但鉴于其抗病性一般,建议进一步试验验证。
4 结 论
经过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对7个小麦品种进行对比,“镇麦15”丰产性强,产量稳定,品质优,可在苏南麦区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农麦88”“扬麦29”丰产性较强,品质较优,可在苏南麦区继续试验并扩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