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2021-08-27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豁口滑坡体滑动

王 蒙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牙豁口滑坡体发育于坪定—化马断裂带上,其主滑方向与断裂带走向接近似平行,属坪定—化马断裂带控制的断裂带滑坡。自有史记载以来,牙豁口滑坡就发生多次滑坡灾害,具多级多次滑动的特征,最近一次较大规模的滑动发生于1989年8月,滑坡体自启动至停歇耗时近一个半月,呈流塑状沿断裂带地表“凹槽”内自上而下缓慢滑动,最终冲入岷江形成堰塞湖,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破坏,作者针对滑坡易发地段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及形成机制分析,为后期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1]。

1 地质环境概况

1.1 地形地貌特征

勘查区位于舟曲县东北部,岷江右侧山体顶部,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山顶海拔2 053 m,滑坡前缘海拔1 640 m,相对高差达400 m,地形起伏大,为强烈上升的侵蚀构造地形,属滑坡易发区。

1.2 区域地质特征

勘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地层,岩性组合主要为灰岩、千枚岩、板岩等。岩体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崩塌发育。勘查区主要受坪定—化马断裂的控制,该断裂西起九原,经坪定南靖边、舟曲县城西向东至中牌、化马一带,东延至励志坝,全长约55 km,裂破碎带宽约500~1 500 m,由2条次级分支断层组成,带内断层泥、断层构造发育,局部可见泉水出露,属典型的构造破坏带(图1)。勘查区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区域上处于西秦岭构造体系断块强烈隆起区,上升速度1~4 mm/a,坪定—化马断层走滑速度为2~5 mm/a。

图1 坪定—化马断裂控制的滑坡分布

2 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

2.1 滑体形态特征

牙豁口滑坡堆积体平面形态呈“长舌形”。滑体主要在两侧山梁之间的洼地内滑动,受地形控制,滑体在平面上呈上窄下宽的态势,平均宽度84 m,面积5.6×104m2;依据调查结论,在滑坡堆积体后缘发现局部裸露的滑床,滑床可见明显黑色擦痕,成分为灰黑色炭质板岩碎屑,经测量,与水平夹角为18°,说明该区段滑动面角度约为18°,滑坡体后部最薄,前缘次之,中部最厚的特征,平均厚度14.6 m,总体积81.76×104m3。滑坡体前缘海拔为1 643 m,后缘海拔为1 863 m,相对高差203 m;滑坡体整体上后部较为陡峭,约27°,中下部坡度较为平缓,约14°,平均坡度约17°;滑体主滑方向受地形控制呈不规则“S”形,由后部至前部主滑方向分别为45°、60°和80°。

滑坡体成分较为松散,表层多为碎石土和灰黑色炭质板岩混杂堆积体,土体呈黑黄色,其下部滑体披覆大量块石,块石平均粒径约1.2 m,最大粒径约3.3 m,母岩岩性为灰岩。究其原因,主要是左侧侧壁的崩塌体堆积至滑坡体上部,受滑坡的滑动的影响,被搬运至滑坡体下部所致,据现场调查部分滑坡堆积体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呈“土石流”状态沿陡壁向下塑性流动,致使前缘拉裂形成多条拉张裂缝。

2.2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滑坡形成原因复杂[2],根据本次勘查分析认为,牙豁口陡峭的地形条件、软弱的岩土体组合、强烈的构造运动、降水的入渗是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1)地形条件。地形条件是影响滑坡发育的决定因素之一。牙豁口滑坡所处的斜坡陡峻,属高山峡谷地貌,相对高差203 m,其表面坡度自上而下依次为19°、17°、15°,这种后缘高陡,前缘开阔的地形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临空条件,位于斜坡高处的岩土体由于势能大,在重力作用下,就产生了向坡底移动的趋势,在这个趋势力的作用下,斜坡上部的岩土体具备有一定的下滑动力条件。

(2)岩土体特性。岩(土)体是滑坡发育的物质基础,牙豁口滑坡发育于坪定—化马断裂带上部,滑向与坪定—化马断层走向平行。勘查区内滑体由次生黄土、风化破碎带岩体及二者混杂组成,滑体在剖面上具双层结构,其中,碎石土由粉质黏土混杂搓碎的灰岩、炭质板岩、千枚岩角砾等组成,属次生黄土与风化破碎带岩体混杂堆积体,其裂隙发育,结构松散,极易风化,且具架空结构,利于地表水的渗入和流通;下层为炭质板岩碎屑,属风化破碎带岩体,工程性质极差,属于易滑地层。加之受断裂影响,地层整体较为破碎,决定了滑坡的发生和发展。

(3)地质构造与地震。勘查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势陡峻巍峨,河谷阶地发育,沟谷狭陡,显示出地壳处于长期的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山高谷深,河流发育。区域上主要受坪定—化马断裂控制,该断裂为一走滑逆冲断裂,兼有挤压性的特征,规模大,延伸长,破碎带宽度约1~1.5 km,牙豁口滑坡即发育断裂带上部,滑向与断裂带走向近于平行,受断裂活动的影响,斜坡体岩土体结构破碎,小型褶皱、次级断裂发育,使区内岩体严重破碎,为地质灾害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同时勘查区处于舟曲—武都地震亚带为地质多发带,近年来,频繁的地震作用是诱发和加剧滑坡的因素之一。

(4)水文地质特征。勘查区夏季降雨较多,由于牙豁口滑体位于洼地内,地形上极具汇水条件,且滑坡体结构松散,岩土体破碎,坡面裂缝较多,为降水入渗提供了输送通道。在强降雨影响下,雨水迅速渗透进入坡体的孔隙、裂隙中,使滑坡岩土体含水量增加。当地表水入渗至滑体下伏不透水层时,滑动带饱和,滑体和滑动带抗剪强度降低,使滑体失稳下滑。

3 滑体稳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土体莫尔强度理论及滑坡动力学平衡原理计算,判断滑坡体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为稳定系数;Wi为第i条块的重量,kN/m;Ci为第i条块内聚力,kPa;φi为第i条块内摩擦角,(°);Li为第i条块滑面长度,m;A为地震加速度;rv为孔隙水压力比;

式中:ψi为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段时的传递系数(j=1),即:

根据上述公式对滑坡体前缘的松散堆积体在天然、饱和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验算,鉴于该松散堆积体现阶段并未发生滑动。计算参数如下:天然工况下,土体重度取20 kN/m3,内聚力C取10 kPa,内摩擦角φ取16°;暴雨工况下,土体重度取22 kN/m3,内聚力C取9 kPa,内摩擦角φ取1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0.2 g。依据计算得出,K值为1.137,坡体为基本稳定状态;当坡体水饱和,且无地质作用的条件下,K值为1.018,坡体为欠稳定状态;当坡体在干燥状态下,地震力为0.2 g时,K值为0.097,坡体为不稳定状态。

4 结论

(1)勘查区地貌类型为侵蚀构造中高山地貌,区内山坡陡峻,沟谷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中厚层灰岩、泥盆系水群古道岭组灰岩、千枚岩、板岩和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物等,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差,新构造运动强烈,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

(2)勘查区位于侵蚀构造中高山区,为滑坡形成提供了良好的临空条件,加之滑坡体位于断裂带形成的构造凹地内,地形上极具汇水条件,利于地表水入渗,致使滑体内部地下水赋存,最终在汛期连续强降水的诱发下,导致滑坡灾害发生。

(3)通过对牙豁口滑坡体稳定性定量评价,可判断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对预防滑坡地质灾害做出准确判断,提高地质灾害发生的预判能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豁口滑坡体滑动
用于弯管机的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每个人都有一道生命的豁口
米拉的豁口
浅谈滑坡体桥梁设计防护措施
Big Little lies: No One Is Perfect
一种动态足球射门训练器
豁口
贵州省习水县桑木场背斜北西翼勘查区构造情况
有两个豁口的镰刀
水布垭古树堡滑坡体成因分析及综合治理